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说》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采菊东篱630 2017-07-12

           片言居要

   安徽安庆一中  童县城

师:陆机在《文赋》中曾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即用简短的句子所概括出的要领,就可成为全篇的警句。这些警句使文章富有思想的深度,闪烁着哲理的光泽。大家能从《师说》中举几个警策之语吗?

生:开篇就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生:第1段结尾:“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生:第3段开头“圣人无常师”,结尾处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

师:文章中还有一处“是故”,它是——

生:“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这些都是警策之语,使人警醒,鞭策人前行。我们来聚焦这些句子,请大家按照它们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来逐一赏析,赏析时先翻译再解读。(学生思考)

生:“古之学者必有师”,即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必有师”,表明韩愈的态度很坚决,观点很鲜明。

:这里“学者”古今意义不一样,今天的学者指做学问的人,古代泛指一切求学的人。“古之学者必有师”,借古立论,开宗明义,字字铿锵,开篇就严肃庄重,令人警醒。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这里对老师职能的解说非常全面。

:这句判断的确精警,让我们这些从教者叹服有加,告诉我们教师首在育人立人。你的翻译很好,只是严格地说,将“老师”改为“教师”更好,因为前者是敬词,后者是中性词语,代表一种职业。当然那个时候,教师传道授业之“道业”和今天内容不太一样。再看下一句!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龄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韩愈对从师的标准作了准确的概括,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不强调地位与年纪,即谁懂得道,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这个警策之语了不起!古代特别强调尊卑有别,而他突破了年龄与地位的藩篱,唯“道”为师。这里“道”是儒家之道,唯“道”为师,关键是内心有从师向学的意念。

:只要有心向学,那么老师就无处不在。

:对!不仅无处不在,而且无时不在。

:我来说“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句。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原因吧? 这个原因就是圣人从师学习,愚人却耻于从师。

生:韩愈以是否从师学习来划分圣人、愚人,很可贵。

(如此文中警句逐句解析)

……

:文章有这么多警句,是怎么样串联成文的呢?

生思考讨论。

生:都是围绕从师学习的核心,

师:对,一言概括,即“是古、非今、宜学古”。那韩愈的警句为什么这么多?其实得之在俄顷,但积之在平日啊。所以在警句的背后是作者广泛的从师学习,是深厚的积累与学养。

:老师,韩愈又是向谁从师学习呢?

:问得好,韩愈幼失怙,由其兄韩会抚养成人,他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勉励;十三岁时就能写文章;十九岁时到京师长安;当时长安独孤及梁肃学问最为深奥,受人推崇。韩愈与其交往学习,锐意钻研,文震京师。即韩愈从师学习的对象很广,小时刻苦读书,所读之书的作者就是他老师,不限于当面求教的独孤及梁肃。他推崇古文,那么秦汉古文的作者不也是他老师吗?文中警句“圣人无常师”就是学习得来的,是化用《论语》中子贡之言“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他不就跟随子贡学习了吗?(生点头)

:当然“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还需要勇气,请看文章中当时学习的风气,找一找句子。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那么韩愈这些警句就是对当时流俗的抗衡,在如此“唐风”下,韩愈高标师道,而且身体力行,“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这些警句是人格的宣言,众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我们来齐读这些警句,向韩愈致敬!

 

韩愈记错了吗?

             上海市扬子中学 陆建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韩愈却这么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韩愈记错了吗?如果不是无意的记忆错误,那么会不会是作者的有意为之?我试着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

    学生有些小争论,但都只是推测,缺乏有说服力的依据。于是,我提了个建议: 不妨把两个“子曰”分别嵌入原文,以作比较。两位学生进行了以下朗读:

  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两句相较,差异在于多了一个“则”字,少了一个“焉”字;可是,就这两个虚词之差,却带来并不相同的感受。学生的脸上现出有所发现却又莫名所以的神情。

“‘焉’是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语气。”有学生尝试从“焉”字的用法上寻找突破口。

“很好,那么,你觉得以‘焉’收束的语句给人什么样的感受?”我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追问。

