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始于伤寒论 终于伤寒论(三)

 daoyide 2017-07-11

(一九七五年,大塚敬节、细野史郎先生在京都车站)


始于伤寒论 终于伤寒论(三)

……《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金匮要略研究》译后小记兼论《伤寒论》象思维(三)


回归《伤寒论》,回归象思维,回到我们阔别千年的家

王树人先生认为,“象思维”是人生来的一种本能,一种本原性的思维。只是在概念思维占统治地位之后,或者说概念思维成为思维的“常态”之后,这种“本能”或“本原”就经常被遮蔽或抑制,久之,甚至有所退化。应当恢复象思维,如同老子提倡的“复归于婴孩”,找回思或精神的原发生机,这种追根溯源,看似走回头路,实际上是真正向前开拓。

就中医而言,随着如岳美中先生为代表的成长于新文明新文化彻底洗刷时代之前、接受过正统传统文化教育与熏陶、具有深厚儒学修养、对中医基本文化和思维具有与生俱来的能力和境界、对“新文化”有强大“免疫力”的最后一代儒医的远逝,不为儒焉能“”的意识由淡化到丧失,中医者进入中医文化状态的能力逐代减弱,反而在现代科学概念逻辑方法、现代医学的认知方法的训练下,多熟悉与寄附于“科学技术”的方式,依赖于已有,只知“从有到有”,反而忘记了“从有到无”开拓思维空间的意义,更不知“有生于无”的“原发创生”。在进入中医经典创生的境界、熟稔古代医家当时的语境和意象、使用本真本然的传统思维认知疾病等问题上,可以说是群体失语、失忆,甚至有意无意间拒绝、反水。原本在传统中医中重体验重感悟的象思维,逐渐为科学的、技术的、理性的、逻辑的概念思维所取代。

对于人类越来越依赖技术的局面以及技术本身,海德格尔这样指出:“我们现在只还有纯粹的技术关系”、“技术在本质上是人靠自身力量控制不了的东西”、“技术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出版社)。对于人在异化中离开了“本真之我”,海德格尔又“惊慌失措”地疾呼:“人生而被抛”、“无家可归”。

“儒医”岳老们对照,我们眼前的中医者生来即在现代文明为主流的世界,相对于西方文化无处不在的包围与诱惑、无孔不入的浸染与灌输,可以说本真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与我们基本上无缘的。科学是理所当然的正统,我们是“科学技术教”的信徒,习惯于概念和逻辑思维,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价值与意义,凡是不科学的即是不正确的或无价值的,甚至有害的,而对于传统文化内涵以及“象”思维是隔膜的、陌生的,处于一种“被抛”的状态。我们憧憬科学的标榜,却浑然不知科学“伪善”和不雅驯的一面,虽然在呼吁学习经典、回归传统,但一旦进入实际操作,仍然习惯于用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可控的路径、强制性的规范来规定和评判中医活动,中医者与中医学的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纯粹的技术关系”,理性技术将中医从象思维的家园中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中医正在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境地。

“曝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伤寒论》是张仲景为代表的医家们在艰苦卓绝的临证实践中开拓的一方领地,《伤寒论》的“脉证并治”是中医临床思维的故园,所显示的描述与“象思维”的内涵丰富而珍贵,临床效验历千年而不衰,实为世界医学的一大奇观。笔者吁请大家清晰地去看,从十七、十八世纪医家名古屋玄医、吉益东洞起,汉方医学古方派在回归《伤寒论》、回归象思维、回归临床思维故园的路上已经迈进了三百余年的时空,山重水复,柳暗花明,风景无限。“始于伤寒论,终于伤寒论”便是这一路行旅的罗盘与指归,众多医家的经验与感悟犹如一处处果实累累的采摘园,值得我们现代中医者去虚心地学习、借鉴。回归《伤寒论》,回归象思维,回到我们阔别千年的家,这应当成为我们学术灵魂的自醒、当仁不让的自负和传承责任的自觉。

二书中文版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该风景在译者心中描绘了很久,终得实现。)


该译后记实为学习尊敬的王树人先生名著《回归原创之思》的读书笔记,基本思路以及大量文句几乎原样引自该著作。读张祥龙先生方知现象学,读王树人先生方知象思维,拜读先生文章与著作,其中的启迪性的观点与见解,挚爱与回护中华文化的精神与情怀,具体到象思维对象医学研究的启发,均深深受益,在此谨向王树人先生表示衷心的谢意

译后记试图引进象思维、现象学的观点和原理来解读《伤寒论》及经方学派的思维,仅为尝试,自知生硬浅陋,极不成熟,但勉强为之之际却也感觉到认识在加深。笔者认为,象思维启发下的象医学研究,最关键和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后最成功的结果,是进入实际临床体悟,把握活生生的“脉证方治”中象思维的灵魂,甚至需要建立专题研究基地,培养专门研究传承人才

中文版承蒙我国著名医家、经方学家,北京胡希恕研究室冯世纶先生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张再良先生在百忙中分别作序言。在北京市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中,多次承蒙冯老师的教诲,冯老师对仲景学说的深刻见解和坚毅恪守的精神令人敬仰,也让后学者发现自己的不足而奋起。笔者曾思考用最简洁的方式来概括《伤寒论》的特点,当看到冯老师序言的前四个字“道法自然”时,随即得悟:这正是《伤寒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境界的点睛之语,可谓,一语喝破,大道坦然。张再良老师著有多种《伤寒论》、《金匮要略》研究专著,也是著名汉方医学研究学者,笔者在学习理解仲景学说、研究汉方以及学习中医日语时多次拜读和使用张老师的著作,受益良多。张老师在序中精辟地揭示了汉方医学学术以及大塚敬节先生治学的特点,令笔者增进了对汉方医学这一特殊领域的认识。当得知张老师曾参与翻译出版大塚先生的著作时,令笔者对张老师学界前辈的尊重顿加学术知音的亲近感。在此谨向两位先生表示衷心的谢意

在本中文版的策划、翻译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日本相关出版社诸位领导、编辑的宝贵支持、热情指导和鼎力帮助,在此一并谨表衷心的谢意

       学术翻译犹如一剂“乌梅丸”,寒温俱有,五味杂陈,尽管笔者抱着无愧于作者、对得起读者、译出精品的态度作这项工作,但限于学识水平和文献条件,经常有思力如“病蚕食叶”、“慈葱中空”之艰涩、虚乏感,拙陋与错误之处不免多出,敬请读者指正、赐教。若对其过程略作描述,便是:“三载跋涉,一朝付梓,千日昏晨,半窗收尽。”

            王宁元 谨识

             二〇一四年暮春 于北京市小清河未及古人斋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