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花须得绿叶衬 ,水扰青山风景馋

 GXF360 2017-07-10


一、谈人说事引中心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你最喜欢的人是谁?最喜欢他(她)哪一点?

生:我最喜欢姥姥,她非常勤快。

生:我最喜欢奶奶,她很善良。

生:我最喜欢爸爸,他乐于助人。

师:你最喜欢他(她)的这一点传达出来的是你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在文中就是中心。中心,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而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共同探讨“写人记事突出中心”。

(点评:从学生“最喜欢”入手,唤醒已知体验,为下面张本,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紧扣本文话题。由感性到理性,深入浅出地引出关键词、“中心”及课题。)

二、“广场舞”秀出选材大议题

师:请大家读备选材料,思考以下问题,比比谁说得准。

(屏显)

(1)妈妈以前让奶奶出去学广场舞,她说不好意思去学。(2)一天晚上,看到几位老奶奶在跳广场舞。(3)一位领舞的老奶奶在舞台上伸出左手向上举起又落下,又伸出右手做同样的动作,双脚不停地踏地。(4)随着领舞老奶奶的动作,她们一会儿变成一行,一会儿变成两行。(5)我觉得台上仿佛不是几位老奶奶,而是几个妙龄少女在翩翩起舞。(6)啊!领舞者原来是我奶奶,难道她“偷偷”去学了?(7)奶奶退休前工作努力,是个劳动模范。(8)奶奶热心肠,邻里有困难都找她帮忙。(9)奶奶烹饪手艺很高,我喜欢吃她做的菜。(10)奶奶跳起了广场舞,其实也在追赶时代的脚步啊!

思考:如果确定与“变”有关的中心,比如“奶奶跳起了广场舞”,怎么选材?选择哪些?为什么这样选?

师:怎么选材?

生:选择了小事情——跳舞;选择了小人物——奶奶;选择了小角度——从不好意思跳到成为领舞。

师:选择哪些材料?

生:(1)(2)(3)(4)(5)(6)(10)

师:为什么这样选?

生:从小的方面反映了奶奶与时俱进的观念变化,突出了中心。

师:这种写法叫——

生:以小见大。

师:由此可见,围绕中心选材时要注意:

(屏显)

1.小事情,有意义。

2.小人物,有个性。

3.小角度,有新意。

师:除围绕中心选材之外,突出中心的方法还有哪些?

(点评:“广场舞”这个单一文本,从内容到形式,学生有亲近感,蕴含丰富信息量,有较大张力,利于铺垫。以“变”为中心,巧妙发问“怎么选材”引出一个“小”字;“选择哪些”引出一个案例判断;“为什么这样选”引出以小见大及方法。循循善诱,逐层深入。)

三、读短文,比谁提取信息快

师:请同学们浏览知识短文,快速提取要点。思考一下短文主要介绍了能突出中心的哪些方法?

生:(1)围绕中心选材,(2)主详次略,(3)适当手法。

师:这三条中,大家熟知但经常做而做不到位的是哪一条?

生:详略。

师:我们来看详略安排的原则是什么?

(屏显)

强化中心须详写,远离中心当简略

师:略写容易详写难。为什么?因为略写忽视了描写的作用。接下来,我们着重探讨如何通过描写来突出中心。

(点评:教材写作知识文本是前边两个环节的概括和补充,是学生对前边案例分析的梳理和提炼,是下面写作实践之纲。)

四、写一写,比谁写得巧

1.改动词,补细节。

(屏显)

爱干净的姥姥

准备开饭了。我进厨房帮忙准备碗筷,姥姥看见了,走到我面前,要走我手中的碗筷说:“小孩子弄不好,别添乱,出去等着吧!”我十分不解,不就拿个碗筷嘛,有什么难的?我站在一边,看看姥姥怎么做。结果她的举动让我大吃一惊:———天啊!真不愧是我姥姥!

师:标记的两个动词,还可以更加准确、传神,你能修改一下吗?

生:“走”改为“冲”,“要”改为“一把夺”,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姥姥对我的呵护及爱干净的心理,使人物个性更鲜明。

师:文段空缺的地方,是人物连贯动作的具体描写,请你补上去。怎样使人物动作连贯?请看具体描写的示例。

(屏显)

妈妈炒糖醋白菜手艺很高超。白菜切好后,妈妈先把锅放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待锅里发出“嗞嗞”的声响后,妈妈迅速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又把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着。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再倒入酱油、醋,撒上盐,接着用铲子翻动了几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端下来,翻炒了几下,就出锅了。

师:作者用了一系列连贯动作的词,把妈妈炒菜时那熟练的样子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那么,画横线处可以这样填写。

(屏显)

姥姥先把那些本就干净的碗筷用凉水冲了一遍,然后把碗筷放到盆里,倒上开水烫了一会儿,最后又用竹镊子熟练地把碗筷夹了出来。

师:以上主要进行了细节描写,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细节描写还有哪些呢?

