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区经济的三大发展机会

 图灵狗 2020-06-16

社区经济作为一种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可将社区内互不相联的各种经济成分变为利益共同体,建立一种新的经济生产方式,从而带动社区乃至更广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社区经济是指在社区场景下发生的经济活动与交易行为。

商圈

经济与社区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

目前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商业形态都是商圈经济,如超市、大卖场、综合体,甚至街边的便利店、餐饮店都是商圈经济的范畴。

商圈经济的标签是:卖方为主、流量思维和没有边界

卖方为主是指我有什么你买什么,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空间,会有店大欺客的这种感觉,而且消费者往往被各种促销广告所迷惑、引导,通过广告刺激用户消费,而卖方也不会去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多买货是惟一目的。

流量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依托客流作为经营的条件,客流越大,生意越好,所以商圈经济的企业都非常看重位置,也就是获客的能力会增强。商圈经济更像是坐商,不会有太多用户运营的思维在里面,和用户产生的关系也非常弱,很多都是一锤子买卖。

没有边界也就是没有所谓的固定客户,比如大悦城、万达这种综合体,所面向的是一个城市的居民,甚至是其他城市的消费者也可以来消费,而对于这种综合体而言,当然是来的消费者越多越好,成交额才会越大。

社区经济与商圈经济完全相反

它的标签是:买方为主、会员思维和物理边界

首先来看,买方为主,大规模生产、制造、推销、广告、市场垄断的时代过去了,消费升级的时代来临了,用户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和品质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可以认为典型的买方经济时代来了。

买方为主可以理解为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也就是用户需要什么我卖什么,产品多已经不能够成为吸引用户的条件了,而是,是否是用户想要的产品,因为商圈经济的场景是消费者到卖家的店里去消费,用户在到达商场的那一刻已经产生成本,如时间成本、路费等等,所以基本都会消费,要不然会感觉亏了。

但是在社区经济场景下就完全不一样了,在自己的小区、自己的家里购物,没有选择成本,无非是切换几个 APP 的事,用户购物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所以商场的那套广告、促销等手段已经无效,而且会让用户变得非常反感,用户需要的是实实在在为他好的服务,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用户的真实需求,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比如,对于家庭消费来讲,用户的底层需求就是又好又便宜,这个可能是社区经济企业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否则将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因为对于用户来讲,你只是一个选择而已,备选之一,没有选择成本。

会员思维,商圈经济需要的是人流量,流量越大生意越好,但是在社区经济场景下,没有流量,一个小区今天是 2000 户明天还是 2000 户,所以社区经济需要的是深度运营,可以理解为,社区经济没有流量只有会员,会员是深度经营的体现,因为通过会员可以和用户建立关系,社区场景下和用户做的不是一次性生意,而是深度服务,也就是充分挖掘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会涉及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也侧面印证了社区经济场景下平台是发展方向。

物理边界,这个非常好理解,小区都是有围墙的,也就是做的是小区内的生意,所以经营的人群是固定的,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小区的属性都不一样,所以对于社区经营者来讲需要根据不同的小区做不同的经营策略,比如,进驻一个小区,前提是通过调研的方式了解这个小区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主要的开销在哪些方面,把用户共性的需求集中起来,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

商圈经济和社区经济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经营的场景发生了变化,所以在社区经济场景下用传统商圈经济甚至是电商的打法都不可取,这也是我们看到了很多从电商和传统商业跳到社区来创业的企业大多都失败的原因。

社区经济的两大特征

社区经济的两大特征:集中度和相似性。

集中度是指在一定物理空间下用户人群的聚集度,从中国小区的建设来看,用户的聚集度是非常高的,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所以小区的人口密集度还是非常高的。集中度的另外一个层面是指区域化的集中度,也就是 10 小区集中在一个区域,要比 100 个小区散落在全国要值钱得多。相似性,是指人群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是否同频,而这个问题在老百姓买房子的时候就已经区分开了,通过价格和地理位置,将不同的人群进行归类,所以一个小区的用户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差异性不大。

