分享

“有话可说”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口力劳动者 2017-07-07

人天天都在说话,但是,有的人说起话来,娓娓动听,使人听了全身的筋骨都感觉到舒服;有的人说起话来,锋芒锐利,像是一柄利刃,令人感觉到十分恐惧;有的人说起话来,一开口就使人感觉到讨厌。所以人的面貌各不相同,而人所说的话和获得的效果,也正像面貌一样各有不同。

说话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们天天都在说话,但并不见得个个都会说话。“口齿伶俐、“”三寸不烂之舌”这种赞词,完全是对于会说话的人的称赞。话说得好,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兴国;话说得不好,小则可以招怨,大则可以丧身。

近代美国诗人弗洛斯特从说话的角度,把一般人巧妙地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满腹经纶,却说不出来的人;

第二类是胸无点墨,却滔滔不绝的人。

弗洛斯特的观察非常深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肚子学问而讷于言辞的人,也经常听见不学无术的人废话连篇。

所以,交谈最根本的条件是:既要有充实而且有价值的内涵,又要善于表达,使人听得痛快,而且回味无穷。

“有话可说”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达到“言之有物”的境界,更要不断学习,力求充实自己。

平心而论,中国传统并不鼓励人研究交谈方法,顶多不过提出若干基本原则,让各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

但是,我们中大部分人却没有能力去体会并运用这些原则,甚至是曲解“巧言令色,鲜仁矣”的道理,弄得简直不敢开口。

然而在当今社会,社交场合交谈艺术却已是处世的第一要诀,不可不细加研究。律师出身的美国参议员,也是美国最著名的演说家之一戴普曾经说过:“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令人心悦诚服的交谈能力更能迅速获得成功与别人的钦佩了,这种能力,任何人都可以培养出来。”

的确,能够在交谈中把意思有效地表达出来的人,走到哪里都可以出人头地。他们不但可借口才引起旁人的重视,也比一般人拥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一个人必须了解:如何探寻事物,如何说明事理,以及如何进行说服性的言谈,才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和事业上的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