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思惑解释88结使

 雅晖书馆 2017-07-10
见 思 惑
见惑是指“分别”,即错误的看法;思惑是指“贪爱”,即错误的想法。
1、见惑:
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百十二。
小乘俱舍立八十八
谓见惑有八十八使,所谓一身见、二边见、三见取、四戒取、五邪见、六贪、七嗔、八痴、九慢、十疑。前五是为五利使,后五是为五钝使。此十使历三界四谛下增减不同,成八十八。谓欲界苦十使具足,集、灭、各七使,除身见边见戒取。道谛八使,除身见边见。四谛下合为三十二,上二界四谛下,余皆如欲界。只于每谛下除嗔使,故一界各有二十八。二界合为五十六,并前三十二,合为八十八使也。
解:“一身见、二边见、三见取、四戒取、五邪见、六贪、七嗔、八痴、九慢、十疑”此为十惑,也称为本惑。十惑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中按“苦集灭道”四谛分布,共计八十八个,称为“随惑”。
根据佛经的记载,错误的见解有下列五种:
          (一)身见
   一般人总以为四大五蕴假合的身体是真实不变,因此执持不放,不知道躯体只不过是一栋房舍,再坚固的房子住久了也一定会朽坏,大限来临,任何人都必须搬离这所房子。执著于身见的人,往往视有形生命为实有,极力追逐声色犬马的娱乐,而不知道人生另外有更高层次的境界。
          (二)边见
   所谓边见就是坚持一端的见解,如坚持世间为恒常不变的常见,断灭虚幻的断见;世界有边的有边见,世界无边的无边见;肉体和灵魂为同一境的同见,互为相异的异见;如来死后尚且存在的有见,如来死后便归幻灭的无见等等偏执于一方的思想,都是边见。
   执持断见的人认为人生无论行善作恶,最后都将归于虚无幻灭,死亡之后,一切将不复存在,所以世间的道德伦理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有及时行乐才是实在的。断见的人容易沦为纵乐主义。相反的,常见的人认为生命为实体,人死了下辈子仍然会再做人,而不知道生命会随着善恶业去轮回流转。不论常见、断见,或是有见、无见、同见、异见等,都是远离中道的错误思想。
          (三)邪见
   邪见,泛指一切邪恶见解,举凡遮无罪福、不信因果、不敬三宝等十种邪曲的见解,都是障碍慧命的邪见。有人对于佛教的因果思想,产生一种乖僻可怕的论调说:既然佛教主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思想,那么人如果打死一只
蚊子,来世将转生为蚊子;打死一只苍蝇,下辈子将投胎为苍蝇;我现在只要杀死一个人,将来一定可以出世为人。
   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对于因果业报不能真正地去了解,完全是一种断章取义、一知半解的诡论。事实上“种”了杀生业因,必然会“得”杀生的果报,这种“种”什么,“得”什么的关系,是不会改变的。犯了这种毛病的人,好比照相,镜头还没有调整就按下了快门,自然把真相弄模糊了。
社会上大多数的人,往往把宗教信仰视为求取荣华富贵的敲门砖,以为祭拜神明,就可以高官厚禄、事事顺心,而不知道求财有求财的因果,信仰有信仰的因果,不可混淆不清。
   有位年轻人热衷于事业,一心想发大财。他听说王爷很灵验,只要到庙里去恳求王爷庇佑,一定能够如愿以偿。一天,天刚亮,他兴致勃勃地骑著摩托车到王爷庙烧香祈愿。礼拜之后,匆忙地跨上车骑扬长而去。一路上风驰电掣,好不畅快!得意忘形之际,半路上不巧一头撞上桥墩,当场毙命。青年的父亲听到这个噩耗,悲愤交集,怒气冲冲地到了庙宇,指著王爷神像破口大骂:
   “我的儿子虔诚的祭拜你,你不但没有感应,还使他丧命死亡,这个没有灵验的王爷,今天我非打烂你的神像,拆毁你的神座不可!”
