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中中蜂、华南中蜂

 乡村守望 2017-07-11


华中中蜂的中心分布区为长江中下游流域,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以及浙江西部、江苏南部,此外,贵州东部、广东北部、广西北部、重庆东部、四川东北部也有分布。       

2.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华中中蜂产区位于北纬24°~34°、东经108°~119°,即秦岭以南、大庾岭以北、武夷山以西、大巴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广大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丘陵、山地占总面积65%以上。最高峰为西北部神农架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m。

分布区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富足、冬寒期短、无霜期长的明显的南北过渡性气候特征。通常春季阴晴不定,夏季湿热,秋高气爽,冬季干寒,春夏之交有梅雨,冬季常受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南下的干冷气团控制,带来雨雪冰霜天气。年平均气温14~18℃;1月最冷,平均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17℃;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42℃。无霜期北部的安徽和湖北为200~230天,其他地区为230~310天。年降水量北部的湖北和安徽约800~1600mm,南部的湖南、江西约1200~2600mm。

分布区内蜜源植物十分丰富,有130多种。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紫云英、柑橘、刺槐、芝麻、棉花,还有分布于丘陵和山区的乌桕、荆条、柃等野生蜜源植物(图1、图2)。

品种来源与变化


1.品种形成
华中中蜂是其分布区内的自然蜂种,是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丘陵、山区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


元代王祯在安徽旌德县和江西永丰县任县尹时(1295—1300),所著的农书中记载:“割蜜者,以薄荷叶细嚼涂于手面,自不螫人”,“人以竿高悬,笠帽召之,三面扬土阻其出路,蜂自避入笠中,收入,将笠装于布袋悬空处,至晚移于桶内。”这表明,700多年前的元代,当地人已经掌握了蜜蜂饲养技术,其收蜜和收捕蜜蜂的方法,仍沿用至今。


明朝万历6年(1578)成书的《本草纲目》记载,北宋时安徽宣州和毫州已有家养土蜂,并分别出产黄连蜜和桂花蜜。

明代江西奉新人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一书,在第六卷第六节《蜂蜜篇》中,记述了蜜蜂、蜂蜜和养蜂技术,这表明当时当地的养蜂技术已有较高水平,并已进行商业化生产。

20世纪80年代,中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蜂资源考察。杨冠煌等根据考察结果将该分布区内的中蜂定名为湖南型(也有人将其称为沅陵型),匡邦郁、龚一飞等也认同上述地区分布的中蜂为一个生态型,匡邦郁还认为该生态型的分布区主要在华中,故将其定名为华中型。  

  
2.群体规模与变化情况
群体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华中中蜂约有50万群,其中湖南省15万群、湖北省13万~15万群、江西省14万群。


发展变化    在华中中蜂分布区内,自20世纪以来,由于西方蜜蜂的引进,中蜂数量一直在下降。受到种间竞争的威胁和生态资源减少的影响,其栖息地日益缩小,蜂群数量急剧减少。以安徽省的中蜂饲养量为例,1949年为4.8万群,1959年为8.1万群,1983年为8.8万群,2002年为6.5万群,2006年只有4.3万群(多为华南中蜂,很少是华中中蜂),且已退缩到大别山区一带(图3),江淮丘陵和淮北平原已很难见到华中中蜂的踪迹。

由于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危害及西方蜜蜂大量引入饲养等原因,华中中蜂的数量正在日益减少,已处于濒危一维持状态,应着手加以保护。  


