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眼看穿小说的人物关系和冲突所在!暑假读小说一定用得上!

 长沙7喜 2017-07-08

|张付奇



张付奇:石家庄市第81中学教师。第七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最高奖“全能奖”获得者,石家庄市兼职语文教研员。


祝同学们暑假愉快!



一眼看穿小说的冲突所在 主角和小反派之间的冲突越多,故事就越复杂,小说就写的越长。作者该让主角和小反派在什么地方发生冲突呢?

我们可以用加码的方法,让故事逐渐变得复杂,让我们的思维变得越来越开阔。让我们的小说,一部比一部变得复杂有趣。

《潜伏》让人想起各种角色之间的冲突

一般来说,主角和反派可以在四个方面发生冲突:

仅有事业A线冲突

故事1

身份:小明是村长,二狗是副村长。

二狗对小明心怀嫉妒,二狗暗中和小明作对,对小明造谣诽谤,在乡长面前告黑状。

事业线AB两种冲突

故事2

身份:小明是村长,二狗是副村长。

小明是秧歌队队长,二狗是副队长。

二狗对小明心怀嫉妒,二狗暗中和小明作对,对小明造谣诽谤,在乡长面前告黑状。

二狗对秧歌队队长的位置觊觎已久,在秧歌舞比赛中,他暗做手脚,令比赛输场,致使小明威望受损,造成秧歌队人心不稳,怨声载道。

三、事业AB线两种冲突,情感线C冲突

故事3

身份:小明是村长,二狗是副村长。

小明是秧歌队队长,二狗是副队长。小花是队员。

二狗对小明心怀嫉妒,小明和小花两情相悦,二狗暗恋小花。二狗暗中和小明作对,对小明造谣诽谤,在乡长面前告黑状。

二狗对秧歌队队长的位置觊觎已久,在秧歌舞比赛中,他暗做手脚,令比赛输场,致使小明威望受损,造成秧歌队人心不稳,怨声载道。

二狗为夺回小花,在工作上更是处处设局阻碍,令小明无法顺利完成任务。

总而言之,这种人物关系的巧妙设计,可以让故事矛盾冲突更为激烈引人。请看下例:

狙 击 手

1942年冬斯大林格勒进入最后的巷战。苏联狙击手在废墟中神出鬼没让德国人大为头疼。作为苏联“神鹰狙击队”的队长瓦西里曾多次率领队友出色地完成狙击任务。但这一次他接到的命令是“炸毁第聂伯河上的大桥”这意味着他们要深入敌占区瓦西里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神鹰狙击队队长瓦西里

神鹰狙击队乘坐的运输机在夜色中悄然飞向第聂伯河上空。十二条人影从天而降如猛虎一般冲向德国人的桥头碉堡。“口令”话音未落两柄飞刀同时射入两名哨兵的咽喉。紧接着瓦西里猛然撞开了碉堡的门。七名德国守兵还没反应过来就断了气他们死也没想到这里居然会出现敌人。

队员伊万和卡宾拎着炸药箱乘上河边的汽艇全速向主桥墩开去。瓦西里调高碉堡探照灯的角度照向桥墩。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瓦西里紧张地盯着河心。突然刺耳的警报声响起大桥另一端的德国守军发现情况有异军营里骚动起来。

瓦西里果断下令:“向敌营开炮。”碉堡里两门火炮掉转方向瞄准军营“轰”炮弹击中了营房。德军也开炮还击。顿时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个不停碉堡被炸塌了一角。

伊万和卡宾从河边冲上岸来大叫:“一切顺利三分钟后爆炸。”瓦西里立刻指挥大家撤退一行人奔出了碉堡。“轰”的一声碉堡已被猛烈的炮火炸塌。紧跟着又是一声巨响火光冲天大桥被炸断了。

神鹰队员钻进密林在夜幕的掩护下急行三十里终于摆脱了敌人的追击来到一片沼泽地前。瓦西里掏出军用地图研究了一番对大家说:“这片沼泽地对面有一片红树林树林后面是一个大沼泽穿过那里就进入了我们的控制范围。因为机械化部队没法通过大沼泽双方都没有在这里大规模布防。但是大家仍要小心

神鹰队员们用木棍在泥地里探着路足足走了两个小时才看见了远处的红树林而此刻大家都已筋疲力尽。

狙击队员(来自互联网)

离红树林还有五十米远可以看到清晨的阳光洒落林中格外美丽。突然间那树林里像是有一面小镜子反了一下光。“卧倒”瓦西里大喝一声队员神速卧倒有两人却晚了半步。只听“砰砰”两声枪响两人头部中弹倒了下去。瓦西里“嗖”地向前掷出一颗烟雾弹黑烟在树林边上弥漫开来。队员们紧随瓦西里从烟雾中冲进了红树林。

“是德国狙击手大家散开”瓦西里冷静地下了命令。只一眨眼的工夫密林中就响起了震耳的枪声队员们和敌人交上了火。狙击手都是神枪手决不浪费一颗子弹每开一枪几乎就有一条生命宣告结束

不一会儿瓦西里就干掉了九个隐藏的敌人。他屏住呼吸小心地移动着观察着敌情。直觉告诉他头顶有一支枪正向他瞄准他急忙侧翻出去躲在另一棵树后。“砰”的一声刚才靠着的树干上多了个弹洞附近的树梢上有亮光一闪瓦西里知道那是敌人正在调整反光镜。他向着闪光处开了一枪击碎了反光镜可敌人不动声色冷静得可怕。

