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清真饮食文化

 GXF360 2017-07-08
老北京的清真饮食文化

老北京的清真饮食文化

□余力

说起中国饮食文化,北京的饮食文化在全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其内容丰富多彩还多趣,典型例子亦有不少。

京城烤肉

老北京时,京城不仅有著名的老字号——“便宜坊烤鸭店”和“全聚德烤鸭店”,还有烤肉,著名的有“南宛北季”。其实,烤肉为北京传统性清真名菜,是把牛肉、羊肉嫩部切片渍入调料得味后,放炙子烤熟烤香即可食。对这种传统清真名菜,《明宫史》就有记载:宫廷内“凡遇雪,则暖室赏梅,吃炙羊肉”。明《宋氏养生部》曰:“酱炙羊把肉切片……研酱末、缩砂仁、花椒屑、葱白、熟香油揉和片时……慢火炙熟。”清《帝京岁时纪胜》说:“烤羊肉、热烧刀,此又为游人之酌具也。”所以说,北京流传下来的以烤羊肉著名的饭庄是“烤肉季”;以烤牛肉著名的是“烤肉宛”。因此,老北京人就归纳概括为北京烤肉最著名的是“南宛北季”。

京城烤肉史始于何时?《北京导游》一书记载:“烤肉原是蒙古族一种食法,约在明末清初,北京则才有流传。而正式以烤肉为业的店家,开业于清朝中叶。以‘南宛北季’两家最有代表性。宣内大街的烤肉,是由清康熙年间,京东大厂回民宛氏,推车下街卖肉而发展起来。什刹海银锭桥畔的烤肉季,开业于清咸丰年间。”

据老北京人回忆,北京风味食品种类相当多,其风味在全国来说则不仅具有代表性,还亦名列前茅。据老北京人吃过“南宛北季”烤肉的老人回忆,老北京不仅“内城”“宣武门”里路东有著名的烤肉宛,什刹海义溜河沿有著名的烤肉季,还在虎坊大街中间路北有烤肉刘,“宣武门”外菜市口烂漫胡同对面亦有烤肉陈,这两家也卖烤肉且多少也有点名气,当然烤肉品质则数“南宛北季”。

烤牛羊肉原料也很讲究。“北西口四岁半龄羯牛或乳牛,体重150千克以上为宜;按部位每只牛约出肉40千克。西口团尾绵羊或羯羊(阉割羊)以每只体重40公斤左右为宜,按部位取肉17千克。”

老北京时,虽然有很多烤肉店,烤肉刘、烤肉陈和有名的“烤肉宛”,相比则还是“烤肉宛”最具代表性,仅就“烤肉宛”经营方式来说就格外独特。

从经营“烤肉宛”掌柜到伙友皆为宛氏一家人,如站“烤肉宛”门口接待顾客的年过半百的宛老大,红光满面,白须飘然潇洒,一见客来满脸堆笑,迎上前先问明几位,然后恭恭敬敬地将顾客引领入位,客客气气地说:“您三位在这儿,那两位请上那边,还有……”而顾客自然喜欢听从年过半百宛老大指点各就各位。紧接着伙友宛老二端来一盘盘肉片、一碗碗佐料,如酱油、料酒、葱条和香菜等,并将肉片皆给调好佐料,上炙子烧烤全凭顾客自己动手。一般说来,则以长筷子翻动,烤熟肉放盘内,然后再用筷夹着吃,可据自己口味和爱好烤老一点儿、嫩一点儿、咸一点、淡一点,各随其便。

京城清真小吃爱窝窝

北京流传至今的清真小吃爱窝窝,《北京传统文化便览》形容突出特征“色雪白,球状,质黏软,味甜香”。说起京城这款清真风味小吃,最初只不过属普通的清真风味小吃而已,但自明代始,爱窝窝就逐渐成为名震京城的清真风味小吃了,原因与紫禁城即俗称的皇宫内储秀宫有着渊源。

据老北京人传说,有一位紫禁城太监说,明代时居住在储秀宫的帝后或后妃,均喜欢吃爱窝窝,这是因为帝后和受宠的爱妃,天天山珍海味亦不感到好吃了。一天,侍候居住在储秀宫帝后和妃子的回族厨师,从家里带些常食用的清真食品爱窝窝在厨房吃,一位宫女赶上一尝很好吃,就带走点给帝后尝尝,帝后感到非常好吃。这样,就开始让厨师为居住在储秀宫的帝后和妃子们做爱窝窝食用。特别是帝后不仅常食用,她还格外大加赞赏,说厨师做的爱窝窝不仅“色雪白”好看,吃起来其“味香甜”,此情景由紫禁城传了出来。所以,自明代始,爱窝窝一下子就变得身价百倍,名震京城,成为京城有名的清真风味小吃,并被美誉为“御爱窝窝”。《北京传统文化便览》里记载,爱窝窝为“北京一种清真风味小吃。……因明代为帝后所喜食,故名‘御爱窝窝’,后传入民间,脱衍为‘爱窝窝’了。”

如您想品尝爱窝窝,自己亦可动手制作并不难。

爱窝窝传统制法为:糯米洗净加清水泡一夜,上笼蒸1小时再加入开水,待米洗净吸足水分后再蒸半小时,出锅用木槌将米捣成团,晾凉后揪成小剂,按成小圆饼包上用芝麻仁、核桃仁、青梅、金糕、冰糖和糖桂花等拌成的馅,糅成乒乓球大的球,滚上蒸熟的大米粉点上红点即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