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四化”理念推动旅游小城镇建设—以湖南郴州?汝城县全域旅游开发项目为例

 羊之君子 2017-07-11

引言: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体系、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站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结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旅游业将成为引领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此背景下,对小城镇如何以旅游求发展的研究,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旅游小城镇,大都为贫困地区,但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能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旅游已经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通过发展旅游直接受益的我国贫困人口有6000万至8000万人,占全部贫困人口的1/41/3

一、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一)生态良好,但景区资源少,特色不突出

旅游小城镇多为农业县,有些为工业县,但发展处于初期,整体发展较落后,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含量高,适于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为健康养生的好去处。但一般旅游小城镇旅游景区少,功能单一,整体旅游资源特色不突出,不具独特性、唯一性。

(二)区位条件差,交通不便,且远离大都市

大多旅游小城镇地处偏僻,距离核心城市较远,知名度低,无法吸引核心城市的周末游市场,且区域经济发展开放度较低,旅游性消费支出有限;交通条件单一,可进入性相对较差

(三)旅游设施差,产品单一,且旅游开发落后

旅游小城镇整体基础较差,配套设施不完善,处于低水平状态,数量少、级别低、设备简陋,旅游产品则大多老化单一,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局部地区在盲目开发过程中出现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缺乏资金也使得众多的旅游资源尚处在闺中有待开发。

二、旅游小城镇发展路径思考

旅游小城镇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针对一系列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提出以打造成为外地游客的绿色旅游目的地,同时也是本地居民幸福生活家园为总体思想,指导整个区域旅游的开发,通过旅游差异化发展、旅游功能化发展、旅游产业化发展、旅游城镇化发展进行开发实践。

旅游差异化发展是指通过区域及周边项目横纵对比,确定核心资源,放大核心资源优势,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实现旅游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随着旅游业发展,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商品等方面“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激烈市场竞争下,县域旅游发展如何摆脱同质化“怪圈”,实现区域突围,深挖区域特色,差异化发展,放大核心优势为其发展必然选择。

旅游功能化发展是指以“目的旅游地”为理念指导,发展功能旅游,招引扶持功能型旅游项目,实现旅游目的地向目的旅游地转变。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旅游业发展也逐步从“资源观光型”走向“功能体验型”。在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何融入功能体验型旅游项目,提升产品价值,提高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具有发展的现实意义。

旅游产业化发展是指转变发展模式,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完整旅游服务产业链,以“做强服务功能、培育服务主体,凸显旅游特色”思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是一项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以旅游维护青山绿水、以旅游助推脱贫致富,可以走出一条旅游产业后发赶超、厚积薄发之路。

旅游城镇化发展是指以建设宜居山水城镇为目标,以旅游为核心抓手,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动力,推动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自然持续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已经由原来单一的工业化走向了工业化加现代服务业加现代农业的综合性发展。我国的许多贫困地区拥有丰富而独特且颇具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在消费时代已然来临的当今社会,大力推进旅游城镇化,不仅有助于消除贫困,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小城镇开发实践—以汝城为例

东滩顾问在湖南郴州?汝城县全域旅游开发项目做了较大探讨,针对汝城县旅游发展现状,基于资源的比较性优势,去创造竞争性价值,提出以两园为总体思想,“四化”发展理念进行开发实践,得到了委托方的高度认可。

(一)发展现状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的交接处,是湘、粤、 赣三省交界之地。县域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万人,为国家级贫困县,湘赣边革命老县区,是湖南省五大少数民族散居县之一。

汝城县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众多,理学、红色、宗祠、少数民族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区域旅游对外主打特色不鲜明;现状景区数量少,功能单一,众多的旅游资源尚处闺中有待开发;大区位条件闭塞,处于连片扶贫开发区域;区域经济发展开放度较低,旅游性消费支出有限;交通条件单一,距离核心城市较远,知名度低,无法吸引核心城市的周末游市场。

(二)两园指导思想

汝城县旅游发展起步较晚,旅游开发落后,但生态环境良好,如何利用后发优势,前瞻性解决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融合发展,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实现互惠惠利具有现实必要性。

以为汝城县游客打造绿色家园为出发点,为外地游客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以为汝城本地居民建设幸福家园为出发点,提供给本地居民一个良好的家园氛围。

1 汝城旅游“两园”指导思想


(三)四化发展理念

以“四化”发展理念为核心抓手,贯彻“两园”思想具体实施。

1)差异化发展

通过对除汝城外郴州、韶关、赣州等周边区域及景区独特性分析,得出汝城具有文化、温泉、生态三大核心优势资源。文化方面:以理学文化为核心,融合宗祠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营造文化场景,重塑文化心灵故土,打造一个理学文化的集中展示区,文化教育体验的核心承载区,实现文化传承、文化教育体验功能;温泉方面:以温泉资源为核心,放大热水氡温泉和暖水直饮温泉特点,延伸结合现代养生及健康功能,实现温泉开发功能化、温泉体验特色化、温泉养生度假化;生态方面:依托汝城优质的小气候条件,打造世界标准的高端度假农庄,实现与传统的农家乐旅游差异化发展;同时以户外运动和休闲体育提升开发效率,创新性实现山水资源的功能化。

2 汝城旅游三大核心优势资源

2)功能化发展

依托汝城特色,构建温泉养生、文化教育、农庄特色、户外运动四区,实现四大旅游功能。温泉健康养生度假区:以热水温泉度假小镇为核心载体,以休闲洗浴为基础,大力引进发展娱乐、养生、健康功能项目,推出温泉疗养、温泉美容等特色温泉产品;文化教育优选区:以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载体,以理学文化体验和研修为现实功用,推出文化培训、宗祠寻根、东夏令营等教育旅游产品;农庄特色经济试验区:以本地农业发展特色为基础,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及规模特点,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现代农庄、休闲农业等,推动农业现代化、精细化、服务化、休闲化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先行区:以自然山水为依托,以运动体验、赛事旅游、休闲体育为主体功能,发展户外休闲、体育赛事、拓展训练等功能型活动。

3 汝城四大旅游功能区


3)产业化发展

针对汝城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实行统一思想,集聚人才,培育企业,规范行业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思想层面:对汝城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推广,统一各级各部门思想,营造全民做旅游,全民谈旅游,全面关注旅游的局面;人才层面:引进专业旅游管理及营销人才,引进先进发展经验,培育本地旅游运营及服务人才,提升本地服务能力;企业层面:设立产业扶持基金,孵化本地企业,鼓励民间创业;明确产业招商政策,招引外部企业,推进全民招商;行业层面:组织成立旅游行业发展协会,实行行业认证,统一经营VI授权,对行业发展进行评比与监督。

4 汝城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4)旅游城镇化发展

以理学文化为汝城精神,将文化牌做大做强,推动理学文化传承和传播,以农庄特色经济进行农村经济转型探索,以温泉资源作为养生旅游品牌对外推广,以户外运动配套发展,开展旅游业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实践和示范,具体设计一大批旅游招商项目,抢抓旅游产业投资大机遇,招大引强,孵新育小,全新培育产业,招引和孵化旅游相关企业,把汝城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自然持续发展,文化魅力独特、城乡统筹的新型宜居山水旅游城镇。

5 汝城旅游城镇化发展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