“好像挺平淡的。”他有些尤疑,不很肯定。

“以单独一个句子为例,不容易看出它的特性来,我们多举几个例子来体会体会。”我发动大家一起寻找以“焉”结尾的陈述句。学生很快从最近学的课文和练习中找了几个例句,如“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六艺从此缺焉”。

“如果我们把‘焉’换成‘哉’,或者是‘耶’,效果一样吗?”我继续提出要求。

“很不一样!”学生很快得出了结论。有位同学还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哉’如白干一般热烈,‘耶’如陈醋一样酸刻,‘焉’就像清水,温和平静。”

“是的,在没有标点的古文中,‘焉’甚至仅表示这一句和下一句的分界而已。”我继续补充,“不过,和很多语气词不同的是,‘焉’还经常作为兼词。”

“对的,老师,我觉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焉’可以理解为兼词‘于此’,表示在三个人里,就有值得学习的老师。”一个学生举手发言。

“我觉得韩愈在这里不是想强调择师的范围。”有学生反对。

“那么,韩愈是想强调什么?”

“删除‘焉’,增加了‘则’,‘则’有表肯定和判断的意味,因此,我感觉重点落在了‘必’字上,强调的是师者无处不在的必然。由此就直接推出下文‘是故’所说的师生观。”经过一番思考,有同学郑重发言。

“这个句子中连续使用两个‘不必’。”一位同学有了新发现,“也就是说,在连续两个句子中,韩愈一下子说了三次‘必’或‘不必’,语气非常果断,不容置疑,简直没有商量的余地。”

“不止三次。”有同学急切地发言,“文章开头就亮出了一个‘必’字。‘古之学者必有师’,韩愈开门见山,态度严肃,开篇定下的观点就是掷地有声,不给回旋。”

我没有想到同学们由“焉”开始“咀嚼”到了“必”。“如此说来,韩愈此文以‘必’字开篇,又在文末之处以‘必’字收束,他为什么这样语气铿锵,言辞决然呢?”

“我觉得可以从时代背景来理解。”一位同学站起来发言,“文中多次感叹‘师道之不复’,可以想见在韩愈所生活的中唐时期,‘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有多么猖獗!对这样的陋习,韩愈深恶痛绝,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是以鲜明的态度给当时拒绝从师的士大夫以迎头痛击。”

“我想补充一下。”另外一位同学紧接着刚才的分析,“韩愈提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师生观,在当时应该石破天惊,甚至有悖于伦理纲常,会被认为是‘狂人’。而韩愈就是以连续的‘必’与‘不必’,强调观点的无需争辩、不可辩驳。我觉得,站在时人的角度看,韩愈就是‘狂’;站在我个人的角度看,韩愈确实伟大。”

很多同学纷纷点头,有人开始翻看《导学手册》上的补充资料,用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语句评价说:“面对强悍又顽固的士大夫之族,韩愈有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有种绝不向世俗低头和妥协的骨气。”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认为,这样一场关乎‘文’与‘道’的拯救运动,许多贤臣能者都进行了努力和尝试,但最后只在韩愈手中才获得了成功,这也是韩愈自身人格魅力的使然。那么,同学们,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韩愈记错了吗?”补充完苏轼的观点后,我又把问题引向了刚开始时候的疑问。

同学们笑了,他们推举了一位代表发言:“原句舒缓从容,改句干净利落。选择舒缓还是利落,取决于韩愈在此处文意和语气的需要。而在这个部分,韩愈提出的师生观无疑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它需要作者有振臂高呼的气势和不容置疑的态度。所以,我们相信这是韩愈故意而为之。”