所以相比商圈经济,社区经济的买方特征越来越明确,因此,有人说:社区场景下,可以用重构的方式将所有的生活项目重新再做一遍。

这两大特点是社区场景下独有的,也是在做社区经营的策略上需要思考的因素,社区经济是有明确经营用户的领域,所以其实不用去思考用户在哪里的问题,以靠广告促销的手段吸引用户不可取,烧钱的方式更不可取,而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创造价值,与用户建立长期的关系。

社区经济保持着热度的三大原因

用户的很多终极诉求没有被解决

每个家庭到每个人都有很多的需求,而很多需求恰恰是未被满足的,举个例子,为什么社区生鲜团购一下子火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上班族下了班还想去超市菜市场购物的,而是特别希望有一个人帮他去打理这些事情,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父母打理日常的生活,买菜做饭,而一个人生活的上班族,以外卖为主,或者是网上下单为主,逛超市并不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所以社区团购的团长就起到了协助上班族买菜买水果的作用,网上直接下单就好,然后家门口自提,或者送上门,非常方便。这个就是市场给我们的机会,并不是我们做得多优秀而是我们的定位是否准确。

买菜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很多上班族可能都不会挑菜,买菜成为了一个负担,想想就头痛的事情。还有价格也不知道便宜还是贵,哪个品种好,哪个品种不好,虽然有超市和生鲜店但是需要花精力,所以对于上班族来讲,需要有一个平台有一个人来为他服务,这个服务者在社区团购行业叫团长,有的社区服务平台叫管家,其核心价值就在于释放更多用户的时间以及解决不专业的问题。

社区

是一个高度集约化的场景

社区经济其实做的是城镇化的红利,中国是全世界居住密度最高的国家,常驻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已经超过 100个,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从交易的角度看,社区场景的经济效率是最高的,不但可以重构很多行业,而且可以产生非常多的新物种。所以也有很多人判断下一个商业奇迹一定会在社区里产生,至于是什么形态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定。

拼多多的出现给京东带来不小冲击,而社区团购的出现也给淘宝造成一定的威胁,因为社区经济场景下探索出来的模式,会让消费者既不出门也不上网了,因为近场化的服务,可能消费者在群里吼一声,交易就发生了。很多上网的工作被代理了,网上购物这件事情消费者不用花精力去管。

整个

生活服务领域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

中国的家庭可以说才刚刚开始走向品质生活,才开始享受生活,虽然现在中国物资充足,甚至是过剩,要什么有什么,但是消费者面临的问题是不懂,并不能识别好与坏。社区经济包含的东西太多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不可能什么都能搞懂,比如,清洗油烟机,清洗到什么程度是干净,清洗空调,要清洗哪些位置,深度保洁和普通保洁的区别在哪里。所以说需求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一个 1000 户的小区,洗空调、洗油烟机、做保洁的需求很多,另一方各种服务公司也很多,也想进社区,所以这个时候很多企业在搭平台,做信息对接,但为什么成功对接的很少,因为简单的信息对接都是为了卖货,而消费者无法辨别各家的区别。平台推广得越猛,消费者越排斥,所以就逼着消费者马桶盖出去买了、奶粉出去买了,因为商家把功夫都花在了营销和广告上了,没有放在研发和制造上。为什么不放在研发上,因为消费者不懂啊,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司营销人员最吃香,最受尊重,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讲,消费的是营销吗?喝酒,喝的是包装吗?是广告吗?是代言人吗?但是产品没有包装、广告、代言人卖不掉,因为消费者不懂,所以消费者缺的是帮手,这也是巨大的分散市场带来的机会。

举个例子,为什么网易推了严选两个字,本来网易和电商没啥关系,但是推了网易严选几个字就完全不一样了,给消费者的感觉是帮他做过筛选,都是好货,严选的价值就是帮我把关、帮我挑选。

还有小红书这两年非常的火,属于内容电商,原因在于宝妈们不知道买什么、怎么选,所以出来个明星同款,有人帮我选了,或者是有人帮我推荐了,不用想直接买就行了。所以这背后的需求是我们自己很难做决策,我需要人来帮我,消费者并不是缺买不到的地方,也不是缺买货的渠道,而是需要帮自己做购买决策的帮手,因为太多选择了、太分散了。所以根据以上提到的几点,建议大家做严选的平台,围绕 C 端的服务平台,不要做简单的信息对接。

