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找到中国互联网的未来?

 望云1120 2017-07-11


今日笔记侠客 | 笔记侠  责编 | 戈多

1559深度好文:3585字 |5分钟阅读

赋能:中国互联网的未来

来自笔记侠

15:25


精简笔记·商业模式

笔记君说——


侠客,你好!新商业路上,笔记侠虽不能与你并肩作战,但可以一起相互守望。


马云提出新零售标志着阿里通过赋能开始进行升级,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赋能”也许是企业未来的新解法。


一、“赋能”这个流行词的背后趋势


我一直认为,在国内的创业环境中,创业者如何在巨头环伺的环境下选择自己的赛道?这是一门功课。

 

因为往往在一个行业中,先进入者解决大的刚需,后进入者只能解决小的刚需了。这时候,很多创业者切入之后,会发现自己的项目已经处在大公司的生态边界里了。

 

今天再谈互联网创业,很少能绕开微信生态,微信为什么能领先微博生长为一个多维的平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微信的内容环境对生态上各种创作者的赋能价值更大。


 

在BAT当中,腾讯对创业者的赋能最强,那一年3Q大战,让腾讯进行了反思,腾讯这样的公司为什么会突然开始坚持做开放生态?这其实是趋势决定的。

 

一个平台型企业越开放,就说明他们越理解正在发生的三点趋势:

 

1.新一代用户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多样

 

工业时代的标准化产品生产曾经是伟大的发明。因为工业时代解决了供给稀缺的问题,核心是用标准化、流水线、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但是千篇一律的产品供给牺牲了个性化和创造力,难以适应越来越多元的用户需求。

 

当这个矛盾产生之后,挖掘出顾客的真正需求,就成了平台型大公司的当务之急。这对他们来说其实并不是件易事,很多公司提出了C2M(Customer-to- Manufactory(顾客对工厂)的概念,但目前的C2M都还停留在口号上,对于大公司来说,太多的组织系统和条条框框约束了平台自身的创造力。

 

所以大量的平台型公司进化出了一种协作机制,从生产供给,到建立平台,并且吸纳更多的B端创业者加入平台,代替平台去深挖细分也许连用户都不知道的潜在需求。

 

越来越多的平台选择自己不做而是赋能B端的时候,赋能的协作机制就达成了!

 

那么平台自己要做什么呢?我认为是提供更好消费场景的服务。通过互动,持续地挖掘潜在的需求,让这个需求越来越明确。

 

2.个体的创造性变得越来越强

 

只有让平台上的个体变得越来越强大,C端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元,平台才能越来越丰富,自身也就越来越安全。

 

与用户需求多元化相对的,是平台上个体的创造性越来越强。

 

微信公众号的口号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互联网背景下,个体往往具有更强的创造力,使得他们的价值被平台重视和发掘,当大量的个体相连,他们将可能具备超越个体本身的能力——不仅可以形成自己的个体品牌,更可能通过平台的连接形成大规模的社会化协作,产生各种形态的创新产品。

 

作为最贴近市场和用户的的毛细血管,B端创业者比平台更能敏锐地感知用户的需求变化,并快速作出调整。


 

樊登读书会就是一个例子,这样一个关于图书和知识传播的创业项目,为什么没有在出版行业内部孵化出来?而是以APP+微信社群的形式快速壮大?

 

因为个体更有创造性,可以在连接中创造互动,互动增进信任,信任促进交易,并且个体往往更会利用平台资源,逐渐形成螺旋式的信任上升,这是新一代创业者的优势。

 

3.开放平台形成了全新的协作关系

 

互联网平台让更高级的,跨越企业边界的大规模协作成为了可能。

 

一方面大型的平台型公司中很多商业流程正在大量的向市场外移。

 

另一方面则是各种自发、自主、快速聚散的创业型联盟和社群大量出现,大量的创新者凭爱好、技能,在某一平台上快速聚散,展开分享、合作乃至集体行动,这种协作关系之下,往往能产生出更复杂的用户价值。

 

最能体现这种趋势的,是内容创业者和平台之间的关系。

 

