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诗词阅读解题技巧指导

 琴贵铧 2017-07-10

     梅雪争春费评章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第三种解读

浙江东阳市六石高中许国申

2009年高考浙江语文卷有这样一道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6分)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工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参考答案】:

22.“两种”指梅花与雪花,“一家”指大自然;

23.采用的手法是对比(反衬),表达的情感是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第一道题送分,没有争议。第二道题的“参考答案”充其量只是“一家之言”,高考过后,就有人引用了两位权威人士对这首词的不同让释提出批评:一是厦门大学黄拔荆先生选注的《元明清词一百首》止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版),认为这首词是抑雪扬梅,通过雪花与梅花的对比,着意歌颂梅花的品格;二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王学泰先生在王筱石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词曲卷(二)辽、金、元、明、清(词)》佰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中认为:雪与梅花相同之点是颜色、形状和俱在寒天开放,但梅花毕竟不如雪花那样耐寒。这首词虽然题作擂中看梅花》实际上是梅花零落之时看雪花’。天风吹得梅花四处飘落,它的唯一的优势—香,也零落殆尽,而雪花比梅花更厚实,更能随意飞舞,傲啸于天地之间。”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参考答案”偏取黄说,不知是何道理。在我看来,相较而言,还是王说更接近主旨。

中国古代文人在诗词作品中多喜欢扬梅抑雪,宋代诗人卢梅坡为此做了一篇翻案文章《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影响很大,元代诗人王旭不可能不熟悉。在这首诗中,卢梅坡是第三者”,对梅、雪不偏不袒,可谓折中。然而尽管卢梅坡为雪翻案,人们爱梅总是胜于爱雪。王旭大约是受了卢诗的启发,从自身的际遇及思想变化中,想到了梅”与雪”的不同命运,于是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写下了《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上阕首先肯定梅花与雪花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只是表现出不同的风流”罢了。细看那一朵朵雪花,不是极像梅花的花警吗?—既然形状跟梅花一样,雪花为什么没有香气呢?噢,雪花原来也是和梅花一样香的,只是呼啸的天风把它的香气吹散罢了。

在这里,梅”是古代高士的形象,雪”是诗人自身—包括像诗人一样守身如玉保持高尚人格的寒士的形象。人原本可以都像古代高士一样高贵而有尊严地活着,但是,丑恶的社会现实总是不断地刮着一阵阵T`风”,让很多人不得不委曲求全,苟且偷生。“天风”是无情的,人的高贵与尊严(雪花的香)总是被它吹得七零八落。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虽是一般,惟高一着”。在诗人眼中,梅花与雪花,谁“高一着”呢?当然是雪花——“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雪花高于梅花的“一着”在于:雪花比梅花厚重,梅花是出世的,只能向空山”散彩”,而雪花是入世的,它能根据自己的意志穿入帘幕”。

王旭一生不甚得志,他也曾向往做一个令人仰慕的高隐之士,然而“薄俗”的“浊时”没有“高隐”与 逸才”生存的土壤。他在《西溪》中说:

我爱西溪好,披石屡往来。一川烟景合,三而画屏开。薄俗无高隐,清时有逸才。近岩多隙地,松竹更须栽。(《西溪》)

王旭也想出世,可惜“海外仙山无处寻,黄鹤归飞无力”。当然,最能够表达王旭衷情的词作非《满江红》莫属:

不爱浮花,元只爱、松筠高节。归去好、草堂风雨,对床心切。东鲁石山多秀丽,西溪泉石尤香洁。待英灵、重入梦中来,分明说。今古异,行藏别。身易退,腰难折。信叫阍非勇,闭门非怯。玉斧己修明月就,瑶琴何必朱弦绝。试同看、前日利名心,红炉雪。

“今古异,行藏别。身易退,腰难折。信叫阍非勇,闭门非怯。”古代还有高士隐身的一片静土可以“藏”身,可“今”却静土无觅,不“行”则死。“身易退”——做一个“求田问舍”的俗人容易,但要‘随意”而“不折腰”地活着却难。“信叫阍非勇,闭门非怯”,换一种说法就是“慷慨赴死易,从容负重难”。虽然也有过幻想,但是现实很快就促他清醒过来:前日名利心”,而今“红炉雪”(当然,这里的雪”又是另外一个意象,它是用来比喻名利心”的)。一个寒士,能够抛弃“名利心”,能够随意“而不折腰”地活着,又何尝不与梅花一般高洁呢。

