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尽量跟孩子一起看电视,或者作为助威者一起参与玩游戏。
参与和陪伴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提一下好奇的问题,进行一些平等的对话,但是不要居高临下地讲解或者教他。假如不能全程参与,那么在结束前几分钟参与进来也行。
总之如果父母能够真心地、平等地参与,孩子就会把我们看作“自己人”,结束时的对抗也会少很多。如果我们对孩子看什么、玩什么完全不关心,只是到了结束的时候跳出来关电视、关电脑,那这个角色肯定不受孩子欢迎。
参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孩子沉迷于游戏。
很多孩子沉迷游戏并不完全是因为游戏好玩,而是孩子找不到跟外部进行沟通的渠道。因此,即便孩子非常着迷一个游戏,但是只要他能够经常跟我们谈论这个游戏,那么我们多半不必担心他会沉迷。
第三:在时间充裕的时候,请适当允许孩子“讨价还价”,甚至“说话不算数”。
这个建议可能跟咱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有些矛盾,大家难免会有困惑甚至质疑。
关于这个问题,在之后讨论规则和社交的时候,咱们会进一步探讨,这里只跟大家分享一个结论,就是——
在家里、在父母面前能够“讨价还价、得寸进尺”的孩子,在外面、在外人面前更会把握分寸,并且在真正需要合作时更能主动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