品种特征和性能


1.形态特征

华中中蜂蜂王一般呈黑灰色,少数呈棕红色(图4)。雄蜂呈黑色(图5)。工蜂多呈黑色,腹节背板有明显的黄环(图6)。部分地区华中中蜂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2.生物学特性
活框饲养的华中中蜂,其群势在主要流蜜期到来时可达到6~8框蜂,越冬期群势可维持3~4框蜂(图7)。自然分蜂期为5月末至6月初,一群可以分出2~3群,分蜂时间多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遇到敌害侵袭或人为干扰时,常弃巢而逃,另筑新巢。育虫节律陡,早春进入繁殖期较早。早春2~3框蜂的群势,到主要流蜜期可发展为6~8框蜂的群势。飞行敏捷,采集勤奋,在低温阴雨天气仍出巢采集,能利用零星蜜源。抗寒性能强,树洞、石洞里的野生蜂群,在-20℃的环境里仍能自然越冬;传统饲养在木桶中的蜂群,放在院内或野外即可越冬;越冬蜂死亡率8%~15%。冬季气温在0℃以上时,工蜂便可以飞出巢外在空中排泄。抗巢虫能力较差,易受巢虫危害。温驯,易于管理。盗性中等,防盗能力较差。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该病在中蜂分布区流行已有3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在流行,威胁着中蜂的生存,给中蜂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3.生产性能
蜂产品产量    华中中蜂通常只生产蜂蜜,不生产蜂王浆、蜂胶,很少生产蜂花粉。传统饲养的蜂群年均群产蜂蜜5~20kg,活框饲养的蜂群年均群产蜂蜜20~40kg。

蜂产品质量    华中中蜂蜂蜜浓度较高,含水量19%以下,味清纯。


饲养管理


华中中蜂饲养方式有定地饲养(图8)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少数进行转地饲养。

多数蜂群采用活框饲养,有些地区仍沿用传统方式饲养(图9)。有些地方,如鄂西北神农架林区,养蜂人对传统的饲养方式进行了改良,在蜂桶中部垂直加两根小方木,用以加固巢脾,创造了每年可以多次取蜜而又不伤害子脾的方法。   

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华中中蜂保种场,神农架林区已建立了华中中蜂保护区(图10)。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吉林养蜂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等单位对华中中蜂的遗传资源进行了调查和样本采集,并进行了分子遗传学研究和形态测定


品种评价
华中中蜂对长江中下游流域丘陵、山区的生态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目前,华中中蜂的数量正在日益减少,应着手加以保护。神农架林区可以多次取蜜而又不伤害子脾的饲养方法,可在采用传统饲养方式的地区推广。



华南中蜂

基本情况


1.中心产区及分布
中心产区在华南,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台湾等省、自治区的沿海山区,以及安徽南部、云南东部等山区。 

2.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华南中蜂产区位于云贵高原以东、大庾岭和武夷山脉之南,北回归线横贯中心分布区的大部分地区。属东亚季风区,由北往南分别为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1~24℃,由南向北递减,其中广东为19~24℃,广西为16.5~23.1℃,浙江的主分布地(丽水等地)为11.5~18.3℃;7月份平均气温,南部地区(广东、广西)为28~29℃,北部地区(浙江丽水等地)为28℃;1月份平均气温,南部地区为16~19℃,北部地区为3~8℃。无霜期长,南部地区达350天以上,北部地区为245~296天。年降水量1400mm以上。夏秋季节有台风影响。

华南中蜂主要繁衍生息于海拔800m以下的丘陵和山区,其繁衍生息区内的蜜源植物有100多种,主要蜜源植物有荔枝(图1)、龙眼、山乌桕、桉树、柃属植物、枇杷(图2)、鸭脚木等。由于夏季缺乏蜜源,蜂群进入度夏期即停止繁殖,群势衰退,约持续1~2个月。

台湾产区属热带与亚热带交界处,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2500mm。植物资源丰富,一年四季花开不断。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柑橘、鬼针草、荔枝、龙眼、益母草、乌桕及瓜类、菜花类等,主要粉源植物有茶花和盐肤木等,花期从1月到12月连续不断。

华南中蜂在台湾省各地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1500m地区。  

品种来源与变化


1.品种形成
华南中蜂是其分布区内的自然蜂种,是在华南地区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
 

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1037—1101),被贬到广东惠州时,看了养蜂人用艾草烟熏驱赶收捕分蜂群的情景后,写下了《收蜜蜂》一诗。当时,养蜂者用竹笼、树筒和木桶等传统饲养方法饲养蜜蜂,产量很低,蜂群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直到20世纪初,西方蜜蜂引进前,华南中蜂都是分布区内饲养的主要蜂种。20世纪中叶,广东省开始将活框饲养技术应用于当地自然蜂种的饲养,养蜂业得到迅猛发展。