   站在一旁的庙祝看情况不对,赶紧上前劝阻:“老先生,请不要愤慨,其实你儿子来礼拜王爷时,王爷感动他的虔诚,也曾想救护他。可是令郎礼拜之后,骑着野狼一二五的摩托车掉头就走,速度太快了,任凭王爷焦急的骑着白马在后面如何追赶,都望尘莫及呀!”
   这位年轻人由于行车速度太快,当然要尝到超速的因果,怎可把一切的责任推诿给神明,怨恨神明不保佑他呢?世间上有许多不明事理的人,自己违背了因果道理,却责怪他人没有帮助他,这些都是愚痴邪见。
          (四)见取见
   所谓见取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的学说是绝对的真理,而排斥他人的见解,固执己见、自是非他,不能容纳异己的存在。
   有些人明知自己的见解错误,却一味企图掩饰己非,并且想积非成是,这种以非为是、以邪为正、以恶为善的错误知见是非常危险的。
          (五).戒禁取见
   戒禁取见就是持守非法的戒律、非法的教条,以此为求取人天福报的道具而执迷不悟。有的人自命清高,行为怪诞,蛊惑民众,败坏淳朴习俗,更可悲是一些无知的老百姓,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善恶,反而挺身效法蔚成风尚。比方有些人看到某人不食人间烟火,只以水果或清水裹腹充饥,就觉得此人神通广大、道行高深,崇拜得五体投地,甚至身体力行。其实一个人是不是有道行,并不在于形相上的刻意修为,而在于内心的实际观照工夫。
   错误的知见会障蔽我们的智能,甚至会令我们丧身失命、永劫不复,不可不戒惧警惕。如何去除错误的知见,培养正知正见,是学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其中,
欲界共三十二个
苦谛:“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贪、嗔、痴、慢、疑”十个;
集谛:“见取、邪见、贪、嗔、痴、慢、疑”七个;无身见、边见、戒取
灭谛:“见取、邪见、贪、嗔、痴、慢、疑”七个;无身见、边见、戒取
道地:“见取、戒取、邪见、贪、嗔、痴、慢、疑”八个。无身见、边见
色界共二十八个
苦谛:“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贪、痴、慢、疑”九个;无嗔
集谛:“见取、邪见、贪、痴、慢、疑”六个;无身见、边见、戒取、无嗔
灭谛:“见取、邪见、贪、痴、慢、疑”六个;无身见、边见、戒取、无嗔
道地:“见取、戒取、邪见、贪、痴、慢、疑”七个。无身见、边见、无嗔
无色界共二十八个(同色界)
苦谛:“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贪、痴、慢、疑”九个;无嗔
集谛:“见取、邪见、贪、痴、慢、疑”六个;无身见、边见、戒取、无嗔
灭谛:“见取、邪见、贪、痴、慢、疑”六个;无身见、边见、戒取、无嗔
道地:“见取、戒取、邪见、贪、痴、慢、疑”七个。无身见、边见、无嗔
大乘唯识立百十二
见惑百十二使者:
  一、欲界之苦集灭道四谛下,各有贪、嗔、痴、慢、疑、身、边、邪、取、戒之十惑,合为四十。
  二、于色界无色界之各四谛下,各除嗔(上界总无嗔毒)为九惑,故合为八九七十二。
  三、四十合七十二,成百十二。
唯识述记曰:‘见所断,欲界四十,上界各三十六。’
2、思 惑:
小乘有十,大乘有十六。小乘之十者,于欲界有贪嗔痴慢之四,于上二界各有贪痴慢之三,合而为十。
即:欲 界:贪、嗔、痴、慢;
色 界:贪、痴、慢
无色界:贪、痴、慢
大乘之十六者,于欲界有贪、嗔、痴、慢、身见、边见之六惑,于上二界各除嗔,而余五惑,故合为十惑。又合欲界之六惑而为十六惑。
即:欲 界:贪、嗔、痴、慢;
色 界:贪、痴、慢、身见、边见;
无色界:贪、痴、慢、身见、边见。
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故合见思,则小乘为九十八,是谓之九十八随眠。大乘为百二十八,是谓之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注解:身见(亦称萨迦耶见、我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