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泄泻

 杰瑞va4azycp6e 2017-07-11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为特征。在辨证时,首先应区别寒、热、虚、实。一般而言,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热证;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但病变过程较为复杂,往往出现虚实兼挟,寒热互见,故而辨证时,应全面分析。在治法上,《医宗必读》提出治泻有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在治法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泄泻证型虽多,但各有特点。外感泄泻,多挟表证,当辨其寒湿与湿热而分别论治。食滞肠胃之泄泻,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脾之泄泻,以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为特点;脾胃虚弱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黄肢倦为特点;肾阳虚衰之泄泻,多在黎明之前,以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疫软为特点。

各型泄泻,有单一出现者,有合并出现者,亦有互相传化者。所以各种治法,应随证灵活选用,一般而论,外邪侵袭,或饮食所伤,多属实证,治以祛邪为主。若风寒外束宜疏解,暑热宜清化,伤食宜消导,湿盛则应分利。泄泻日久,或反复发作,耗伤正气,多属虚证,治以扶正为主。脾肾阳虚温补中气下陷宜升提,七情不和宜疏理久泄不止宜固涩,泄泻初起,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固闭邪气;久泻不止,不可分利太过,以免重伤阴液。此外,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饮食,避免生冷,禁食荤腥油腻等物。

10.1 感受外邪

10.1.1 寒湿(风寒)/寒湿困脾

泄泻·寒湿证(diarrhea with cold-damp syndrome[1])又称寒湿泄泻,是指感受寒湿,以泄泻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7]

10.1.1.1 症状

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并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痠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4]

10.1.1.2 证候分析

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肠胃,或过食生冷,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饮食不化,传导失司,故大便清稀。寒湿内盛,肠胃气机受阻,则腹痛肠鸣。寒湿困脾,则脘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痰痛,是风寒外束之征。苔白腻,脉濡缓,为寒湿内盛之象。[4]

10.1.1.3 治法

解表散寒,芳香化湿[4]

10.1.1.4 治疗寒湿(风寒)型泄泻的方药

藿香正气散[备注]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紫苏白芷桔梗白术厚朴半夏曲大腹皮茯苓橘皮甘草大枣为主方。方中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湿,是为主药;白术、茯苓健脾除湿;陈皮、厚朴、大腹皮理气消满,疏利气机;紫苏、白芷解表散寒;半夏醒脾燥湿。本方既能疏风散寒,又能化湿除满,健脾宽中,调理脾胃,使湿浊内化,风寒外解,脾胃功能得到恢复,而泄泻自止。若感受暑湿,或饮食不慎,引起泄泻,可用纯阳正气丸,服用简便,疗效较好。[4]

表邪较重,可加荆芥防风以增疏风散寒的能力。如湿邪偏重,证见胸闷腹胀尿少,肢体倦怠,苔白腻者,可用胃苓汤[备注]胃苓汤(《丹溪心法》):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桂枝、白术、泽泻、茯苓、猪苓以健脾燥湿,淡渗分利。[4]

10.1.1.5 寒湿(风寒)型泄泻的针灸治疗
10.1.1.5.1 方一

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6]。寒湿者加中脘气海

10.1.1.5.2 方二

[5]

治法:疏风散寒,和中化湿。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合谷、中脘、天枢、上巨虚。

随证配穴:腹痛甚者,加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加灸。

方义:合谷疏风散寒。中脘为胃募腑会,天枢为大肠募,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三穴相配,可疏调胃肠气机,升清降浊。

10.1.1.6 寒湿(风寒)型泄泻的艾灸治疗

[26]

选穴:大肠俞、神阙、上巨虚、大横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的艾炷,每穴5~7壮,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灸至泄泻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3次。

10.1.1.7 寒湿(风寒)型泄泻的推拿疗法

[27]

选穴: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用沉着缓慢的一指禅推法由中脘开始缓慢向下移至气海、关元,往返操作5~6遍。用掌摩法逆时针摩腹,时间大约8分钟。患者俯卧位,用左右结构?法沿脊柱两旁从脾俞到大肠俞治疗,每穴约1分钟。轻柔地按揉气海、关元、足三里穴,每穴约2分钟,在气海穴治疗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10.1.2 湿热/暑湿/肠腑湿热/湿热蕴结

泄泻·湿热蕴结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1])又称湿热泄泻,是指感受湿热,以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7]

泄泻·暑湿证(diarrhea with summerheat-damp syndrome[1])又称暑湿泄泻,是指盛夏感受暑湿,以腹痛泄泻,泻下如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发热心烦,胸闷脘痞,泛恶纳呆,汗出面垢,口渴尿赤,舌红,苔黄厚腻,脉濡数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7]

10.1.2.1 症状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4]

10.1.2.2 证候分析

湿热之邪,或夏令暑湿伤及肠胃,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肠中有热,故泻下急迫。湿热互结,则泻而不爽。湿热下注,故肛门灼热,粪便色黄褐而臭,小便短黄。烦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均为湿热内盛之征。[4]

10.1.2.3 治法

清热利湿[4]