在这里,诗人曲折地告诉我们他为什么做不成高士:他不是生活在秦汉,也不是生活在唐宋,很不幸,他生活在元代。做高士是要有条件的:首先是时代宽容,其次是社会背景,第三是经济实力,第四还要有名宦酬唱。商山四皓”原是秦朝的博士,秦亡后隐居商山;富春钓徒严光,与皇帝刘秀是同学;陶渊明也曾靠叔叔推荐做过几天县令,而且家里还有足够养活他的土地;林和靖虽为寒士,但他生活的北宋,一直是文人主政,而且这些主政的文人,对人品高尚、学问渊博的寒士一直“惺惺相惜”,敬崇有加。而王旭却生活在元代——他凭什么做高士呢?他要生存,只能出门去做幕僚,当塾师。但他不管走到哪里,合则留,不合则走——“随意穿帘幕”正是他一生浪迹天涯的写照。

王旭始终向往像历史上的高士那样做一朵 梅”,但命运却注定他只能做一朵雪”。做“雪”就做“雪”吧,只要“我本洁来还洁去”,有什么不好呢。做“雪”的时间长了,他竟从中悟出了做  “雪”的快乐,做“雪”的丰采。

在《踏莎行·雪中看梅花》中,“梅”是高士的形象,”雪”是寒士”的形象;诗人既没有“抑雪扬梅”,也没有”扬雪抑梅”,从主旨上看,它更接近于卢梅坡的《雪梅》。王旭既爱梅,更爱雪,根本不想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从表现手法看,也不是“对比”,而是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认识以及思想境界。

寒士不是高士,但其心灵的境界,绝不亚于高士。这就是《踏莎行·雪中看梅花》所要表现的主旨。然而世人却普遍地‘以貌取人”,视寒士如草芥,如粪土,难怪寒士只能感叹“长歌人不解,明月照空尊”(王旭《临江仙·春夜》)了。

读一首诗,离不开了解诗人。了解诗人,离不开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及其生平与创作。孤立地读一首诗,评一首诗,就像盲人摸象”,多解甚至反解都是不可避免的。“诗无达诂”,这里的“达”,是指阐明诗人创作的本旨。由于各种原因,不是鱼不知鱼之乐,不是水不知水之乐,不是诗人,哪怕是专家,也很难完美地阐述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旨意,只能细细揣摩而渐近之。笔者在此无意评价高考命题之得失,也不想否定两位专家的解读,只是

2 3 下一页高考诗词阅读解题技巧指导


     梅雪争春费评章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第三种解读

浙江东阳市六石高中许国申

2009年高考浙江语文卷有这样一道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6分)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工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参考答案】:

22.“两种”指梅花与雪花,“一家”指大自然;

23.采用的手法是对比(反衬),表达的情感是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第一道题送分,没有争议。第二道题的“参考答案”充其量只是“一家之言”,高考过后,就有人引用了两位权威人士对这首词的不同让释提出批评:一是厦门大学黄拔荆先生选注的《元明清词一百首》止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版),认为这首词是抑雪扬梅,通过雪花与梅花的对比,着意歌颂梅花的品格;二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王学泰先生在王筱石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词曲卷(二)辽、金、元、明、清(词)》佰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中认为:雪与梅花相同之点是颜色、形状和俱在寒天开放,但梅花毕竟不如雪花那样耐寒。这首词虽然题作擂中看梅花》实际上是梅花零落之时看雪花’。天风吹得梅花四处飘落,它的唯一的优势—香,也零落殆尽,而雪花比梅花更厚实,更能随意飞舞,傲啸于天地之间。”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参考答案”偏取黄说,不知是何道理。在我看来,相较而言,还是王说更接近主旨。

中国古代文人在诗词作品中多喜欢扬梅抑雪,宋代诗人卢梅坡为此做了一篇翻案文章《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影响很大,元代诗人王旭不可能不熟悉。在这首诗中,卢梅坡是第三者”,对梅、雪不偏不袒,可谓折中。然而尽管卢梅坡为雪翻案,人们爱梅总是胜于爱雪。王旭大约是受了卢诗的启发,从自身的际遇及思想变化中,想到了梅”与雪”的不同命运,于是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写下了《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上阕首先肯定梅花与雪花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只是表现出不同的风流”罢了。细看那一朵朵雪花,不是极像梅花的花警吗?—既然形状跟梅花一样,雪花为什么没有香气呢?噢,雪花原来也是和梅花一样香的,只是呼啸的天风把它的香气吹散罢了。