 《师说》课堂教学艺术镜头——《语文学习》2017.7

由“说”说开来

               江苏省常熟中学  张卫

师:同学们回去翻译了此文,了解大致的内容吗?
生:是关于谈论老师作用的一篇文章。

师:这么说来,题目可以改为“说师”,对吗?
生:也可以的。
生:不可以的,“说”在这里是指一种议论文体。
师:我们来举一些学过例子。
生:《爱莲说》《捕蛇者说》《马说》。
生:我觉得倒过来理解也可以的,“谈谈对莲花的爱”“谈谈马”“谈谈捕蛇者”。
师:对,也说得通。你为何不翻译成“论马”“论爱莲”呢?
生:译“论”太正式了,像是学术性文章。译“谈谈”就相对随意一点。而且刚才所举的文章体式也不太一样的。《爱莲说》偏重于描写抒情,《捕蛇者说》偏重于叙事。
师:就是说这种体裁是够“杂”的,对吧!我们能从文本中找一些例子来谈谈“说”不是规范的议论文,而是偏向于“杂”吗?
生:本文是韩愈写给“李氏子蟠”的私人书信,比较随意。
师:这么奇怪的姓名?
生:噢,应该是“李家的孩子名叫蟠”。
生:文中有大量语气词的使用,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爱憎分明。
师:语气的表达非常丰富,还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生:如“其皆出于此乎”,是一种推测中的判断;“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是在模仿士大夫的神色,极其形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师:我们会发现几乎每句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且感情一浪高过一浪,对吧?
生:对的,这和规范的议论文还是有明显不同的。
生:我发现句式比较“杂”,句子长长短短“混杂”在一起,不够整齐规范。
师:有整齐的句子吗?
生:有。“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等等。
师:也蛮多的,这叫什么句?
生:骈句。
师:我们知道,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发起者。文末说“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这“古文”并不泛指古时候的文章,是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为何要发起古文运动呢?
生:当时并不流行他所认为的古文,而是流行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比较华丽。他要重振古文道统。
师:所以我们有没有发现,韩愈是打碎了骈句的形式,更接近于上古时期的散文。这样能更透彻地说理。但适当的骈句加进去,增添了怎样的效果?
生:形式整齐,气势磅礴,很有表现力。
师:文末说“不拘于时,学于余”。现在理解这个“不拘于时”的“时”的内涵了吗?
生:指不被当时的文风所拘泥,不看重文章的形式技巧。
师:韩愈发起“古文运动”有两方面,一是形式的,一是内涵的。你刚才讲的“不拘泥流行的文风”偏向于形式。有内涵,即“道”这一层面的吗?
生:是不是“耻学于师”?“羞耻向老师学习”的社会风气。
师:这么翻译?
生:“耻”是意动用法。“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师:这样翻译更到位。同学们支持他对“时”的理解吗?
生:我觉得对的,因为文章最后一段有这句话“余嘉其能行古道”,课文下面的翻译是“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从师之道”。既然“古道”是“古人从师之道”,那么“时风”应该就是“时人耻学于师之风”了。
师:非常好,能据此推理,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文本中有直接的表露吗?
生:我觉得第二节有对这种“时风”的详细评述。如“今之众人”的表现。还有“其身”,就是自己的表现。还有“士大夫之族”的表现。
师:举这三类人的目的是什么?
生:通过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其子和对其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三组对比,来指出当今社会“耻学于师”风气之恶劣。
师:这样的对比有力量吗?
生:针砭时弊,对比强烈,论证严密,还是蛮有说服力的。但是我觉得例子太泛泛而谈,有点言过其实了。
师:哦,韩愈的语言有时是挺夸饰的。我们来看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段话:“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你们怎么看?
生:韩愈奋勇不顾世俗的眼光,勇于触犯众人的忌讳,甘愿承受他人的讥笑和侮辱。虽然例子举得有点随意,但我看出了他的勇气,敢于讲话,讲真话,并且揭发事实无所顾忌。
师:所谓“发言直率,无所畏避”是也。你们慢慢在接近韩愈文章的真正特点了。
生:韩愈是利用李蟠向他请益的机会,撰写这篇文章,希望能藉此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不是专门的严肃的论说类文章,所以相对而言,语言自然一点,例子随意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师:其实我们又回到了刚上课时的话题上去了,“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既然是“谈谈”的意思,话语就轻松自然;既然是“杂文”,写法就灵活自由;既然是“解释义理”,通常就不平则鸣,以小见大,借题发挥了。由此,我们是不是对“说”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呢!

