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阅读中让学生彼此分享—优化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三部曲

 GXF360 2017-07-09
在阅读中让学生彼此分享—优化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三部曲

在阅读中让学生彼此分享—优化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三部曲

徐建明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备受关注。我们主张语文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应该是让学生间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尔后分享阅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分享精彩话语中有选择地解决问题。这三步,笔者称之为优化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三部曲。

一、分享初次阅读文本的体验

分享初次阅读文本的体验,是关注学生初始认知的状态,这是学生最真实的语文素养的体现。目前的语文课堂,这一环节基本被忽略。忽略的后果是,教师在课堂上难得让学生阅读文本后谈点感受,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知所云。没有老师的讲解,没有参考资料,学生就谈不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遮蔽了。于是,我们经常会听到语文老师发牢骚,“现在的孩子,这个问题只要老师没讲过的,他就不会”。我们很少思考,存在这个问题的初始原因是什么?初始原因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从来不让学生独立地分享阅读体验。我们害怕学生在谈体验的时候,太浅薄,太混乱,太可笑,太浪费时间。我们不明白,其实频繁地分享自身的阅读体验,孩子的阅读就会慢慢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感悟,分享的机会越多,学生间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就越快。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偶有分享阅读体验的环节,可是,他总会不由自主地把学生的阅读体验进行简单地“对”或“错”的评价,这种现象也是今天的语文课堂的沉疴,必须下猛药。

其实分享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深浅之分,圆缺之分,这只是初次体验,站在每个学生认知的基础上,都是对的。我们有些老师害怕学生会把这种认识带到考场上去,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学生在以后教师的引导中认识的偏差会逐步消减。孩子在分享初次阅读文本的体验的时候,他们也会相互借鉴、相互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形成比较有深度和圆满的认知。当然在分享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学生会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就让教师进入到了课堂分享的第二个环节,那就是直面问题环节。

二、直面分享有价值的问题

直面分享问题。有了初次阅读的体验,问题也就随之产生。这个问题不是教师根据教参或根据教师自己的经验设计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阅读文本,分享体验后生长出来的。这些问题是“真”问题,是接了地气的问题。

有些老师也许就会问,学生的问题希奇百怪,有些问题根本就与文章的主题,跟课文的难点重点无关,怎么办?我想说的是,语文课堂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教师是“主导”,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是一个导问者,教师的具体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问”是有方向的,教师是要引导的。

“问”是要设计的,师生要修正的。

“问”是有梯度的,是要师生一起铺垫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有时候只是一个技巧问题,同类的问题的解决常常能触类旁通,而发现问题,真正能反映一个学生思维的针对性、敏锐性和科学性。我们的语文课堂为什么低效?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教师剥夺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

你不问我不知道什么,你却总告知我,应该知道什么。

这个逻辑其实是很可笑的,因为有些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了,老师在课堂上依然在走程式。这种强制和剥夺,是很令人生厌的。这种课堂沉疴,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实在令人心痛。新课程强调“预设”和“生成”,“预设”是对学生存在问题的充分估计,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预设”当然会出乎意料,“出乎意料”往往就是学生最精彩的“生成”,往往最能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力。课堂搞得像列车一样,按照既定的轨道开,这样的课堂不是引导的课堂,是牵引的课堂。

课堂是由问题铺开的,有价值的问题,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问题,自下而上,来自学生,但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是学生中首席。如果这个环节处理不好,那么下面最实质的环节很可能就会泡汤。

三、分享精彩的话语形式,解决问题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问为主,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一定是以学生“问”为主。课堂上问题来自于学生,学生的主体性基本得到了保证。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是课堂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里仅就话语的形式来谈有效引领的导问式课型解决问题的基本话语策略。

一是要谨慎使用的独语式 由老师来讲,学生保持沉默,拼命记录。这种课堂目前在课堂中不少见,如果不是公开课展示,很多老师平时就是一言堂。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教师能很快走完课堂的程式。至于学生的反馈怎么样,教师在45分钟内,就不管不顾了。这种课堂就整体而言是低效课堂,是经不起当堂测试的课堂。因此,45分钟独语,就是满堂灌,相当可怕,最好不用。但这种教学并非一无是处,老师讲得精彩,学生兴致盎然,也不失是一节好课,这种课在迫在眉睫的应试阶段同样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可惜的是,常态课沉浸独语世界,不乏其师,这就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的低效或无效。

二是谈话式 谈话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又称问答法,其特征是教师问,学生答。如果师生们问题设计得好,对启发思维有很大的作用。谈话式的弊端是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谈话式的语文课堂是普遍的,有两种表现仍是今天语文课堂解决问题的常态。