据蓝国贤报道,台湾早在清康熙年间即已饲养东方蜜蜂。当时的农民从树洞、山壁岩洞中收捕野生蜂,用传统方法饲养。其时,有吕、赖、林三姓家族由大陆移居台湾嘉义县的关子岭地区,带去了养蜂技术,由此推算,台湾饲养中华蜜蜂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2.群体规模与变化情况
群体规模    广东、广西、福建是华南中蜂中心分布地,饲养量较大。据2006年统计,华南中蜂饲养量广东有43万群(占该省蜂群饲养量的93%以上),加上浙江、安徽等分布区的饲养量,共有华南中蜂约70万群。

发展变化    采用活框饲养技术后,华南中蜂的数量曾迅速增加,但到了20世纪末,除广东省的数量有所增长外(表1),其他各省的数量都在逐渐减少。

由于中蜂生产性能不及西方蜜蜂,加上囊状幼虫病的危害,致使很多养蜂者选择饲养西方蜜蜂,从而造成广东以外很多地方中蜂数量锐减,有的地方只有在山区尚有少量中蜂存在。


西方蜜蜂对广东的气候、蜜源条件适应性差,无法定地饲养,只有长途转地饲养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广东省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的增加,广东养蜂者多不愿离开家乡进行长途转地,加之广东人喜欢“土蜂蜜”,其售价高于西蜂蜜,因此大多数养蜂者选择饲养中蜂,从而使华南中蜂数量在广东呈现上升趋势。

在中心分布区,华南中蜂分蜂性增强,维持群势能力降低,加之蜜源植物减少、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危害,导致生产性能下降。

截至2006年,华南中蜂仍有70万群以上,无濒危危险。

品种特征和性能


1.形态特征

蜂王基本呈黑灰色,腹节有灰黄色环带(图3);雄蜂呈黑色(图4);工蜂为黄黑相间(图5)。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2。   

2.生物学特性
华南中蜂繁殖高峰期平均日产卵量为500~700粒,最高日产量为1200粒(图6)。

育虫节律较陡,受气候、蜜源等外界条件影响较明显。春季繁殖较快,夏季繁殖缓慢,秋季有些地方停止产卵,冬季繁殖中等。


维持群势能力较弱,一般群势为3~4框蜂,最大群势达8框蜂左右。分蜂性较强,通常一年分蜂2~3次;分蜂时,群势多为3~5框蜂,有的群势2框蜂即进行分蜂。蜂群经过度夏期后,群势下降40%~45%。

华南中蜂温驯性中等,受外界刺激时反应较强烈,易螫人。盗性较强,食物缺乏时易发生互盗。防卫性能中等。易飞逃。

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病害流行时发病率高达85%以上。对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消毒、选育抗病蜂种、幽闭蜂王迫使其停止产卵而断子等措施进行防治。 

3.生产性能
蜂产品产量   华南中蜂的产品只有蜂蜜和少量蜂蜡。年均群产蜜量因饲养方式不同差异很大。定地饲养年均群产蜂蜜10~18kg,转地饲养年均群产蜂蜜15~30kg。可生产少量蜂蜡(年均群产不足0.5kg),一般多自用加工巢础。

蜂产品质量   华南中蜂生产的蜂蜜浓度较低,成熟蜜含水量23%~27%,淀粉酶值2~6,蜂蜜颜色较浅,味香醇。

饲养管理


华南中蜂中心分布区的放养方式有两种,75%~80%的蜂群为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20%~ 25%的蜂群为定地饲养。大多数蜂群采用活框饲养,少数蜂群采用传统方式饲养(图7、图8)。 

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目前尚未建立华南中蜂保种场或保护区。由于华南中蜂对华南地区山区的适应性很强,饲养华南中蜂已成为山区很多农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对山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图9)。
品种评价


华南中蜂嗅觉灵敏,能利用零星蜜源,消耗饲料少,抗囊状幼虫病和巢虫的能力高于其他类型的中华蜜蜂,其缺点为分蜂性强、盗性强。饲养华南中蜂,对山区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