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质检测(一)

 新用户5488A7GH 2020-08-30

水质检测是鱼病防治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好多养殖户自已就备有简易的水质分析盒,或是电子比色器,有的还有更加精清密和准确的仪器,但这些检测后的指标怎么解读,对用药有什么指导意议,却是各有各的理解。

首先,在水质检测中最应该检测的是溶氧,而且检测溶氧时,重点应该检测两个水层的溶氧,分别是中层水和底层水。但在实际生产运用中,养殖户和许多搞鱼病服务人员都没有把溶氧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检测。这一点可以从销售水质分盒的厂家得到印证,卖得最多的是氮氮、亚硝酸盐、PH值,测溶氧的反而卖得不好。

溶氧检测的重要性有哪些呢?一、不同水层的溶氧是否一致,可以发现有没有水温分层,为用药安全提供保障,提前打破水温分层,防止泛塘死鱼。如一些水很深的坑塘或是水库,长时间形成水温分层后,  一旦发生水体对流,即使在冬天依然发生大量死鱼。就 这种现象,《当代水产》第三期,我写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这种情况。二、同一位置不同时间段检测溶氧的高低,以及不同位置同一时间段内溶氧的差异,体现了藻类产氧与生物、化学耗氧之间的关系。为改底、调水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如料台周围下午溶氧不够,说明投料过多,或是残饵有机质过多,有益微生物缺乏。此时要做的就是针对底层改底,常用的如解毒底加氧,全效底改片等,同时还可以在料台周围轮流使用芽孢杆菌原粉和复合乳酸菌,复合乳酸菌不耗氧,天亮就可以泼,甚至可以天天泼。同时注意颗粒饲料里的粉料含量,减少投喂量,或是改用浮料。在饲料里添加促进消化吸收的复合乳酸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