在这里,梅”是古代高士的形象,雪”是诗人自身—包括像诗人一样守身如玉保持高尚人格的寒士的形象。人原本可以都像古代高士一样高贵而有尊严地活着,但是,丑恶的社会现实总是不断地刮着一阵阵T`风”,让很多人不得不委曲求全,苟且偷生。“天风”是无情的,人的高贵与尊严(雪花的香)总是被它吹得七零八落。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虽是一般,惟高一着”。在诗人眼中,梅花与雪花,谁“高一着”呢?当然是雪花——“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雪花高于梅花的“一着”在于:雪花比梅花厚重,梅花是出世的,只能向空山”散彩”,而雪花是入世的,它能根据自己的意志穿入帘幕”。

王旭一生不甚得志,他也曾向往做一个令人仰慕的高隐之士,然而“薄俗”的“浊时”没有“高隐”与 逸才”生存的土壤。他在《西溪》中说:

我爱西溪好,披石屡往来。一川烟景合,三而画屏开。薄俗无高隐,清时有逸才。近岩多隙地,松竹更须栽。(《西溪》)

王旭也想出世,可惜“海外仙山无处寻,黄鹤归飞无力”。当然,最能够表达王旭衷情的词作非《满江红》莫属:

不爱浮花,元只爱、松筠高节。归去好、草堂风雨,对床心切。东鲁石山多秀丽,西溪泉石尤香洁。待英灵、重入梦中来,分明说。今古异,行藏别。身易退,腰难折。信叫阍非勇,闭门非怯。玉斧己修明月就,瑶琴何必朱弦绝。试同看、前日利名心,红炉雪。

“今古异,行藏别。身易退,腰难折。信叫阍非勇,闭门非怯。”古代还有高士隐身的一片静土可以“藏”身,可“今”却静土无觅,不“行”则死。“身易退”——做一个“求田问舍”的俗人容易,但要‘随意”而“不折腰”地活着却难。“信叫阍非勇,闭门非怯”,换一种说法就是“慷慨赴死易,从容负重难”。虽然也有过幻想,但是现实很快就促他清醒过来:前日名利心”,而今“红炉雪”(当然,这里的雪”又是另外一个意象,它是用来比喻名利心”的)。一个寒士,能够抛弃“名利心”,能够随意“而不折腰”地活着,又何尝不与梅花一般高洁呢。

在这里,诗人曲折地告诉我们他为什么做不成高士:他不是生活在秦汉,也不是生活在唐宋,很不幸,他生活在元代。做高士是要有条件的:首先是时代宽容,其次是社会背景,第三是经济实力,第四还要有名宦酬唱。商山四皓”原是秦朝的博士,秦亡后隐居商山;富春钓徒严光,与皇帝刘秀是同学;陶渊明也曾靠叔叔推荐做过几天县令,而且家里还有足够养活他的土地;林和靖虽为寒士,但他生活的北宋,一直是文人主政,而且这些主政的文人,对人品高尚、学问渊博的寒士一直“惺惺相惜”,敬崇有加。而王旭却生活在元代——他凭什么做高士呢?他要生存,只能出门去做幕僚,当塾师。但他不管走到哪里,合则留,不合则走——“随意穿帘幕”正是他一生浪迹天涯的写照。

王旭始终向往像历史上的高士那样做一朵 梅”,但命运却注定他只能做一朵雪”。做“雪”就做“雪”吧,只要“我本洁来还洁去”,有什么不好呢。做“雪”的时间长了,他竟从中悟出了做  “雪”的快乐,做“雪”的丰采。

在《踏莎行·雪中看梅花》中,“梅”是高士的形象,”雪”是寒士”的形象;诗人既没有“抑雪扬梅”,也没有”扬雪抑梅”,从主旨上看,它更接近于卢梅坡的《雪梅》。王旭既爱梅,更爱雪,根本不想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从表现手法看,也不是“对比”,而是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认识以及思想境界。

寒士不是高士,但其心灵的境界,绝不亚于高士。这就是《踏莎行·雪中看梅花》所要表现的主旨。然而世人却普遍地‘以貌取人”,视寒士如草芥,如粪土,难怪寒士只能感叹“长歌人不解,明月照空尊”(王旭《临江仙·春夜》)了。

读一首诗,离不开了解诗人。了解诗人,离不开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及其生平与创作。孤立地读一首诗,评一首诗,就像盲人摸象”,多解甚至反解都是不可避免的。“诗无达诂”,这里的“达”,是指阐明诗人创作的本旨。由于各种原因,不是鱼不知鱼之乐,不是水不知水之乐,不是诗人,哪怕是专家,也很难完美地阐述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旨意,只能细细揣摩而渐近之。笔者在此无意评价高考命题之得失,也不想否定两位专家的解读,只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