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惟庸为什么会谋反 ?胡惟庸怎么死的?

 陈怨蜚 2017-07-11

[导读]明朝胡惟庸胡惟庸对于明朝来说是一位开国功臣,也是最后一任的中书省丞相。曾经一度权倾朝野,不过最后因为被怀疑发动叛乱,爆发出了胡惟庸案,最后被朱元璋处死。明朝胡惟庸像胡惟

明朝胡惟庸

胡惟庸对于明朝来说是一位开国功臣,也是最后一任的中书省丞相。曾经一度权倾朝野,不过最后因为被怀疑发动叛乱,爆发出了胡惟庸案,最后被朱元璋处死。

明朝胡惟庸像

明朝胡惟庸像

胡惟庸他在明朝的时候,是一个权倾朝野的人,当时的那些文武百官全都是敢怒不敢言,还有许多人是要看他的脸色行事,就算是对胡惟庸不满也不敢说什么,反而是要去巴结胡惟庸,以便让自己的官途更加的顺利。

不过在胡惟庸坐到左丞相这个位置上之前,他也是需要去巴结其他人的。为了和那时的太师李善长搞好关系,他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这就是有点联姻的意思在。能靠这样得到李善长的推荐也就是一件不亏的买卖。

因为胡惟庸的性格是有事就想要掌握在手中的那样,还容易猜忌其他人、做事也是急躁的。在和明太祖朱元璋有一些政见上还有选取贤能上的不同意见的时候就会不是以很适合的方式处理,因为这样胡惟庸是不被刘基这些人看好的。不过太祖是不介意。还是把胡惟庸升为左丞相。

朱元璋在元朝灭亡的教训里面看到了一些不利于他长久统治的东西,那就是臣子的权力太大的话就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力的集中,他怕“宰相专权”、“臣操威福”的这件事会发生到自己的身上。就换了一个又一个的丞相,但还是不放心,就在最后拿了胡惟庸当靶子,处死了他,结束了丞相制度。

胡惟庸谋反

胡惟庸地被以谋反的罪名处死的,关于他是否谋反虽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不过胡惟庸谋反的过程也是有记载的。过程还很详细。

胡惟庸像

胡惟庸像

在洪武十三年正月的时候,当时的丞相胡惟庸和朱元璋说他家里面的旧宅子的井里涌出了醴泉,所以就想着去请明太祖朱元璋来看这一个观赏。有醴泉涌出来这是大明的好兆头,所以朱元璋想都没想就很开心的去胡惟庸的旧宅子。当朱元璋刚刚走到西华门的时侯,有一个名字叫做云奇的太监没有预兆地冲到皇帝的车马前面,突然拉住马车的缰绳,但是却急得一点话都说不出来。朱元璋的护卫们马上把他抓住,一起乱棍打到他的身上,差一点点就把他打死了,可是他还是指着胡惟庸的家的方向。这时候,朱元璋才感到事情有点不对劲,就不去胡惟庸家里转而回到皇宫,走上城门,看到了胡惟庸的家里藏着很多士兵。朱元璋就马上下令把胡惟庸逮捕,立即处死。不过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在四天之前,朱元璋就已经知道胡惟庸谋反的事情。这可以看出,太监云奇的告变应该不是真实的。

不过在一部名字是未解之谜历史版的书里写了胡惟庸是与朱元璋的一个妃子互通被朱元璋发现了,为了求自保就只好造反了,但是这一段究竟是不是真的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无论事情的真实性是怎么样的,胡惟庸在历史上还是要背上谋反的罪名。

胡惟庸怎么死的

胡惟庸是被朱元璋处死的,他的死不止是他一个人死还株连了九族,不仅是株连九族还害死了那些和他有关联的官员,有些甚至只是有一小点的联系。总之胡惟庸的死是明朝政局变化的一大关键点和转折点。

处死胡惟庸示意图

处死胡惟庸示意图

胡惟庸是以谋反这个罪被朱元璋处死的。在胡惟庸死后,他那些谋反的“罪状”才被陆陆续续的揭发,比如让他属下的林贤去下海招倭;还派了封绩代表他去向元嗣君称臣,并下令出兵做为元嗣君的外应;不念提拔的恩情,命令李存义、杨文裕他们说李善长谋反;还有下毒害死刘基;在外面去收一些亡命之徒做自己的属下这些事。这件事牵连到了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延安侯唐胜宗这些人,他们都是开国的功臣。这让朱元璋很生气,为了彻底查清那些胡惟庸的“逆党”,朱元璋也是连一丝一毫都不放过,因为这件事他杀了的人达到了三万多人。当然朱元璋也是把那些被胡惟庸害死的人或是靠着胡惟庸的人,或是追加、或是夺去爵位的开国功臣就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这些一公、二十一侯。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就免去了丞相这个职位,并且去掉了中书省这个部门,还严格规定了要是有臣子敢再提立丞相这件事的人就马上对他施展很重的刑罚。在丞相被废除后,中央集权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这就是胡惟庸的死带来的。

(来源:历史趣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