10.1.2.4 湿热(暑湿)型泄泻的方药治疗

葛根芩连汤[备注]葛根芩连汤(《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加味。方中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葛根解肌清热,升清止泻。可加银花助其清热之力;茯苓、木通、车前子增强利湿之效,使其湿热分消,则泄泻可止。[4]

若湿邪偏重,证见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可合平胃散[备注]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苍术、厚朴、橘皮、甘草、生姜、大枣燥湿宽中。挟食滞者宜加神曲麦芽山楂消食化滞。夏季盛暑之时,发生泄泻,证见泄泻如水,自汗面垢,烦渴尿赤,可加藿香、香薷扁豆衣荷叶等药,以清暑化湿。[4]

10.1.2.5 湿热(暑湿)型泄泻的针灸治疗
10.1.2.5.1 方一

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6]。湿热者加曲池内庭[6]

10.1.2.5.2 方二

治则:除湿导滞,疏调肠胃

选穴:天枢 阴陵泉 上巨虚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传导功能;阴陵泉乃脾经合穴,疏调脾气,健脾利湿;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通调胃肠气机,运化湿滞。

随证配穴:热甚—内庭。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10.1.2.5.3 方三

[5]

治法:清热利湿,调和肠胃。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合谷、内庭、中脘、天枢、足三里、金津、玉液委中

随证配穴:腹痛发热甚者,加曲池、大椎。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金津、玉液、委中刺络出血

方义:中脘、天枢、足三里调和胃肠气机,升清降浊。合谷、内庭清泻胃肠湿热。金津、玉液、委中刺络出血,使热随血去。

10.1.2.6 湿热(暑湿)型泄泻的艾灸治疗

[26]

选穴:天枢、阴陵泉、合谷、下巨虚

灸法:艾条回旋灸,每穴10~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灸至泄泻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3次。

10.1.2.7 湿热(暑湿)型泄泻的推拿疗法

[27]

选穴:大肠俞、长强、脾俞、胃俞、天枢。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用左右结构:?法沿脊柱两旁的膀胱经从脾俞到大肠俞治疗,每穴约1分钟,后再在每穴上施以点按法,每穴操作1分钟,以酸胀感为度。在胃肠部施用摩法,摩法以逆时针方向进行。

10.2 食滞肠胃

泄泻·伤食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improper diet[1])又称伤食泄泻,是指饮食受伤,以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7]

泄泻·伤酒证(diarrhea with alcoholism syndrome[1])又称伤酒泄泻,是指饮酒过度,损伤脾胃,以晨起即泄,泄下黄沫,小便赤,脉洪数或弦数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7]

10.2.1.1 症状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4]

10.2.1.2 证候分析

饮食不节,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故腹痛肠鸣,脘腹痞满。宿食不化,则浊气上逆,故嗳腐酸臭。宿食下注,则泻下臭如败卵。泻后腐浊外泄,故腹痛减轻。舌苔厚腻,脉滑,是为宿食内停之象。[4]

10.2.1.3 治法

消食导滞[4]

10.2.1.4 治疗食滞肠胃型泄泻的方药

保和丸[备注]保和丸(《丹溪心法》):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为主方。本方消食导滞为主,并能和胃除湿。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消导食滞,宽中除满为主药;佐以陈皮、半夏、茯苓和胃祛湿;连翘以消食滞之郁热。若食滞较重化热,脘腹胀满,泻而不爽者,可因势利导,采用“通因通用”之法,用枳实导滞丸[备注]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大黄枳实、黄芩、黄连、神曲、白术、茯苓、泽泻以消导积滞,清利湿热。[4]

10.2.1.5 食滞肠胃型泄泻的针灸治疗
10.2.1.5.1 方一

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6]。饮食所伤者加建里、足三里[6]

10.2.1.5.2 方二

治则:除湿导滞,疏调肠胃

选穴:天枢 阴陵泉 上巨虚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传导功能;阴陵泉乃脾经合穴,疏调脾气,健脾利湿;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通调胃肠气机,运化湿滞。

随证配穴:食滞—中脘。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10.2.1.5.3 方三

[5]

治法:消食导滞,调和肠胃。

选穴:以俞、募穴为主。取中脘、章门、胃俞、脾俞、足三里、下脘璇玑里内庭穴。

随证配穴:伴呕吐者,加内关公孙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中脘、章门与胃俞、脾俞相伍,乃俞募配穴,合足三里健脾和胃。下脘、璇玑、里内庭为消宿食效穴。

10.2.1.6 食滞肠胃型泄泻的艾灸治疗

[26]

选穴:中脘、建里、上巨虚、公孙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艾炷,每穴5~7壮,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灸至泄泻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3次。

10.2.1.7 食滞肠胃型泄泻的推拿疗法

[27]

选穴:章门、期门肝俞胆俞、胃俞、大肠。

操作方法:用轻柔的按揉法在两侧掌门、期门穴治疗,每穴约6分钟。横擦两胁,以两胁微热为度。用轻柔的手法按揉背部的肝俞、胆俞、胃俞及腰部的大肠俞,以透热为度。

10.3 肝气乘脾/肝气郁滞/肝气郁结

泄泻·肝气郁结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1])又称肝郁泄泻,是指肝气郁结,以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7]

