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自由的生命在地域文化中诗意栖居—以《金陵文脉读本》选修教学为例

 GXF360 2017-07-09
让自由的生命在地域文化中诗意栖居—以《金陵文脉读本》选修教学为例

让自由的生命在地域文化中诗意栖居—以《金陵文脉读本》选修教学为例

韩美霞

近几年,我们在组长胡云信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开发了《金陵文脉读本》校本选修课程。我和同事们多次开设以金陵文化为主题的校本选修课。

这样的课到底怎么上?是学习几篇名人写南京的文章,把这类选修课上成必修课?还是分设专题集中介绍金陵文化,把选修课上成专题学术课?抑或是安排学生走访参观,把课上成活动课?甚至让学生搜集一些奇闻轶事,把课上成娱乐消遣课?

我的回答,是,又不是。如何上好《金陵文脉读本》这类校本选修课程?这是很有价值的问题。一方面金陵文脉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一方面为师者往往熟视无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这宝贵的资源白白浪费掉。本文拟就笔者在课程研发过程中开设的“品味秦淮文化”公开课的经验感受,试图对问题做一肤浅解答。

“秦淮文化”微专题课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说一说秦淮的风流遗韵”: 阅读王献之的《桃叶歌》、谢朓的《入朝曲》以及南朝民歌《长干曲》,结合已经学过的《兰亭集序》,让学生说一说和秦淮有关的古迹、传说、人、物、事,进而探究六朝风流的具体内涵;第二个环节“议一议秦淮的古今绮梦”: 提炼不同的历史阶段,感悟秦淮文化体现出的不同内涵。第三个环节“写一写秦淮的未来迤逦”:为穿越而来的历史人物写一篇导游美文,为传承金陵文脉提出自己的建议。

总结这一专题的教学体会,笔者概括出上好《金陵文脉读本》这类校本课程的一点体会—即校本选修课必须追寻“四意”价值:创意、写意、得意和诗意。

一、校本课程设置要充满“创意”

校本课程课堂的“创意”首先体现在教师的智慧。选修课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生活阅历、语文能力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就阅读而言,可以着眼于学生不同个体的发展,结合教材内容的多层次性和语文问题的多样化等特点智慧地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在课堂上体现不出“创意”,教学就不可能新颖、与众不同,整个课堂就不可能彰显出“教者的个性”,更不可能成为“艺术”。所以在设计教学课堂时,把文化与能力提升融合在一起。在上《秦淮文化》时,笔者是这样开头的:“南京作家叶兆言说: ‘秦淮河是一条文化含金量很高的河。’那么在这一条标志性的河流里沉淀了哪些彩虹似的梦?请你说一说和秦淮有关的古迹、传说、人、物、事……”当然学生课前从图书馆、资料室以及互联网上查阅大量资料,在这个的环节里,学生的搜集成果得以展示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与后面的“议一议”“写一写”环节形成一条明线,也给后面的从中探讨提取出的“秦淮文化”内涵做了有效铺垫。

可以说校本课堂也给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和教学特色的展示提供了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敢于张扬个性,不必拘泥教材。既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追求和审美趣味,也可以在合理空间中表达自己的个性解读。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应适度淡化应试色彩,摈弃耳提面命的说教,拒绝矫揉造作的抒情,在展示课程个性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

“创意”的课堂更是体现在学生的思维创意。在“议一议秦淮的今时绮梦”环节中,我问:“如果,真有穿越,那么历史人物重游了21世纪的秦淮河,他们会想些什么?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请你选择一个针对他(或她)的特殊身份,写一篇有针对性的导游词。”有的写王献之,探讨人与文化的关系,有的写杜牧思考“亡国”的问题,有的将古今环境对比提出环保问题,有的用李香君来否定“商女不知亡国恨”的观点,还有的写到课堂上不曾提到的唐伯虎感叹当今选拔人才的公平性……

二、校本课程课堂当注重“写意”

“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重在神态的表现与情感的抒发。以这种观念看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则不必面面俱到。秦淮文化应该还有其他的内涵,但本节课只撷取了魏晋时期的风流旷达、唐元时期的忧国沧桑和明清的大义气节,侧重表现的是魏晋的旷达本真。要注意的是内容的取舍应“以生为本”—在学生思维所能触及的范围内进行提炼归纳,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去以大观小、由小窥大,进而掌握所学的精髓,领略所学的美妙。学习《秦淮文化》时有意识地将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设计了“想一想”—有人说,21世纪的市场经济,贸易运作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浓郁得像黏稠的蜜,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全然无了踪影。或许,要寻找唐诗宋词的妙韵只能回到诗卷中,回到历史中了。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这一环节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

