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浪屿申遗成功,背后竟藏着这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江海报览 2017-07-09

就在7月8日 波兰克拉科夫

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

审议通过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昨天日报君第一时间发布了这个消息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申遗成功背后

你不可不知的这几个故事↓↓


你知道吗

审议现场是这样子的


波兰,克拉科夫国际会议中心,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在此举行。


由21个成员国代表组成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坐在会场中央,以主席台为中心,成员国代表、项目申报国代表和工作人员依次围坐。



会议现场设有两个大屏幕,用英文和法文显示申报遗产项目的相关情况。


你知道吗

审议的过程极其漫长


经过5天的会议,自当地时间7月7日起,大会开始对35个今年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进行审议。鼓浪屿排在35个项目的第16个。


审议的过程,似乎比往届漫长——以往个别项目“15分钟通过”的情况,在本届大会上未曾出现;几乎每个项目都耗时40分钟以上,专家代表们以十分严谨的态度,针对项目是否符合“世界遗产”标准、是否满足关于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相关要求等,进行几近苛刻的审议。


连续两个上午,审议都持续到13时以后;而下午的审议结束时,也已逼近19时。



你知道吗

现场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7日下午,代表中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可可西里顺利通过审议后,代表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鼓浪屿更显责任重大。


一个小插曲是,早于鼓浪屿接受审议的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项目,和鼓浪屿高度相似,同样是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二、第四项标准。而在8日上午的审议中,来自各国的专家代表一致对其表示支持。这让原本信心十足的中国代表团多少有些忐忑——阿斯马拉项目的顺利通过,会不会对鼓浪屿产生一定的影响?


8日16时44分,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进入“鼓浪屿时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向大会介绍鼓浪屿的突出普遍价值及初步评估意见。接下来,各国代表将分别就自己关心的内容,提出问题。



你知道吗

“提问”的环节竟成了“称赞”的时间


古巴代表称赞,鼓浪屿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纪念碑。


韩国代表说,鼓浪屿不仅保护单栋建筑,而且对整个岛屿有整体的保护,这一点很不容易。


越南代表说,鼓浪屿是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见证。


土耳其和克罗地亚代表高度赞扬了中国在鼓浪屿遗产地管理、尤其是台风防御和旅游管理方面的贡献。


而18个发言的国家代表一致提到的一个词

就是“祝贺”

祝贺中国,祝贺鼓浪屿!



你知道吗

只用了24分钟,鼓浪屿便获全票通过!


全票通过!当大会主席Jacek Purchla敲响手中的小槌,会场顿时欢腾,中国代表团起立欢呼,全场致以热烈掌声。整个审议过程,仅历时24分钟。


会场之外,自发守候了一天的当地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代表也沸腾了。他们拉开事先准备好的“热烈祝贺中国鼓浪屿申遗成功”“中国的鼓浪屿 世界的鼓浪屿”两条横幅,欢呼雀跃,拍照留念。


一阵琴音突然响起。鼓浪屿音乐人杨璟拉着小提琴缓缓走近,她的“老外”男友Robin Goldstein用中文唱起了《鼓浪屿之波》。动人的弹唱感染所有人,厦门团的代表和华人华侨、留学生代表也一起跟着唱了起来。一曲终了,每个人都热泪盈眶。



你知道吗

鼓浪屿申遗成功,大家这么看


猛戳视频↓↓


你知道吗

这一刻,鼓浪屿等待了9年




从2008年到2017年,鼓浪屿申遗历经了9年的时间。今天,日报君将这9年的大事整理出来,以此感谢为鼓浪屿申遗成功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各界人士。


2008年

11月2日,厦门市正式启动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2009年

4月17日,厦门市成立'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小组'。


6月2日,鼓浪屿申遗文本及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8月26日,厦门市举行鼓浪屿申遗顾问聘请仪式,15名专家学者受聘为鼓浪屿申遗顾问。


厦门日报》2009年8月27日版面


2010年

《鼓浪屿保护管理规划纲要》和申遗文本初稿完成。


2011年

2月15日,厦门市成立'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


2012年

6月29日,厦门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八卦楼是鼓浪屿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之一。(王火炎 摄)


10月20-22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享遗产委员会专家考察鼓浪屿,同时举办鼓浪屿文化遗产价值专题研讨会。


摸砖墙、钻民房,世遗专家在鼓浪屿上抠细节。(来源:厦门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