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中国人可能都会吟这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气贯长虹、大气磅礴。那么,我们知道这两句诗是谁的吗? 当然,很多朋友都知道,那就是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公元1256年,宝祐四年文天祥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之后南宋灭亡,文天祥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 公元1282年,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据说文天祥被俘后,元朝皇帝成吉思汗最得意的孙子忽必烈多次劝文天祥效忠大元王朝,因为忽必烈觉得文天祥是个人才,可是文天祥宁死不屈。直到行刑前元廷召见文天祥告谕说:“你有什么愿望?” 文天祥从容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 然而忽必烈还不忍心,急忙挥手要他退去。有的说应该答应文天祥的要求,诏令可以。不一会儿又下诏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 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 向南跪拜后被处死。 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部如活的一样,终年四十七岁。他的衣服中有赞文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也就做到了。读圣贤的书,所学习的是什么呢?自今以后,可算是问心无愧了。” 可泣可歌,文天祥不愧是一生正气、为国赴死。其实,文天祥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 文天祥在 1 2岁时就以优异成绩升入府学读书。当时,在府学任教的是吉川名儒欧阳守道,所有生员入学都必须经他面试,并要能吟诗作对,不然他不收。 那天,欧阳先生出句: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深思。 文天祥对“试题”反复吟诵后,对出 :好学而不贰,废学而断织。 欧阳先生听后,大赞文天祥才思敏捷。欧阳先生的上联是以朱熹的《读书之要》中两句集成,而文天祥是以《左传·昭公十三年》及《列女传》中的两句相对,可谓珠联璧合。 文天祥小小年纪能如此敏捷集句成诗,霎时间传遍全城,于是全城的儒生都想目睹一下这位“神童”的风采。其中张有才、李礼生、王盖华、涂龙腾、任胜群五人不相信文天祥的才能,决定在文天祥拜师那天考考他。 拜师之日,张有才首先发难,他对文天祥说:桥上走樵,樵动桥不动。 文天祥抬头朝白鹭洲看去,此时正值秋天。白鹭洲上万木霜天,触景生情,于是回答道:霜边有桑,桑在霜无在。 李礼生见张有才的对联一下子被文天祥对上了,也想刁难文天祥,于是说: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 文天祥沉思片刻,抬头见天上大雁飞过,于是回答道:云间雁,檐间燕,蒿边鷃,物以相同。 正在大家拍手称快之际,王盖华冲出来说:眼前一园林,谁家庄子? 这句上联暗藏一语双关。庄子既是指庄园,又是指战国道家思想家庄子。王盖华自以为自己很牛逼。 没想到文天祥不紧不慢的回答道:匾上几个字,哪位汉书? 文天祥对的下联中“汉书”二字也是一语双关。既指代班固写的《汉书》,又说“汉子”这个人写的。 这时涂龙腾上前说:华佗在世,灵丹妙药箱中放。 文天祥笑了笑答:扁鹊再生,奇法良方腹内藏。 最后一个任胜群见前面四个都斗不过文天祥,于是说:千回煮沸赣江波涛水。 文天祥对:百户品尝庐山云雾茶。 最后一个对的真工整。赣江对庐山,都是江西的。还有朋友,一显身手吗? 当然,那五位仁兄无地自容,竟然连一个12岁的小孩都斗不过,实在丢人。文天祥果然文韬武略。 朋友,谢谢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