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不列颠游走记(第六天)

 韭花小筑 2017-07-11

又是一早起床长驱320公里……往苏格兰的爱丁堡而去。
提起“苏格兰”,也就要说说“英国”是由四个组成部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前三个部分皆地处“大不列颠岛”,而北爱尔兰独处“爱尔兰岛”。全英国只涉及两个岛,其它不少小得连地图上都找不到的“离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为什么不少人习惯称之为:“英伦三岛”呢?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发觉其实这是一个早在民国前就已经流行的一种非正式“误称”,无论有人如何自圆其说,在官方的正式文件或者称呼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英伦三岛”的说法,因此现在再有人把英国称之为“英伦三岛”是极其荒谬的。
而同处大不列颠岛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一直是三个独立的国家。尤其是英格兰和苏格兰,近千年来在反抗外来侵略者的过程中,英格兰和苏格兰分分合合,既摩擦争斗不息,又在皇族中不断联姻通婚……终于,在十八世纪初正式合并为一个国家。而那时候,英格兰的资本主义制度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给苏格兰的社会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但是,这两个部分的人,深层次的隔阂一直解决不了。以至于造成了2014年苏格兰举世惊叹的“独立公投”,虽然结果以55%的反对票而使独立流产。但是其过程却是发人深省的……
而今天我们要去的就是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其全城整体都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因此,我们一下车就看到一座中世纪的古城堡赫然出现在眼前——

公元六世纪初建造于一座死火山之颠的爱丁堡城堡,是苏格兰民族的精神象征,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爱丁堡市区——

古堡前宽敞的广场,是每年进行世界著名的爱丁堡音乐艺术节的地方——

我们站在广场上环顾四周:各种纪念碑和人物塑像应有尽有——

我们顺着向下的坡道,沿着古城充满历史沧桑感的“皇家一英里大街”一路行来——

下面就是著名的“圣杰尔斯大教堂”,让我们逐步接近——

爱丁堡市议会大厦——

今天是周六,怪不得街道上到处都是涌动的人潮——

店家的门前不少都飘扬着苏格兰的旗帜——

大大小小的教堂——

一英里差不多等于1.6公里,走到这条老街的尽头,就是英国皇家的另一处行宫:荷里路得宫——

要买门票才能够参观,我们来不及了,只能用手机伸进大铁门远远地照相留念——

荷里路得宫的马路对面,那幢现代感极强的建筑为“苏格兰议会大厦”——

大厦前方的石头小船,象征着远古苏格兰人的航海经历——

大厦墙面上,布满了镌刻着古老的诗句和格言的装饰石料——

这里也有双层巴士的公交站——

一路往回走,继续品味着老城区中世纪的氛围——

这是一家开设于1820年的商店——

一路上历经数百年沧桑锈迹斑斑的铜像也随处可见——

悦耳的风笛声在街头悠然响起……一个穿着苏格兰民族服装的老者,正在旁若无人地吹奏“苏格兰风笛”。真想不到“苏格兰风笛”有如此嘹亮的声音和如此丰满的和声——

和英格兰一样,到处是醒目的红色邮筒——

上面标明的开启时间分别是:上午6:30,下午12:30——

午餐后,我们往新城区游览,市中心的“王子大街”和平行的“乔治大街”,街面上充斥着苏格兰威士忌醇厚的酒香和巧克力甜腻腻的奶香,到处是恢弘大气的古典建筑——

其实,所谓“新城区”是相对于“老城区”而言的,其建成于十八世纪中叶英国最强盛时期。二战期间,德军主要的空袭对象是伦敦、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等地,对于地处北方而历史上与英格兰有重重“过节”的爱丁堡,德军根本就没有来轰炸。于是,当现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在现代人的眼中:那新建于十八世纪的城市,也成为了充满历史感的老城区——

街头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正在娴熟地拉着“帕格尼尼”快弓练习曲——

街头伫立的是乔治皇帝的铜像,数百年来他一直站在那高高的基座上,注视着他的子民们——

街头也到处涌动着摩肩接踵的人流——

教堂门口也要排队,莫非是等着“做礼拜”?

非常遗憾的是上午还是明晃晃的大太阳,下午竟然不给力了。天气变得阴沉沉的,影响了手机拍照的表现力!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我们触摸历史、感觉古城的兴趣——

当我顺着这历经千年而光滑无比的台阶,从新城区或哥德式,或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大厦之间穿行到古城区的一路上,我一直在感怀:。这才是我梦中的英国呢~

(待续)


回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