(屏显)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最传神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生动细致地刻画。

师:鲁迅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抓住特点,写出细节。即动作细节、语言细节、神态细节、肖像细节、心理细节、环境细节。再看几个例子。

(屏显)

例1:我蹭到妈妈跟前,拽拽她的衣服。妈妈不理我,板着脸问道:“干吗?”我嗫嚅着:“我,我错了。”我站在那儿,只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和墙上钟表的嘀嗒声。好长时间,妈妈叹了一口气,静静地说道:“行了,别跟受气包似的,写作业吧。”

——《我的妈妈》

例2:渐渐地,庆幸的心情被不安所替代。我的心剧烈地跳动着,就像怀中有只淘气的兔子一样。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张该死的考卷,害怕地想:要是同学把这件事告诉老师,那我……我闭上了眼睛,渐渐地又后悔起来:当初我要是不把考卷给他抄,那该多好啊。

——《懊悔》

师:例1用语言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人物对话时的神态,例2用心理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我把考卷给同学抄后忐忑与懊悔的心情,突出了中心。下面让我们使用对话或心理描写的方法再续写一个段落。

(点评:为什么是说“红花也须绿叶衬”。如果把“中心”比作红花,那么,诸多细节描写就是绿叶,能使文章“中心”熠熠生辉。1.立足局部写细节。纵览该环节,包括从推敲一个动词和学写连贯动作,进而延伸到常见细节描写方法的训练,有广度。2.立足序列梯级练习。该环节从词语、句子到语段,围绕细节描写,有区别地训练,易学会,有坡度。3. 写作示例恰当。该环节充分利用非连续性多文本阅读材料作写作示例,形象直观,训练有广度。)

2.续写一个《爱干净的姥姥》段落。

(生展示并朗读)

生1:有一次,姥姥在我家,发现地上有几根头发,她就右手拿扫把,左手拿簸箕,认真地扫了起来。妈妈怕外婆累着了,就说:“你休息一会,我来做。”姥姥说:“不用了,你上班累,我来吧。”我说:“我来吧!”姥姥说:“不用了,你还小,等你长大再说。”

生2:姥姥来我们家住,看见窗户缝里满是灰尘,就动起了抹布。擦了一个上午,窗框被姥姥擦得雪白,玻璃被擦得锃亮。看着姥姥已经擦了一个上午,我心里默默念叨:行了姥姥,您老累不累呀,又没有什么“卫生检查团”评比,何必呢。

师:生1主要使用对话描写,生2主要使用心理描写,两种细节描写的方法都突出了姥姥勤快、爱干净的中心思想。

(点评:学生写记叙文时多以第一人称,但内容空洞,语言干瘪,人物性格不鲜明,其主要原因是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缺席。此环节贵在重点击破,有的放矢。)

3.换角度,续段落。

师:爱——的姥姥,就你所了解的亲人的特点,你觉得还能填上什么词语呢?

生:可以补写烹饪、唱歌、助人、运动、唠叨等。

师:那么,请大家再补写一个段落。

(生展示并朗读)

平时在家里,姥姥就爱唠叨。每当晚上我看电视不想睡觉的时候,姥姥就说:“别看了,赶快睡觉吧!”每当我写作业的时候,姥姥就说:“写字姿势要正确。”一天到晚唠叨个没完没了,一听到姥姥的唠叨声我就心烦。

师:一会儿,大家就写出姥姥这么多特点,可见大家观察生活细致,也富有想象力。

(点评:该环节在本节课承上启下,有前边限定“爱干净”中心,过渡到有一定自主性的开放文题,学生围绕中心选材的空间更大。)

4.作比较,突中心。

师:如果把“爱——的姥姥”段落组合在一起,“爱干净的姥姥”这个标题还能用吗?改成什么标题?我的姥姥?

生:不能用。虽然都是描写姥姥,“爱———的姥姥”没有限定中心,“爱干净的姥姥”限定了中心。

师:如果把“爱——的姥姥”段落组合在一起,用哪些词可使中心更明确?

生:爱生活。

师:中心与材料是什么关系呢?(生答,师结)

(屏显)

中心源于材料,材料服务中心,描写突出中心。

(点评:该部分立足于文章的整体设计,通过“爱——的姥姥”和“爱干净的姥姥”标题比较辨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中心源于材料,材料服务中心,描写突出中心”的辩证关系,是对写作实践的升华,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四、诗赠小友

师:同学们才思敏捷,妙笔生花,写出了漂亮的细节描写。在这里,老师也总结了一下如何突出中心,与大家分享。

(屏显)

文章观主旨,选材一脉通。

材料分主次,详略呈重轻。

细节唯灵动,描写去平庸。

人事心头立,佳篇天外行。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生:老师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