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男性患者50岁以下中占首位。1995年NIH(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制定了一种新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I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其中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远较细菌性前列腺炎多见。
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男性患者50岁以下中占首位。1995年NIH(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制定了一种新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I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其中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远较细菌性前列腺炎多见。 只有少数患者有急性病史,多表现为慢性、复发性经过。I型及Ⅱ型前列腺炎主要致病因素为病原体感染,病原体随尿液侵入前列腺,导致感染。病理解剖证实前列腺炎病变一般局限于外周带,此处腺管与尿流垂直线逆向开口于后尿道,易致尿液反流,而中央带及移行带腺管走向与尿流方向一致,不易发生感染。Ⅲ型发病机制未明,病因学十分复杂,存在广泛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排尿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免疫反应异常,氧化应激学说,下尿路上皮功能障碍等。IV型缺少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可能与Ⅲ型的部分病因与发病机制相同。最近研究还发现尿液的尿酸盐不仅对前列腺有刺激作用,还可沉淀成结石,堵塞腺管,作为细菌的庇护场所。笔者认为: 一、除I型外,其他三型均与入盆神经的卡压、交感神经的持续兴奋有关。当交感神经兴奋的时候,所支配器官(前列腺)的血管收缩,流进血量占主导,造成前列腺充血、无菌性炎症。 二、从盆神经的走行结构看 (1)骶交感干为腰交感干的延续,沿骶骨前面下行,至尾骨处与对侧骶交感干汇合,每条骶交感干上有3-4个神经,其节后纤维部分参与组成盆丛,部分形成灰交通支,连于骶神经和尾神经。 I型常发病突然,表现为寒战,发热,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伴有会阴部和耻骨上疼痛,甚至急性尿潴留。Ⅱ型和Ⅲ型临床症状相似,多有疼痛和排尿异常等。不论哪一类型慢性前列腺炎都可表现为相似临床症状,统称为前列腺炎症候群,包括腰骶酸胀痛、盆骶疼痛、偶有尾骨痛,排尿异常和性功能障碍。盆骶疼痛表现极其复杂,疼痛一般位于耻骨上、腰骶部及会阴部,放射痛可表现为尿道、精索、睾丸、腹股沟、腹内侧部疼痛,向腹部放射酷似急腹症,沿尿路放射酷似肾绞痛,往往导致误诊。排尿异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尿线分叉、尿后沥滴、夜尿次数增多,尿后或大便时尿道流出乳白色分泌物等。偶尔并发性功能障碍,包括性欲减退、早泄、射精痛、勃起减弱及阳痿。IV型无临床症状。 1、EPS(常规检查 首先要进行临床评估,确定疾病类型,针对病因选择治疗方方法,对疾病的错误理解、不必要的焦虑以及过度节欲会使症状加重。前列腺炎可能是一种症状轻微或全无症状的疾病,也可能是一种可自行缓解的自限性疾病,也可能是一种症状复杂,导致尿路感染、性功能障碍、不育等的疾病,对患者的治疗既要避免向患者过分渲染本病的危害性,也要避免对本病治疗采取简单、消极、盲目偏重抗生素治疗的态度,应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1)、骶(S)2、3、4的骶孔,这是低级副交感神经中枢,解剖学也称勃起神经,单从名称来说,就说明此部位发出的副交感神经对阴茎的勃起是致关重要的。骶部发出的副交感神经在盆部和交感神经合成盆神经,支配阴茎海绵体及前列腺等,其兴奋时,阴茎海绵体即充血,阴茎海绵体一充血,阴茎即勃起。盆神经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由于神经的同源性,所以即出现前列腺炎症状的同时伴随出现勃起障碍,导致阳痿。骶脊肌下段附着于S2、3、4的肌腱是高应力点,容易损伤,形成瘢痕、粘连、继发无菌性炎症等,从而对骶孔发出的副交感神经产生卡压、刺激等,使其功能下降,从而导致前列腺炎、阳痿。 针刀深入S2、3、4的骶孔(针刀扎的较深才能疏通剥离局部瘢痕、粘连等对骶孔处的副交感神经的前支),疏通剥离瘢痕、粘连等,使副神经恢复功能,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治疗前列腺炎、阳痿的目的。 (2)、合并阳痿症状重的患者,针刀治疗腰(L)1、2、3发出支配阴茎的海绵体的交感神经,其兴奋时,阴茎海绵体血管收缩,阴茎痿软。针刀在脊神经根管的外口,疏通剥离瘢痕、粘连,使此处亢进的交感神经功能降低到正常的状态,使痉挛的阴茎海绵体的血管松驰,从而达到治疗阳痿的目的。 (3)解除骶多列肌、臀大肌内侧缘、竖脊肌对入盆神经外侧支的卡压,改善骶部血液循环使骶部的不适症状得以缓解。 4、骶交感神经链阻滞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