 

赏字析句     质疑问难 

安徽宿松程集中学 张敏

《师说》是人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里的一篇课文。编者在单元提示中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论证逻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分析问题的说理能力。我想这样的课程目标在教学环节中应该予以落实。为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便有意启发学生思考文章论证的逻辑严密性问题。

师:说理严密是议论性文章的内在要求。不过有人曾说:虽然韩愈是文章学大家,但是《师说》在说理逻辑上也不是没有商榷之处。同学们觉得这句话说的有道理没有?

生:有。我觉得韩愈既然强调从师学习重要,怎么能瞧不起不耻相师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呢。

师:愿闻其详。

生:文中作者说的“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一句值得商榷。这句话是说,今天士大夫的智力竟然比不上百工之人,这可是奇怪的啊!韩愈心里瞧不起这些人,认为这些人应该比不上士大夫。而且他用的几个语气词,如乃、其、欤,我不能接受。

师:说说它们触怒了你的哪根神经。(众生大笑)

生:“乃”是“竟然”的意思,还有转折的意味,说明“士大夫的智力比不上百工之人”出乎作者意料。“其”是表示感叹的语气副词,有不可置信的意味。“欤”也是表示强烈的感叹,有惊讶之态。他看到不耻相师的百工之人超过士大夫,面露如此神情与语气,是不应该的,违背了他自己的说理逻辑,因为不耻相师的百工之人超过士大夫恰恰证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明显没有阶级感情嘛!

师:你善于抓住句中的虚词来分析,从而指出作者说理逻辑上的矛盾,很好。古汉语中虚词是用来表示关系的。实际上关系的背后是人的情感与心里。但是他们之间有没有阶级感情呢?

生:他们本来就不是一个阶级。韩愈是官,百工之人是百姓。我倒觉得刚才他理解的“智”不对。这里的“智”字不能简单说是智力,而应该是见识和智慧。百工之人是社会的底层,他们读书的少是事实,智力发展不一定比得上士大夫。但是,他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相互学习,其见识比耻学于师的士大夫广些,也完全有可能。韩愈大可不必如此惊讶。因为,一个人的见识、智慧与他的经历有关。

师:好,给他掌声。(学生鼓掌)

生:实际上,百工之人中有许多能工巧匠,如鲁班。诸多精美的建筑与美轮美奂的工艺品都展示了他们的智慧。这是士大夫不可比的。况且,我们今天也提倡工匠精神,全社会都在培养大国工匠。

师:你能既连联系历史传说又关注社会现实,这很好。分析的也有道理。但是大家讨论问题不能脱离语境。高明的读者善于在文本中窥见漏洞。

生:我觉得韩愈的这个看法与后面他表述的观点矛盾。

师:看来你是高明的读者。(众生大笑)

生:既然韩愈懂得“术业有专攻”的道理,就不应该认为百工之人比不上士大夫。百工之人实际上就是某方面有专门学问的人。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见识和智慧超过士大夫是完全可能的。韩愈为什么还要“其可怪也欤!”呢?

师:这样的分析,就能找到作者说理的漏洞,对指出其论证说理的逻辑错误有“断其一指”的功效。

生:我觉得文章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韩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我觉得值得商榷。

师:愿闻其详。

生:这里的“小学”是指小的方面,具体是指童子学“书”与学“句读”。这里的“书”是写字(书法)或者识字,“句读”是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写字(书法)或者识字是小孩的基本功。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童子功对谁都很重要。怎么是“小学”呢?再如古代的书籍文献大多没有标点,要真正读懂,最基本的就是要学会断句,即要会句读。这样,才能真正明白古人的智慧。即使是今天,断句不一样意思也有千里之别。