表现之一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个体的追问比较多,学生被穷追猛打的状况比较普遍。课堂上的提问者永远是老师。这种学生单方面思考的投入,就使得课堂气氛紧张,学生在这种气氛中提心吊胆,很难有愉悦的身心体验。

表现之二是教师满堂宣讲,时时发问,学生齐答。一问一答,表象热闹,真正投入者无几。这种问答,往往无法发现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无法让学生了解获取知识的由浅入深的基本途径。在方法层面上,这种问答基本无效。

以上两种表现,解决的问题如果是自下而上的,还好说。要命的是这些问题全是教师设计的,其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是学生中的首席,也不是课堂的主导,而是课堂上的一“霸”。

以谈话来解决问题,最后必然绕不开比较、归纳、提升、总结。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以谈话的方式追问学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是什么?”问甲,问乙,问丙。老师的反馈是甲好、乙好、丙好,充当了好好先生后,教师不问“谁的最好,好在哪里?”教师在关键时刻不引导学生对甲乙丙进行比较归纳,也不作更高明的提升以及完美的总结。这样的谈话课堂平平淡淡是零敲碎打,热热闹闹是鸡飞狗跳,结末是学生糊里糊涂,一节课的效果是,学生对文本只是混了个眼熟。这样的课堂效果当然不好。

三是对话式 “生活就其本质说是对话。”这是前苏联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金对对话的哲学认识。他认为与对话相反的是独语。对话既是目的又是方式,它强调对话参与者的投入,没有使对话参与者产生变化的交谈不能称之为对话。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对话式课堂要营造良好的气氛,最好的方法是把课堂研究的问题转换成话题。这是钱梦龙先生惯常使用的方法。钱梦龙先生执教《故乡》时,给学生提供了下面几个话题:1.关于“我”;2.关于闰土;3.关于杨二嫂;4.关于宏儿和水生;5.关于“我”的希望;6.关于写景。师生双方围绕这些话题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学生相互质疑、共同解答,老师只是一个平等的一员参与其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有时也给予必要的启发、指点。下面是一段钱先生的课堂实录:

生: 为什么把杨二嫂叫做豆腐西施?

师: 是啊,为什么呢?

生: 西施是个有名的美人,杨二嫂长得漂亮。

师: 还有个同学在提问题的小纸条上说是因为杨二嫂的豆腐做得好,做得又白又嫩。是豆腐好还是她有点漂亮?

生: 是有点漂亮!

师: 你怎么知道的?

生: 是打扮出来的漂亮!

生: 因为杨二嫂的关系,豆腐店的生意就特别好。

师: 大家去看杨二嫂,豆腐生意就好起来了,是吗?这样写带有点什么意味啊?

生: 讽刺。

生: 我还有个问题,99页第二行“我却并未蒙上一毫感化”,“感化”是什么意思?

生: 是影响的意思。

师: 好,还有什么解释?

生: 在意识和情绪上起反应。师: 你这个解释从哪里来的?生: 字典上。

师: 对了,两种意思都有。

生: 因为“我”当时年纪小,所以豆腐西施虽然漂亮,“我”一点也不感兴趣。(大笑)

师: 啊,我很同意你的意见。

(见《钱梦龙与导读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们贴着米哈伊尔·巴赫金对“对话”的哲学认识来看钱先生的这段课堂实录。可以突显以下两个关键词:

关键词:之一:“投入”

对话式课堂师生双方倾情投入,情感态度都是积极的,都是主动的。钱先生的对话课堂有多个回合,不像我们常见的课堂对话,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常常只有一个回合,课堂像急着赶路一般。

关键词之二:“变化”

正是因为对话有多重回合,师生间、生生间才有你来我往的碰撞交流,对话的参与者都产生了“变化”,这个变化不仅表现在学生对杨二嫂有了比较透彻的认识,就连老师对人物可能也有了新的认识。米哈伊尔·巴赫金认为“没有使对话参与者产生变化的交谈不能称之为对话”。显然,钱先生课堂上所营造的对话,是实实在在的对话。

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生中的首席。”钱先生的课堂对话淋漓尽致地践行了课标精神。

比较三种话语形式,显然对话式是课堂话语的最高形式,也是最精彩最富内涵的形式。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课堂全用对话式一定最好,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哪种话语形式决定于教师的智慧。难得独语,适当谈话,主场对话,能使课堂变化多姿,进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完全可能的。

以上就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优化语文课堂、提升教学效率的三部曲,三步逐层递进,由表及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师生在严密的话语系统里,实现愉悦的课堂分享。

(作者单位: 苏州市吴中区城西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