比如如果没有直播平台,内容创业者或者网红的才艺是被埋没的,而直播平台的出现,为这些主播们打造了与用户持续互动的舞台,平台的赋能不仅仅是帮助内容创作者变现,而且把人的创造性和系统网络的创造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发现,这一切达成的基础,是平台为用户和网红之间建立了相应的互动和消费场景。


二、未来所有的平台都是赋能平台


早期的互联网平台侧重于销售和信息撮合,对于平台上的单位并没有赋能可言。

 

从B2B(Business-to-Business的缩写,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专用网络或Internet,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传递,开展交易活动的商业模式)、C2C(消费者个人间的电子商务行为),再到目前主流的B2C(“商对客”的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他们的侧重点都在于销售,为平台内的商家保证流量。


但这样的平台缺乏互动,它们仅仅是作为一个信息桥梁存在,这一类平台,我们可以统称为X2X平台。

 

当信息文明全面取代工业文明的时候,传统的X2X平台,也必然被超越从而进化为赋能平台,我们用一张图来说明这两种平台间的关系。


 

“X2X平台”立足于“流量曝光”的撮合交易,而“赋能平台”则着眼于“场景与互动”去持续挖掘需求。

 

打个比方:传统的X2X平台是高速公路,让B端商品快速到达另外一端的客户,打通的是点对点的销售服务功能,平台只提供流量,打破了过去信息不对称的障碍。

 

赋能型平台则是种植森林,森林是一个生态,有多样化的植物和动物,集结了B端的商家、厂家、服务者、供应商等角色,平台赋能给这些角色,创造他们与C端持续的互动场景。

 

对于平台来说,提供更高频的互动场景远远比提供流量更重要。

 

以一个典型的平台型企业发展轨迹来举例,淘宝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是它改变了市场信号中最重要的互动场景——比价。

 

在线下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比价这一场景是线下消费者有需求,但因为环境原因而没有达成的场景。所以淘宝刚开始第一个要求,就是所有的卖家必须公开自己的价格,接受来自全国和全世界买家的查看。

 

这么一来,一是约束了卖家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得超额利润的上限,二是为买家的比价场景提供了成本极低的便利。

 

解决了“比价”这个消费场景之后,淘宝进一步构建“支付”场景,也就是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信用场景,可以说电商的发展就是一条场景挖掘之路。


 

这种模式被运作了十年,但其实对于满足用户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

 

用户通过网站图片和购买评价来决策一件商品的时候,事实上依然无法获得全部的互动和体验,你没法通过图片和数据来完全感受一件衣服的质感和穿着效果。只有打通了B端商户的线上和线下,才能做到吸引自带流量的B端与平台继续协作,满足更个性化的用户需求。


所以一直到今年,马云提出新零售的时候,阿里才真正要通过赋能全行业开始全面升级,因为电子商务已经不再是一个销货买货的概念,更是新零售时代下,整个零售产业的重构、转型、升级。


三、赋能平台的创业方法论


未来十年,我们认为是创业者的黄金时代,因为真正的互联网+才刚刚开始,机会就在隔行如隔山的山上。

 

谁有一个新需求的核心竞争力,谁就会获得一个新认知的定位,谁就可以把这种竞争力彼此整合,谁就成为未来的新生态,具有更大的行业话语权。而这一切的新赛场,都发生在基于平台的生态赋能系统上。

 

2008年我们选择了在家装领域创业,之所以这么选,是因为觉得行业一定要足够细分,但市场要有规模,经历过前面的失败,发现核心能力一定要接地气。

 

总结下来就三句话:

 

1.高频做细分,低频往下沉;

 

2.做巨头不愿做和做不了的产品;

 

3.借助更大的平台的力量。

 

当时我们发现,对于家装行业来说,在互联网进来之前,b端(装修公司)最缺乏的并非流量,而是与C端建立互动的场景。

 

最初这个场景的关键词与信任相关,用户找装修,最先开始的场景是学习装修知识,因为装修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未知的领域,用户直接去线下找装修公司签约,会有相当大的不安全感。

 

所以早期,我们首先做的是沉淀装修内容,比如装修攻略、业主日记和在线问答,鼓励业主提问,由专业人员,比如装修公司和设计师进行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