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的记忆事件”,骗局还是希望?

 余近山uxer3586 2017-07-09


  1988年在科学界发生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事件的导火索是来自多个国家的十几名科学家,共同署名在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披露了“水具有记忆功能,因此把试剂稀释上万倍依然会发挥作用”。文章发表后,科学界一片哗然,一个由著名的科学打假第一人兰迪等人组成的“揭弊小组”,重新做了实验并证明结果无效。于是科学家名誉扫地,这项实验被称为“恶毒骗局”和“伪科学”。



  但实验的组织者邦弗尼斯特认为兰迪等人擅自更改了实验程序,才导致实验结果无效,但他已经失去了为自己辩解的机会。在随后的一二十年里,来自全世界的很多科学家和研究小组,不断重复做过这个实验,都证明邦弗尼斯特是正确的。但实验结果依然没有被主流科学界。所广泛接受,因为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可能要全面改写我们对科学及物质世界的认知。



  今天,浩然就为大家分享这个有趣的话题,这个实验背后揭示的原理,或许能给人类带来新的希望,让很多困扰我们身心的疾病而得以痊愈,并能启迪我们的智慧,去发现这个世界的隐藏着的真相。


出错实验的意外发现


  科学家雅克·邦弗尼斯特是法国著名科学家,主要研究生物过敏现象。他曾担任法国国家健康医疗研究院(INSERM)研究主任,还获得过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银质奖章。INSERM在世界范围内都大名鼎鼎,现在兰蔻的很多化妆品都采用了其研究结果。如果不是一次实验意外,邦弗尼斯特的光明前程会更加辉煌,甚至会被提名获得诺贝尔奖。



  当时正在研究白细胞对过敏源的反应,他的助手伊丽莎白·达弗纳由于计算错误,将含有过敏源的试剂大幅稀释,最后浓度低得就跟水一样。尽管试剂里面没有几个抗原分子,但依然让白细胞出现了反应。邦弗尼斯特不相信实验结果,让达弗纳重新再做实验,但随后几个星期内所做的实验结果都表明:浓度再低的溶液,依然会产生强大的生物学作用——但这显然违背了经典的生物学理论。



  邦弗尼斯特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溶液被稀释到完全是纯水,里面不再含有抗原分子,但抗原分子的“本领”似乎被水学会并记忆下来。震惊之余,他立刻启动了一个研究团队,并和分别位于法国、以色列、意大利与加拿大四国的另外五个实验室通力合作,反复重做实验,并不断加大稀释量,最后溶液被稀释到1万倍以上,里面根本找不到任何一个抗原分子,但白细胞却依然会受到影响。



  这些实验是在1985年到1989年之间进行的,全部获得了相同的结果。随后,13位科学家共同署名,把四年的合作成果投递给著名的《自然》杂志并得以发表。论文发表后,不但在科学界引起轰动,大众新闻媒体也蜂拥而至。



被“科学揭弊小组”宣布为骗局

  论文发表后,《自然》杂志编辑马多克斯带队组建了一个科学“揭弊小组”,成员包括著名的庸医终结者斯图尔特、专业魔术师詹姆斯·兰迪(他经常获邀揭穿科学研究的骗局),以及一名记者。一行人奔赴邦弗尼斯特实验室,在他们的监视下,达弗纳进行了四次实验,按照邦弗尼斯特说法,四次全部都成功了。但马多克斯和他的团队驳斥了实验的发现,并决定更改实验协议。



  斯图尔特坚持要签字进行实验,尽管邦弗尼斯特认为他非常不专业,但他还是执意修改实验设计,结果随后的三次测试都失败了。马多克斯和他的团队迅速离去,紧接着《自然》杂志便发表了一份标题为《高度稀释实验是场骗局》的报告,在报告中宣称邦弗尼斯特实验室并没有遵循科学协议,还暗示这项研究是为了取悦顺势治疗药物厂商的赞助而篡改数据。文章并没有采信其他实验室的佐证数据,也没有指出观测白细胞是否受到影响的“染色试验”极其敏感,只要条件稍有变动就可能失灵。



  《自然》杂志的结论让邦弗尼斯特信誉扫地,法国国家健康医疗研究院会对他的研究提出的谴责,并不许他提出抗辩,不听信他有关《自然》杂志审查做法的异议,还阻止他继续研究。在整个科学界及大众的心目中,邦弗尼斯特成为了笑柄,有人说他心理失衡,有人说他舞弊造假,这个实验被结结实实地扣上了“伪科学”的帽子,直到今天,浩然还曾在一些书籍和文章中看到过类似的描述。


更多科学家验证了“水的记忆”


  邦弗尼斯特受尽了寄存体制的奚落,只得选择离开了INSERM,靠着一家私人机构“数字生物企业”的赞助才得以继续研究。但邦弗尼斯特点燃的星星之火,却慢慢地在全世界燎原起来。《自然》杂志有关“水的记忆事件”过去几年后,好几个科学团队仍继续努力,试图证明邦弗尼斯特错了。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马德林·恩尼斯教授加入了泛欧大型研究团队,希望能一举证明顺势疗法和水的记忆完全是胡扯。