瓦西里果断地将最后一颗烟雾弹扔了出去烟雾升腾中他滚翻到敌人藏身的树下选了一个隐蔽的角度举起枪静静等待黑烟消退。

浓烟渐渐散去瓦西里猛然发现树上那支枪正瞄向自己的额头敌人的判断很准确他猜到自己要冲到树下可惜他晚了半步。瓦西里扣动了扳机打中他的右眼那人从树上倒栽了下来。

枪声越来越稀疏渐渐归于寂静。敌人尸横遍地神鹰队员也倒下了八个只有伊万还生死未卜就在此时树林深处接连传来两声枪响。瓦西里心头一紧循着枪声快步摸去。没错是伊万他躺在血泊中胸口中了一枪。

“伊万挺住你一定要挺住”瓦西里的眼里涌出了热泪。伊万艰难地睁开眼断断续续地说:“他……他是一头沉默的……狼你千万要……要……小心”瓦西里含泪点头坚定地说:“放心我会干掉他”伊万笑了笑:“他受了伤……跑不远。瓦西里你是……最好的我相信你”伊万闭上了眼睛他死了。

瓦西里循着草地上的一线血迹悄然摸出了树林。外面是一座小石丘只有几堆乱石没有人影。

突然瓦西里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微弱的光点正在他的太阳穴上晃动。他本能地弹身而起向右侧一块巨石后面扑去。枪响了他的左大腿一阵剧痛已被子弹打穿。瓦西里躲在大石背后疼得呼哧直喘。

凭着这一枪瓦西里判断敌人藏在前方那块巨石后面但从石缝中看过去那人毫无动静。腿上血流如注他只好取出止血药敷上用绷带包扎好。然后忍着腿上的疼痛抠去石缝里的泥土挖出一个小洞形成一个射击孔凝神以待。

敌人躲在一块孤立的巨石后瓦西里也一样两人相距有五十米。瓦西里耐心地等待着只要敌人离开那块石头他就有把握将其击毙。

没想到敌人出奇的冷静三个小时过去了仍然纹丝不动就连一向以冷静著称的瓦西里都开始怀疑敌人是否还在那石头后面

瓦西里从身上摸出一个小小的橡胶手套吹成手掌那么大绑在枪口上让它像只真手一样在石头边上爬动。只听“砰”的一声橡胶手套的两根手指被齐根打断。敌人枪法奇准不但没走还在时刻监视着他。

两人默默僵持着。瓦西里明白这回遇到了真正的狙击高手。

夜色降临敌人没动瓦西里也没动。

他不敢合眼牢牢地盯着那块巨石可敌人就像死了一样毫无动静。

一天一夜过去两个人仍在僵持。谁先从石头后走出来就意味着选择死亡。

“轰隆隆”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雨水淋在伤口上刺痛难忍瓦西里咬牙忍住。他相信敌人同样也在受着煎熬只要那家伙忍不住就会悄悄摸上来那就是他瓦西里唯一的机会了。但是敌人仍然一动不动就跟死了一样。瓦西里心中暗暗吃惊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敌人竟有如此惊人的耐力第二个夜晚又来临了敌人仍是纹丝不动。瓦西里的信心开始动摇一阵极度的疲惫感涌来。“不能睡”他警告自己然而眼皮子完全不听使唤。这时候他的手无意中摸到了胸前碰到一个硬东西。“丽莎”他猛然惊醒从怀里摸出一枚像章。尽管夜色下看不分明丽莎却又出现在他的面前了她俏生生地站在白桦树下就像一朵美丽的郁金香……然而德国人的飞机来了她的父母都死于轰炸在那故乡的小河边丽莎亲自为他戴上了这枚像章送他上了战场。“瓦西里活着回来。”她眼含热泪的嘱托就像烙铁一样烙在了他的心里。“为了丽莎我要活着回去”瓦西里心中涌起一股热流顿时睡意全消。

他脱下衣服塞进钢盔黑夜中看起来钢盔就像一个人头他将这“人头”绑在枪托上缓缓地从巨石背后探出猛一下又缩回来一连试探了三次第四次“人头”完全露在了石头外面。果然对面的枪响了钢盔被打出一个窟窿。瓦西里很快地发出了一声惨叫。

敌人并没有冲过来仍是按兵不动。

太阳出来了敌人还是没有出来瓦西里已经有点沉不住气这个德国佬实在太冷静了他几乎忍不住想冲过去看看敌人是不是在睡觉

突然间对面的大石后面探出一个人影瓦西里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他把枪口对着石缝瞄向了人影。“假人”他吃了一惊扣动扳机的手指猛然停住。那是一个非常逼真的头然而以五十米的距离来说这个头显得大了点。“假头”一连伸了五次瓦西里一动不动。终于从石头的另一侧缓缓探出一顶钢盔一个人无声地站起瓦西里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那人直挺挺地倒下了。

瓦西里挺着枪走了过去。德国人脸色苍白地倒在地上额头上被打出一个洞。瓦西里蹲下身从德国人胸口摸出一张证件上面写着:克尼格党卫军上校王牌狙击手。德国人手中握着一面镜框镜框里是一个蓝眼睛的姑娘面带微笑站在清澈的小河边。瓦西里心中一阵刺痛他想到了丽莎也许这个德国姑娘也像丽莎一样盼着她的心上人能活着回去他终于明白这个德国人为什么用惊人的毅力和他僵持了两天两夜他的心里该有多么强烈的求生欲望然而命运却注定要让他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

“你已经很努力了”瓦西里轻轻地合上了德国人的眼睛把镜框放在他的胸口上站起身敬了个军礼。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敌人

【编辑后记】张付奇老师在案例之前给出了造成人物关系和冲突的简要道理,他以小说为例进行说明,因为小说的人物冲突常常比较鲜明。当然,在剧本(这个同学们不常写)、人物传记文学当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仍旧是很重要的。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既希望你在自己写文章时用得上,也希望你的暑假阅读小说时有更清晰的认识,真正读懂情节背后、作者所设定的复杂人物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