10.3.1.1 症状

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4]

10.3.1.2 证候分析

七情所伤,情绪紧张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侮脾,失其健运,故腹痛泄泻。肝失疏泄,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弦,是为肝旺脾虚之象。[4]

10.3.1.3 治法

抑肝扶脾[4]

10.3.1.4 肝气乘脾型泄泻的方药治疗

痛泻要方[备注]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白术、白芍、防风、炒陈皮为主方。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4]

10.3.1.5 肝气乘脾型泄泻的针灸治疗

[5]

治法: 疏肝理气,健脾止泻。

选穴: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取脾俞、肝俞、中脘、天枢、期门、太冲、足三里、阳陵泉穴。

随证配穴:胸胁痞闷者,加内关。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肝俞、期门为俞募配穴,加肝之原穴太冲、胆之下合穴阳陵泉以疏泄肝郁之气,缓急止痛。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理气和胃,健脾止泻。

10.4 脾胃虚弱

10.4.1.1 症状

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而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4]

10.4.1.2 证候分析

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泄。脾阳不振,运化失常,则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之物,大便次数增多。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故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乃脾胃虚弱之象。[4]

10.4.1.3 治法

健脾益胃[4]

10.4.1.4 脾胃虚弱型泄泻的方药治疗

参苓白术散[备注]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甘草、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为主方。本方用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为主,加入和胃理气渗湿之品,标本兼顾。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腹中冷痛,手足不温,宜用附子理中丸[备注]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炮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加吴萸、肉桂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而致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备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益气升清,健脾止泻。[4]

10.4.1.5 脾胃虚弱型泄泻的针灸治疗
10.4.1.5.1 方一

慢性者取脾俞、天枢、足三里、神阙(艾条熏灸隔盐灸)、中脘等穴为主[6]。脾虚者加灸章门、关元俞[6]

10.4.1.5.2 方二

治则:健脾调肠,温肾止泻

处方:脾俞 天枢 足三里 三阴交

方义:脾俞为脾之背俞穴,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气机;足三里乃胃之合穴,健理脾胃,消胀止痛;三阴交乃足三阴交会穴健脾化湿温养脾肾。

随证配穴:肝郁—太冲。

操作:毫针刺,脾肾虚弱用补法,肝郁泻太冲,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10.4.1.5.3 方三

[5]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选穴: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取中脘、水分、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穴。

随证配穴:腹痛者,加关元、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中脘、天枢、胃俞、大肠俞为俞募配穴法,以调理胃肠之气。脾俞、足三里健脾益气。三阴交、水分化湿止泻。

10.5 肾阳虚衰

肾泄为病证名[28]。又名五更泄、五更泻[28]。指肾虚闭藏失职所致的泄泻[28]。见《普济本事方》。可用震灵丹、胃关煎、四神丸等方,或破故纸、枣子煎汤调钟乳粉少许空心送服[28]

10.5.1.1 症状

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沉细[4]

10.5.1.2 证候分析

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腹部作痛,肠鸣即泻,又称为“五更泻”。泻后则腑气通利,故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脾肾阳气不足之征。[4]

10.5.1.3 治法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4]

10.5.1.4 肾阳虚衰型泄泻的方药治疗

四神丸[备注]四神丸(《证治准绳》):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加味。方中以补骨脂补肾阳;吴萸、肉豆蔻温中散寒;五味子涩肠止泻。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其温肾暖脾之力。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合桃花汤[备注]桃花汤(《伤寒论》):赤石脂干姜粳米以固涩止泻。[4]

慢性泄泻,虚证居多,治用温补固涩,但亦有虚中夹实者,固涩后泄泻次数虽然减少,而腹胀或痛,纳减不适,而有血瘀者可用桂枝汤[备注]桂枝汤(《伤寒论》):桂枝、芍药、生姜、灸甘草、大枣加当归、川芎赤芍等。以养血和血。[4]

10.5.1.5 肾阳虚衰型泄泻的针灸治疗
10.5.1.5.1 方一

慢性者取脾俞、天枢、足三里、神阙(艾条熏灸或隔盐灸)、中脘等穴为主[6]。肾虚者加灸命门肾俞[6]

10.5.1.5.2 方二

治则:健脾调肠,温肾止泻

处方:脾俞 天枢 足三里 三阴交

方义:脾俞为脾之背俞穴,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气机;足三里乃胃之合穴,健理脾胃,消胀止痛;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健脾化湿,温养脾肾。

随证配穴:肾虚—肾俞、命门。

操作:毫针刺,脾肾虚弱用补法,肝郁泻太冲,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10.5.1.5.3 方三

[5]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选穴:以俞募穴为主。取肾俞、关元、中脘、脾俞、章门、天枢、足三里穴。

随证配穴:脐腹冷痛甚者,加命门、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关元、肾俞温肾壮阳。脾俞、章门、足三里健脾温中。中脘、天枢调理胃肠之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