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个爱面子的人吗?有人找你借钱,你会不会碍于面子借了?有人找你帮忙,你会不会碍于面子帮了?你以为你帮助了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其实有时候别人只不过是利用了你好面子的心理。 正因如此,你借出去的钱收不回,你帮了别人的忙却什么都没得到。助人为乐是件好事,但是超出自己能力和义务以外,应该怎么办呢?是应该咬着牙去帮助别人,还是学着去拒绝别人? 如果不想打落牙齿往肚里咽口,那么你就必须学会拒绝,今天我们就用鬼谷子的智慧说说拒绝的智慧。 一 我们先来讲一个故事。说到拒绝的艺术,恐怕历史上做的最成功的就是诸葛亮了,比如三顾茅庐这件事。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其实是因为被诸葛亮拒绝了好几次。诸葛亮为什么要拒绝刘备呢?有人说是为了试探刘备,这恐怕只是其一,更深层的原因是因为刘备实在太弱了。 原来官渡之战的时候,刘备是跟袁绍一伙的,但是袁绍战败了。刘备就尴尬了,一没人二没钱三没土地,惶惶如丧家之犬。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刘备去找诸葛亮联合创业,换着你是诸葛亮,你会答应吗? 当时诸葛亮肯定不想出山,他又是如何拒绝刘备的呢? 话说有一天,风和日丽,刘备就带着关羽张飞,挑着年货就去卧龙岗拜访诸葛亮了,但是莫名其妙的吃了闭门羹。诸葛亮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刚好出去旅游了。 看官你看出什么来了没?其实诸葛亮是在婉言拒绝刘备,这个方法用的妙极了。就好比有不速之客拜访您,既不想邀请进门,又不想伤了面子,这时候应该如何拒绝呢?诸葛亮的方法很巧妙:您来的真不巧,我正好要出门了。如此一来,给了别人台阶下,又不得罪人。 二 但是诸葛亮怎么样没想到,刘备是个死心眼。没过几天又带着关羽张飞出现在自己家门口。试想一下,换着您会怎么做?是不是怕得罪人,驳不回面子,索性邀请刘备到家里坐坐,当面拒绝? 那么诸葛亮是怎么做的?他很明白刘备是个枭雄,啥叫枭雄?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如果当面拒绝,恐怕刘备不会做什么,但是聪明的张飞会不会趁机做出什么就不知道了。 于是,诸葛亮故技重施,安排自己的亲信接待刘备,并且间接的告诉刘备,自己被朋友请出去吃饭了,不在家。有人说诸葛亮这不是撒谎吗?实际上如果想拒绝别人又不得罪别人,善意的谎言也是必须的。 三 三顾茅庐的前两次,诸葛亮都完美拒绝了,同时也给他时间去了解观察刘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果不其然,新年过后,刘备特意选了个黄道吉日去拜访诸葛亮。这一次诸葛亮如果还说自己不在家,那么就太不识抬举了,所以他的选择装睡。一方面思考如何拒绝刘备,另一方面试探刘备到底是否诚心。 其实有个误区,我们一直以为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非常顺利,诸葛亮直接跟着刘备下山 。其实不是,因为诸葛亮在献出《隆中对》后,还说了这么一句话: “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谢谢刘老板的心意,但是我就是个农民,就想种一辈子地,所以请您另请高明。你看,诸葛亮明明是在拒绝刘备,而且拒绝的非常有艺术,先给刘备出谋划策,然后恭维一下刘备,最后时机来临了,才婉言谢绝刘备。 有人会说,那么诸葛亮又为何出山了呢?因为刘备也是个很有心计的人,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哭,一个几十岁老男人眼泪说掉就掉下来了,这出戏还真是让诸葛亮没意料到,加上诸多因素,诸葛亮终于决定出山,当然这是后话。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诸葛亮,一个拥有拒绝智慧的诸葛亮。 四 说到诸葛亮的拒绝智慧,就不得不说司马懿。其实司马懿当年也遇到诸葛亮相同的问题。建安六年,曹操主动邀请司马懿出山,却直接被司马懿拒绝了。我们知道老曹是个脸厚心黑的人。 “吆喝,不给我面子啊”。于是马上派出刺客刺杀司马懿,幸亏司马懿福大命大,才逃过一劫,不过只好乖乖出山。相比之下,诸葛亮成了是刘备的红人,但实际上司马懿一直坐曹操的冷板凳。 由此可见,一个人学会拒绝该有多重要,拒绝其实是个大学问。那么如何拒绝一个人呢?用诸葛亮的方法看来,其实就是骗和忽悠,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善意的谎言,通过委婉的方式拒绝,这样既可了别人台阶下,还不伤别人面子。要知道中国人最珍贵的东西不是金子,而是面子,赚钱也是为了面子。 这就如鬼谷子说的: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要想拒绝别人,就要学会用善意的谎言,像圆环一样圆滑,让人捉摸不透,如此就能圆满的拒绝一个人。所以鬼谷子告诉我们,做人不要爱面子,要善于拒绝别人,才能成就大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