《金陵文脉读本》是以选文为主体编写的,这些选文都是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如果单篇独进,则与必修课的上法趋于雷同,体现不出选修特点。以专题的形式推进,则可以加大容量,体现国画写意的特点;但如果只在面上着眼,对经典美文的语言评析则可能蜻蜓点水,不能深入,所以要点面结合,有深有浅,既在专题学习中得法,又在单篇阅读中识趣。

三、校本课程活动须追求“得意”

这里的得意不单是指“满意”,也指“领会旨趣”。一堂课下来,不仅师生共同对这节课以及这节课中自我的表现表示满意,更是指师生双方在这节课中有自己的收获,有自己对金陵文脉体现出的文化精髓独到的个性把握。

比如杜牧有两句诗,“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如何理解?在学习了《兰亭集序》之后,我组织学生阅读“六朝的风流遗韵”微专题,将萧纲的《梅花赋》和萧绎的《采莲赋》对照阅读。《梅花赋》由花及人,由花生情,结构匀称,以及文章写法上的“结体之美”等特点值得我们仔细品味。《采莲赋》短短一百余字,自然清美,节奏明快,韵致流溢,将采莲人的神态动作、心理状态、环境氛围无一不描绘得传神有加。学生通过研习讨论,明白六朝的旷达和风流就是一种精神的自由,心灵的放飞,就是对人生、对自然、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

“得意”就是得文章真意,得独到意趣,既需要“面”上的展开,还需要“深度”上的探究。我校周萌霞老师依据袁鹰《且说六朝烟水气》讨论南京的清雅自然文化特点时,拿“南京大萝卜”与之比较谈自己的认识,使课堂在对心中“秩序”与“价值”的坚持中得以进一步升华。“六朝烟水气”,按照文章作者袁鹰的分析就是对自然生态的爱护、维护和保护,就是文化氛围的酿造、营造和创造。学生则结合当下人们重物质轻文化的浮躁之气,指出,我们要从“六朝烟水气”中汲取对心灵自由的追寻、对精神丰盈的追求的文化精华。

在教学活动中,当教师把学生作为对象进行教育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发展的活动中对象化了自己,“通过暂时的主体的隐退而张扬学生的主体性”,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获得了超越和自我实现。这种超越可以是知识上的补遗,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改变,可以是教学风格的尝试等。“义理一原须得意,知行两字在潜心。”我校李琼老师赏析《得意忘形谓之神—南京六朝石刻欣赏》时,有学生把“促进了现代人在经济浪潮下对古代文化遗产保护的警醒”纳入六朝陵墓石刻的影响条例,这不仅是教者也是许多听课老师都不曾想到的一条。

如果说必修是高中生的主食,那么校本选修,应该是他们的一道文化沙拉,其过程性的体验品味,将给成长中的他们带来不仅是文化的滋养,而且也是情感的浸润,品质的陶冶。这种情感的体验是付出后的一种收获,专注后的一种自得,是属于个体的“唯我”的体悟,而不是教师剥离文本的解读和灌输。这种收获可以是一种知识,更可以是一种观念的转变,一种能力的提升,甚至是某种情感的升华。

四、校本课程体验当充满“诗意”

只有那种将课文作为一个载体,师生的思想时而在上面栖息,时而又畅游四方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只有那种充满了“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只有那种师生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忽然发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也只有那种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字里行间“悟读”出独特感受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也只有那种学生抬眼看自己的生活能发现“美”的存在,为自己的心灵找到精神的栖居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少些娱乐的浮躁,多些人文的沉淀。

有个学生写道: 站在高楼之上,放眼看望,人流如织,灯火如炬,南京城依然是那么珠光宝气。让我们默默传承金陵文化千百年来的精髓,坚守那方自由的空间,在我们被世俗纠缠得身心疲惫的时候,栖息一下躁动的心魂。

胡云信老师说:“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应该是充满诗意的,是应该笼罩着创造灵性的光环的。语文教材、语文考试和分数决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甚至如果只有这些就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金陵文脉读本》选修课程,正给学生的诗意人生注入丰富营养,也为我们的诗意课堂注入了不竭的能量。

(作者单位: 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