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20年代旅法的中国学生中,他算得上最特别的一个。不像同时期留洋学生日后成名的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他生前籍籍无名,把一生封闭在黑暗的小屋中,把灵魂献给了笔下的动物、花与美女。 他不过正午不起身,不近天亮不上床,直到上灯的时候,才在他那艳丽的垃圾窝里开始创作。满屋杂乱的画材,墙壁的疙瘩与霉块,除了床和破沙发,屋里没有其他东西。 每有朋友前来,他都会亲切温暖地招呼:“你坐坐吧,给你一个垫子!”不过可千万别看低,那破沙发,这上面落座过至少二百位当得起美字的女人! 绝大多数留学生学成后归国,他选择留在巴黎,他说:“巴黎有一个好处,它就是不势力。你看像我这样子,头发像刺猬,八九天不刮的破胡子,半年不收拾的脏衣服,鞋带扣不上的皮鞋,在中国,谁不叫我叫花子,可在巴黎,我随便问一个衣服顶漂亮,脖子搽得顶香的姑娘跳舞,十回就有九回成!” 就这样这张破沙发上至少有200位当得起美字的女人落座过。 不过好景不长,由于家庭的变故,原本生活无忧的他瞬间一贫如洗。为了维持生计,他不断的被经纪人、画商逼迫卖画,傲慢的态度让他无法容忍。因此他和他们跟约法三章: 先付钱; 画的时候不准看; 画完拿了就走,不许提意见。 这般的清高,最终让他的经纪人抛弃了他。在巴黎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他也因此变得异常孤单,1966年他拨通了好友达昂的电话:“我开始画一张画。”达昂:“是什么样的画?”,“您将会看到!”达昂:“那要等到几时?”,“再过几天之后。。。我先画,然后再简化它。。。再简化它。。。” 画完没多久,1966年8月12号的凌晨,当他在工作室中被发现的时候,却因煤气泄漏已经死去,就这样结束了他默默无闻、不被赏识的一生。 直到80年代之后,欧洲才意识到其画作的巨大价值,或许是心中过意不去,几个因为他暴富的画商在几经周折后,终于在巴黎的贫民墓地里,找到了他的墓地,他墓碑上不着一字。 他就是这幅天价油画的创作者——常玉 1930年作 碎花毯上的粉红裸女 油彩 木板 拍卖日期:2016-10-03 保利香港 成交价: 59,000,000 HKD 对天才的接纳,总是姗姗来迟。 欢迎关注:差点 差点就成了艺术家 |
|
来自: 柳星星h02xgxmd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