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讯

 火蓝的梦 2017-07-11

国家为了唤醒农村土地这项沉睡资产,释放出更多的土地红利,这几年对农村土地进行了多项措施改革与调控,其中不乏三权分置、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但是,土地改革并非“一改万利”,这几点弊端农民要注意,才能够更加灵活的利用土地创造收益!

稻田

农民能够通过土地流转、出租等方式将农用土地入市,通过土地获得更多的收入;同时农民还能够通过土地抵押获得贷款,用于到创业活动中来;除此之外,在土地确权之后即使农民将户口迁入到城市依然能够保留至少15年的土地承包权与使用权。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农村土地改革也并不是“一改万利”。土地改革之后,这几点弊端农民一定要注意!

1、农村土地会逐渐集中到少数人手里

农村土地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因此农民现在手上闲散的土地会随着土改的深入而逐步被集中到一起,连成一片,规模化的土地就形成了。而这些土地也不再属于各个农民,而是属于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少数人群。

2、更多的农业扶持资金也逐渐向少数人靠拢

国家为了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是政策上,还是财政方面都是不遗余力的支持。不过农业扶持资金,顾名思义,只有发展农业生产的农业从业者才能获得这些钱,而土地又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料,因此土地的流向也就决定了农业扶持资金的流向,当土地集中在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少数人群手中的时候,资金也会流向这里!

3、农村宅基地申请更加难

农村土地改革之后,国家对于农村的土地爷将会严格控制;再加上随着新农村规划的开展,很多农民都难以申请到宅基地,尤其现在大部分的农村地区预留的机动地面积很少,甚至在一些农村没有空闲的宅基地,从而导致无地可批的局面。

农村土地改革有利有弊,总体来说利大于弊。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们在处置自家土地的时候,一定要掂量清楚其中利害关系再做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