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加的方位

 风筝565 2017-07-10

根据伊斯兰教的教规,信徒无论身在何处,每天都必须朝向麦加祈祷五次,而清真寺的建造也有严格规定,其中的米哈拉布(壁龛)一定要正对着麦加。

至于要如何确定麦加的方位,若是距离不远,问题当然很简单,只要摊开地图,配合指南针即可。不过由于地球是圆的,如果距离拉大,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经纬线的差异

无论任何地图,都是把地球表面的一部分转移到平面上。如果是小区域,误差就不会太大,正如把篮球剪成几十片,每片都很容易压成平面,虽然或多或少有些扭曲,但几乎都可以忽略。然而,黄金时代的伊斯兰世界幅员广阔,涵盖了北非、南欧、中亚与中东,想要把这些地区通通画在一张地图上,失真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我们最好还是舍弃地图,改用地球仪来研究这个问题。

先讨论一个特例:如果某地和麦加在同一条子午线上,亦即两地的经度相同,那么问题同样很简单,因为麦加不是位于它的正南就是它的正北方。

可是,如果某地和麦加属于同一条纬圈,也就是两地的纬度相同,我们却不能说“麦加不是在它的正东,就是在它的正西方”。

为什么?因为想要定义方向,就要先定义直线,可是球面上当然没有直线,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用“距离最短的线段”来代替,而这些线段一定是“大圆”的一部分。我们曾经仔细讨论过什么是大圆,在此只做个简单的复习:“经线都是大圆(的一半),纬线则几乎都不是,只有赤道例外。”其余细节请参考〈不假外求〉这篇文章。由于麦加并非位于赤道,通过它的纬线不是大圆,所以不能用来定义方向。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某地和麦加纬度相同(北纬21度25分),经度相差180度,那么麦加是在它的东方?西方?南方?还是北方?

(如果看看地球仪,你会发现这个“某地”在夏威夷群岛附近,姑且称它为X岛吧。)

正确答案是“正北方”!因为从X岛坐飞机到麦加,最短的飞行距离是跨过北极,而不是绕过太平洋或大西洋,当然更不是绕过南冰洋。反之对于麦加而言,X岛同样在它的正北方,而不是正南方!有趣吧?

这就是所谓的“朝向问题”(qibla problem),它是个极具宗教色彩的球面几何难题。在伊斯兰世界的黄金时代,曾有许多学者研究过这个问题,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比鲁尼(Al-Biruni, 973-1048)这位波斯籍的全方位学者。

●地球的数学

在比鲁尼那个时代,他的故乡名义上是阿拉伯帝国的领土,实际上则是小国林立,颇为类似中国的春秋战国。(虽然当时仍属伊斯兰黄金时代,但那纯粹是指文化,而非政治环境。)

比鲁尼一生经历过两个朝代:齐亚尔王朝、伽色尼王朝,这个改朝换代对他的学术生涯有着深远影响。

一夕之间从地位崇高的学者变成高级阶下囚,如果是平常人,很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但比鲁尼却能随遇而安,继续埋首研究各种学问。举例而言,当伽色尼国王远征印度北部,决定带他同行,他不但欣然前往,还趁机对印度文化做了深入研究,开创了“印度学”这门学问。

总而言之,比鲁尼是个全能学者,对于当时各种学问皆有所涉略,而且几乎都有重大贡献。想要在一篇短文中对他做全面介绍,注定会挂一漏万,不如锁定他在数学方面的重要成就,仔细探讨一番。

无巧不巧,这些成就几乎都和地球有关。

前面提到的“朝向问题”就是最好的例子,比鲁尼发明了四种公式,每种都能让你只要输入所在地的经纬度,便能推算出麦加的方位。

在此所谓的经纬度,可想而知和我们现在使用的不尽相同。原因很简单,当时还没有格林威治天文台,所以经度当然不会以它为准。比方说,比鲁尼所用的经度以加那利群岛某处为零度(原因可远溯至托勒密的著作),此外就和我们所熟悉的经纬度没什么差异了。

千万别以为经纬度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事实上,早在公元前三世纪的古希腊时代,已经有学者提出经纬度的概念。这位学者不是别人,正是鼎鼎大名的埃氏(Eratosthenes)。我们在〈平的还是圆的〉这篇文章中介绍过他,强调他是第一位以正确方法测量地球周长的人。

在比鲁尼之前,想要测量地球周长,唯有使用“埃氏法”一途。这个方法有个大缺点,就是要在两个相隔甚远的地点,同时测量太阳的仰角。比鲁尼则发明了一个取代埃氏法的妙招,让测量人员不必辛辛苦苦越过沙漠,只要爬上一座高山即可。

根据比鲁尼的自述,他是在随军出征印度时想出这个方法的。当时他住在碉堡中,附近有一座高山与一片平原,某天他爬上那座高山,就突然有了灵感。虽然比鲁尼的方法是测量地球的半径,但只要乘以2π就是周长,请参考下图(埃氏法放在旁边以供对照)。

(左)比鲁尼测量地球半径的方法;(右)埃氏测量地球周长的方法

比鲁尼只要在山顶量出α角,即可根据山高h算出地球半径(∵cosα=r/r h)。埃氏的方法则必须在两个地点同时测量太阳的仰角,并量出两地的距离差。

在这个方法中,最困难的部分是测量山顶的高度(其他的测量和计算都易如反掌),有些人以为比鲁尼是使用大家在中学都学过的“三角测量法”,这种论断犯了过度自信的谬误。胡适曾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若是可疑之处,当然更要查证。

事实上,比鲁尼甚至没有用到量角器,而是使用一个“很大的正方形”当作测量工具。有趣的是,他测量山高的方法,正如他测量地球半径,无须比较两个地点的测量结果;只要找一个适当的地点,把正方形的倾斜角度调整成如图所示(底边和地面的夹角等于山顶的仰角),就能利用两组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HGC~△CEB, △HCB~△BAF),推算出山顶的高度。

(左)比鲁尼测量山高的方法;(右)三角测量法(作者绘)

比鲁尼只要在一处量出两条红色线段的长度(FA, CE),即可利用两组三角形的相似关系算出山的高度(HG)。三角测量法则必须在两个地点进行测量,并量出两地的距离差。

●自我中心投影

一提到地图投影,大家或许立刻会联想到麦卡托。其实早在麦卡托出生前几百年,比鲁尼就发明了好几种地图投影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正)方位等距投影”(azimuthal equidistant projection)。如果你觉得这个名词太专业,不妨改用“自我中心投影”这个戏称。

通常的地图投影是把地球仪想成半透明的球体,设法用灯光将其上的图案照在纸上。可是“自我中心投影”的操作型定义和灯光或影子都毫无关系,而是一种标准的机械式操作,下面先用“以北极为中心”来做说明。

在桌上铺一张纸,将地球仪倒置在纸面上,这时只有北极这一点和纸张接触。假设这个地球仪刚刚出厂,上面的油墨还没有干,那个北极就会印在纸上,而我们就将它定为地图的“中心”。

然后,让地球仪在纸面上沿着某条直线滚动(只有滚动,完全没有滑动)。在滚动过程中,虽然地球仪与纸张的接触点不断改变,但这些点通通属于地球仪上的同一条经线。因此我们可以想像,这样的滚动会把某条经线(连同其上的地形)印在纸张上。

如果将地球仪“归零”,换一个方向来滚动,就会在纸上印出另一条经线上的地形。由此可知,只要将360度都滚过一遍,大致就能把北极附近的地形全部印在纸上了。

联合国会徽:以北极为中心的正方位等距投影地图(图像来源:维基百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