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解析:“如果你不主动找我,就算我想跟你说话也不会主动找你”!

 天道酬勤灬丶 2017-07-08

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的问题:明明缺少爱,却不主动去寻找爱;明明很孤独,却不去跟别人交往;明明很在乎,却不懂得去珍惜。理论上,我们应该自然而然把爱或者友谊理解成一个类似食物的东西。如果缺,我们就会想办法去找,来让自己获得满足。但实情是,如果缺,我们反而更可能做一些事来加剧我们的孤独。那么,从心理学角度讲,为什么会出现“你不主动找我,就算我想跟你说话也不会主动找你”的境域呢?

深度解析:“如果你不主动找我,就算我想跟你说话也不会主动找你”!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不敢主动联系别人,不敢主动加入谈话属于人际互动问题中的一种,可归结为“不敢开始一段对话”,而这可能与自身的自尊感有关。自尊是一个人针对自我的概括性评价,包含我们对于自我价值的判断。一个自尊感良好的人是敢于表达看法、寻求与他人联结的。即便自己的观点不被认同,或者主动找人聊天时没有得到回复,他们的自尊感也不至于崩溃,不会感到无地自容的羞愧。

相反,低自尊者会对自我产生偏低的评价。这些不愿意主动联系别人的低自尊者,很可能会被人误会他们是冷漠的、疏离的、难以亲近的,但其实这种疏离是他们不知如何是好时选择的一种被动防御。他们怕给别人添麻烦、惹人烦。觉得自己的看法或者需要可能对别人来说根本不重要,他们更需要别人主动联系自己,也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确定对方需要自己,或者说是对方不讨厌自己。除此之外,低自尊者也总是在避免挑战,他们会竭力的回避一切有挑战性的、可能造成失败的情境。

深度解析:“如果你不主动找我,就算我想跟你说话也不会主动找你”!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分为两种:权力和爱。其中相相对应两种思维,分别是“排序思维”、“联结思维”。所谓的“排序思维”,就是在权力视角下,把人分出高低贵贱。竞争是排序思维,所以每个人都有输有赢。同样,控制也是排序思维,有权力的人支配没有权力的人。所以,自卑感和优越感都是排序思维的产物。

如果我们在关系中感觉到安全,我们会用“联结思维”,会看到与他人的联系,发展与他人的情感。如果我们在关系中感到不安,那我们就会使用“排序思维”。我们会热衷于跟他人比较,也会因此陷入追逐优越和控制的死循环及关系中的权力斗争。显著特点就是会把他人当做潜在的竞争对手。

深度解析:“如果你不主动找我,就算我想跟你说话也不会主动找你”!

“排序思维”最特别的地方是,它经常会被应用到一些本该使用“联结思维”的关系中,比如情侣、家庭或友谊,让身处其中的人既莫名惊诧又痛苦不堪。

“如果你不主动找我,就算我想跟你说话也不会主动找你”,体现的是亲密关系中的排序思维。这么想的人一定在关系中感觉到了不安。他有亲密的需要,但他的思考方式是:“如果你不主动找我,我主动找你,那就证明了我比你更需要这段关系。这样的话,我就输了,而你就赢了”。比较、输赢就是典型的排序思维,用这种思维思考关系的人,他所恐惧的是这段关系中的不平等。也是因为需要而被拒绝或控制。在这种恐惧下,他会误把联结,当做臣服的信号。所以,低自尊者通常孤独!

深度解析:“如果你不主动找我,就算我想跟你说话也不会主动找你”!

心理学中有个经典的公式:自尊=成就/抱负。高自尊的人,要么拥有较好的成就,要么个人抱负较低。换算到这件事情上来,如果想要打破这种维持自尊的状况,可以把“你不主动找我,但是我主动找你”这件事的结果看淡,也可以根本不管谁主动,认清你自己就是想主动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