社区

经济三大发展机会定位的机会

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在成为新旧经济的分水岭。所谓的新经济是以人为本,即是否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早些年提到的 C2B的模式,就是新经济的一种形式,而在社区场景下,用户将成为经营的核心而不是产品。旧经济可以理解为卖货,以产品为出发点,

举个例子

我们经常会看到买一赠一的商品促销活动,比如牛奶买一送一,本来一个人一天喝一盒牛奶就可以了,为了不让牛奶过期,变成了一天喝两盒,可能就会导致把肚子喝坏了。

商家自认为便宜把货卖给了消费者,但是以人为本了吗,显然没有,但是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品质有要求,你再做这种促销可能就没有用了。但是如果你告诉消费者每天喝一盒牛奶就够了,然后价格还便宜,我想消费者肯定会选择这种消费方式。所以很多企业还在研究营销,这种做法会越来越少,或者价值会越来越低。所以在社区场景下,从用户出发的定位必然赢得非常大的先机和优势,因为用户有三大烦恼,时间不够用、家务事矛盾、生活方式病,哪一个都是巨大的蓝海市场,都有待被解决,商家的机会来源于给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行业会被重构,比如消费供应链重构为采购链、企业价值链演变为平台型共生链或生态链等等。目前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在做供应链,搞研发,搞生产,然后招商,省代理,市代理,区代理,然后到门店还要搞营销广告等等,整个链条下来非常繁琐。

模式

的机会

社区场景下,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着众多的细分产业和无数的供应商,在商业模式的分类上可以简单归纳为综合平台型和垂直型两大类,每一类都可以演变出无数的新模式、新企业。从成长角度看,每一种商业模式或者盈利模式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但是创新是根本。

举个例子,拼多多能够快速崛起,这么短的时间内上市,是因为它的模式厉害。拼多多建立的是采购链,所以企业价值链演变为平台型共生链或生态链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行为,是可以做的事情。

其实拼团并不是拼多多的首创,在很早之前有很多大的电商平台都尝试过“几人成团”的功能,但为什么没有做大,原因还是理念不对、出发点不对,还是想着多卖货,拼多多有一个非常成功的玩法,就是帮我砍价,带有一定的娱乐性质,而重要的是在砍价的过程中,无意间的就将产品进行了推广,可能帮你砍价的那个人也会下单,同时价格确实能够降下来,因为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将订单集中起来。

低价格谁都想要,也是用户的第一诉求,但是真正的低价不能去靠损坏以下三个方面来获取,第一不能损耗产品品质,第二不能损耗供应商利益,第三经营的企业本身要有钱赚,如果能做到,才是长久可持续的低价,否则所谓的低价都是靠压榨供应商换取来的。真正的低价一定是来源于两点:一是生产成本的降低,二是流通效率的提升。

生产成本的降低一定是按销定产,这样使得原材料不浪费、生产设备不浪费、人工不浪费,流通成本几乎不存在了,因为是先有订单,产品直达用户,所以流通效率极高,低价就是这么来的。在社区场景下,生产成本的降低和流通效率的提升一定是在模式创新上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品牌

的机会

品牌的价值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是品质的象征,是可以议价的,一个好的企业沉淀下来的就是品牌。在社区场景中显少有品牌的企业的出现,就拿家政、维修来说由于市场过于分散,而且社区经济的区域性非常明显,如今垂直企业大部分以本地企业为主,还没有上升到全国发展,所以可能在本地有些品牌,但是放眼到全国就没有任何的品牌性可言了。所以随着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在垂直企业还是综合性服务平台,一定会出现具有品牌性的企业,而且不止一家,区域性的品牌企业和全国性的品牌企业都会出现。

无论是产品还是企业,社区领域各行各业的发展正在进入以品质为基础的品牌竞争阶段,相比较从零开始的创新企业,拥有品牌资源和运营能力的企业当然拥有更多的机会,竞争力也会更强。■

编辑/排版:香珠

专业编辑出版《住宅与房地产》杂志以及旗下网络新媒体;把握房地产、住房保障、物业管理、社区经济脉搏,专注行业价值与未来,坚持人文理念与专业精神,始终为行业提供理论、实操、人文资讯服务。从事理论研究、专业出版、广告宣传、活动策划、战略与商业模式咨询业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