  来自意大利、法国、比利时、与荷兰的四家独立实验室,组成了一个协力研究团队,并由布鲁塞尔的鲁汶天主教大学的罗伯弗洛伊德教授领军,合伙进行改版后的水的稀释试验。这项试验无懈可击,所有的实验者完全不知道哪份溶液里含有顺势医疗药剂,哪份只是纯水。所有溶液都有其他实验室负责准备,而且他们也完全不参与后续试验。研究结果的编码、译码及表格制作等,都是由与研究无关的独立研究人员来执行。


  最后,在四家实验室中,四家顺势疗法药剂产生了显著的统计结果。但恩尼斯教授依旧不采信这项结果,认定这是人为错误所致。为了消除人为随机因素,她采取了一种自动化程序,但试验结果依旧证明有效。恩尼斯被迫让步:“实验结果让我不得不放下怀疑,并开始探寻合理因素来解释我们的发现。”



  但恩尼斯团队却没有勇气将研究成果投递给《自然》杂志,而是将其发表在一份丝毫不引人注目的期刊上,而且是在事后几年才刊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没有人会注意到。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在浩然即将为大家分享的其他惊人试验中,一而再地发生着,其实很多科学发现在最开始都被指责为骗局,科学家因此收到了长期的诘难。不过随着顺势医学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科学家,重新完成了高度稀释实验,证明了水确实具有记忆功能,不管其所用的溶液是真的具有活性成分,还是被极度稀释到原始物质丝毫不剩的纯水,都有效。


水能够通过“听”来学习物质活性


  这时的邦弗尼斯特已经有了更新的发现,他通过几千次的实验,证明把活性物质的分子活动转换成音频,再播放给特定生物系统,对方会立刻启动生物连锁反应。例如将乙酰胆碱(作为药物能够提高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分子信号录制下来,再让纯水来听这些信号,再将听过信号的水注入小白鼠的心脏浸泡液(像心脏移植手术那样保持心脏的活力)中,结果其冠状动脉血流量会出现十分显著的变化,数字化水所引发的效果和真正的药物对心脏所造成的影响完全相同。



  邦弗尼斯特的最新研究成果,得到了更多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兴趣,数十家机构重做并验证了他的实验。鉴于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类似实验结果被披露而不容忽视,1992年,美国实验生物学会联合会(FASEB)举办了一场讨论会,专题研讨了电磁场与生物系统的交换作用。其实邦弗尼斯特还有很多研究成果,他将其称之为“数字生物试验”,篇幅原因浩然就不一一介绍了。



  邦弗尼斯特较为经典的试验是“肝抗凝血素试验”。如果在血液中添加含钙水,血液就会迅速凝结成块,若是添加肝抗凝血素,就能防止血液结块。邦弗尼斯特让含钙水事先“听”刚抗凝血素的“声音”,再将其加入血液,血液就不凝结了,仿佛真正用了肝抗凝血素一样。为了避免人为的误差,邦弗尼斯特甚至还打造了自动试验机,按照严格的标准化流程和同一套实验协议来重做实验,并将其提供给世界各地的其他实验室。



令人震惊的人体磁场干扰


  邦弗尼斯特启动自动机进行的研究,大体顺畅,却有几次出现了意外,经过调查发现,这些事例全部都出现在某位女士来到实验室的日子。那名女士是位生物学博士,经验丰富,做研究一丝不苟,而且也严格地遵循了实验协议,但是却屡次得不到结果。邦弗尼斯特揣测,那位女士肯定是能发出某种会阻滞信号的波,彻底干扰了他实验室中所用细胞的沟通作用,于是他发展出一套检测这种效应的方法,接着很快就有惊人的发现。



  这位女士所发射出的电磁场,确实能干扰实验沟通信号的发送,也就是说她的磁场具有频率干扰作用,更进一步的试验表明:听过活性物质分子声音而具有了同等效力的水,只要被这位女士接触过后,所有分子所发射的信号活性就被完全瓦解了。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邦弗尼斯特认为这与其说是科学课题,还不如说是属于巫术的领域。



  浩然分享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有关本文描述的试验,目前在科学界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但越来越多的独立实验室重做并验证了试验结果,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这类试验最终被科学界广泛认同,它所带来的冲击将是对整个生物科学体系的颠覆,但也同时给我们人类的健康与疾病防治带来新的希望。或许本文中透露的信息,可以解开佛教所谓“大悲水”神奇效果的原因,也可以解开在某个具有特定干扰磁场的人在场时,一些特异功能人士的表演会失败的谜团。更多有趣而惊人的试验,浩然会在随后的文章中为大家推出,欢迎你的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