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GXF360 2017-07-09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陈 霞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提高听说读写能力。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和素质,与获取知识、提高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都有密切联系。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 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靠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形成的。因此,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1. 用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布鲁纳曾经说:“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学习的兴趣已经产生了,但是学习材料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爱好特点,如果我们只注重阅读兴趣的诱发而忽视阅读材料的趣味性,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难持久。要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越读越浓,越读越投入,必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读物,这样,学生才会喜欢读,爱不释手,食不知味,废寝忘食。让学生从读书的乐趣中找到最好的伙伴,这个伙伴也可能成为这个学生终生的伙伴抑或是事业成功的助手。

2. 用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生长发育时期最容易产生的是对事物的直接兴趣,因此,小学生最喜欢的就是听爸爸、妈妈、老师讲故事。他们常常都会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我们要善于抓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唤起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很适合低、中年级学生听、讲。老师可以从中选取最有趣味,最富感染力的精彩片段,声情并茂地讲给学生听,讲到高潮处故意“卖关子”,制造悬念,借机向学生推荐这本书,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3. 用丰富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美文,引导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求,启迪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应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挖掘出来。如通过《桂林山水》等课文的赏析,引导学生领略神奇的自然,壮丽的山河;通过《养花》等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明白为人的根本,处事的哲理;通过《开国大典》等故事的解读,引导学生牢记古今之历史,民族之荣辱……这些都是我们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宝贵素材。在学生感动于文本,沉醉于课堂时,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而然得到培养,从而增进知识、丰富想象,陶冶情操,发展语言,提高能力。此外,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优美的课件背景下感受语文的美,以美的语文激发学生阅读的趣味。

4. 用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

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小学语文课文形式多样,文质兼美,充满美的魅力,孕育美的情趣。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体验与理解,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二(上)《坐井观天》中有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我事先准备好了小鸟和青蛙的头饰,教学时让学生来扮演青蛙和小鸟的角色来对话,同学们一看到青蛙和小鸟的头饰,都非常感兴趣,跃跃欲试,于是我让他们戴上头饰来表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看哪一组表演的语气最形象,结果小朋友表演的各有各的特点,有的还带上了动作,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把青蛙和小鸟的语气也表演得活灵活现。最后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同学们想一想青蛙跳出井后会说些什么,小朋友都争着抢着要说,而且说得有声有色。

二、 拓展阅读空间,培养阅读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说:“如果你能引导孩子迷上读书,那么你所影响的不仅是自己孩子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下一代孩子的未来。”《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贯彻,使强化课外阅读提上了议事日程。很多教师清楚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光靠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不行,拓宽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 构建课内阅读途径 一要重视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自己设计问题,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或相关内容。然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独立完成“当堂训练”相关的内容或题目。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锻炼阅读能力。二要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要求学生自学时就着不懂的问题与同桌或其他同学讨论。自觉组成小组展开讨论,积极发言。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鼓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2. 有效指导课外阅读 让学生针对性地阅读,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提倡“读名著”活动,教学中必须解放思想,要有“大语文”阅读观念,既重视课内阅读,也鼓励学生关注生活,把学习场所从教室中解放出来,开辟广阔的阅读实践空间,使学生吸取先贤圣人智慧精华,感知名家生活经验,借助文化精品的永恒魅力和厚重的内涵,丰富文学底蕴,提高审美境界和人生追求。

3. 自主参与各种阅读 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开设阅读课,扩大阅读空间,每周安排一节课给学生到阅览室看书,让他们从报纸杂志上了解生活,开阔视野,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去解读古代的生活状况,去欣赏外面的生活画面,去想象体会未来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上,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把写作材料积累下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还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 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 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的方法 阅读有范读、领读、讲读、朗读、默读、背诵等。范读是给学生阅读做示范,激发学生的摹仿兴趣。我读好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喜欢读了,就会读了。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背诵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和发展记忆力。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文章的长短可以采用整体背诵(如诗歌、短文)和分步背诵(长的课文),调动学生背书的积极性。通过教给阅读方法,运用阅读比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强化了学生良好的范文背诵习惯,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并逐步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2. 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要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并从阅读中不仅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还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画、记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形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做到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求解,逐渐养成初读—细读—深读—熟读的好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和课文中心,借鉴写作技巧,还可以指导学生速读—回读—精读—背诵。如文章较长,可采用先“速读”,大概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再根据课后的作业或老师的提问进行“回读”,反复阅读疑难部分,从中找出答案。文章中写得精彩的段落,让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地“精读”,并从中读出味道,读出自己的感受。

3. 准确掌握精读课的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 善用阅读评价,培养阅读能力

完善阅读能力的评价机制。学校要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积极快乐的状态。让学生在阅读方面时时感受到老师的表扬。并且要积极引导,适时激励把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调动起来。

1.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诵会”、“课本外的故事比赛”、“童话化装表演会”、文艺节目会演”、“小小读书讨论会”、“课本剧比赛”、“名人的读书格言接力赛”、“我的读书方法”及出墙报、展览读书笔记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

2. 家校配合引导学生坚持读书 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半途而废。二是定时。针对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出一个读书计划,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作者单位:滨海县正红镇第三中心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