生:实际上,学“书”与学“句读”是童子的基本功,也是“彼童子之师”应该教学的内容。童子从这些方面学起遵循了孩子学习的基本规律,符合老师您平常讲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师:连我讲的也派上用场了。(众生笑)实际上,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更加符合童子的“学力”发展水平。对教师而言,也就是选择了恰当的教学起点。这样的安排足见匠心,的确并非“小学”。可见,只要我们善于质疑问难,连韩愈这样的大家的文章同学们都能发现其说理漏洞。你们写作可要注意哦,不能让人家这样批评哟。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   徐雪斌 

 

师:韩愈的这篇《师说》为谁而写?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为李蟠而写,文章最后一段写到:“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为何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17岁小伙子写这么一篇流芳千古的文章?

生: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可见他是韩愈的弟子。老师为学生写文章,很应该啊。

生:因为李蟠“好古文”,而且“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所以韩愈要专门写文章表扬他。

生:我认为韩愈为李蟠写《师说》的原因是“余嘉其能行古道”。

师:很好!这三位同学讲的都有道理。那么,这三个理由中,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呢?

生:我认为是第二个,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何以见得?

生:我查阅了相关资料,知道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而李蟠“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正合韩愈之心,因而深得韩愈赞誉。

师:联系时代背景思考问题,这很好。韩愈大力倡导“古文运动”,意义非凡,它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正如苏轼《潮洲韩文公庙碑》所赞:“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但是,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他人,为何只选择了李蟠?

生:有道理,我认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学于余”,正因为李蟠是韩愈的弟子,所以才有机会让老师专门为他写一篇文章。

生:不同意,韩愈可是当时文坛的泰山北斗,想拜在他门下的年轻学子一定很多,绝不会只有李蟠一人,韩愈有必要单单为李蟠专门写一篇文章吗?

师:言之有理,《新唐书》记载:“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可见韩愈门下弟子之众。

生: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李蟠“不拘于时”。

师:(追问)那当时的社会风气如何?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不崇尚从师的,正如文中所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补充时代背景PPT)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言:“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众生:(专注,频点头)

师:的确,李蟠能“不拘于时”,崇尚并践行古人“从师求学”之古道,故韩愈要“作《师说》以贻之”。这才是根本原因。

生:哦,那就是说,韩愈写这篇《师说》不仅仅是为了嘉奖李蟠,更是为了讽刺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现实。

师:这位同学理解得非常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韩愈的这篇《师说》不仅是写给李蟠看的,更是写给哪些人看的?

生:更是写给当时的“耻学于师”的士大夫之族看的。

生:是的,韩愈写这篇文章颇有点借题发挥的味道。对他而言,这种“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带给他的忧虑,是远远超过李蟠勤学好问带给他的喜悦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可以说,韩愈作《师说》影响深远,哪怕是对今天的我们而言,依然有借鉴意义,我们绝不能重犯1200多年前唐代那群士大夫之族的错误啊!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论点吗?

  浙江舟山普陀中学  董鸥   

师:第一段末尾“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几句,应该怎么解释?

生:不论高贵低贱,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生:谁掌握了道理,谁就是我的老师。

师:很不错。这几句说的显然是择师标准。概括起来,择师应当重——

生(齐接):道!

师:那么,“择师重道”是否也是文章的一个论点呢?换句话说,第一段的最后几句话是否也是被论证的观点呢?

生:我认为不是,一篇文章咋能有两个论点呢?

生:有两个论点很正常呀。

生:我认为不是。第二段三组对比都在论证从师必要,第一段怎么会再出现第二个论点呢?按老师的说法,没有论证,就不是论点。

生:谁说没有论证?

师(微笑):看来你已有了发现,不妨让大家分享一下。

生:这一句开头有“是故”两字,“是故”就是“因此”,也就是说,韩愈说这几句话不是没理由的,他进行了论证。

师:哪几句论证了这一观点呢?

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为什么这两句能成为“择师重道”的理由?

生:这两句话意思是:“我们学的是道,哪里用得着知道老师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正因为学的是道,选择老师最重要的是拥有道,年龄和地位自然就不重要了。

师:这样看来,第一段应该分两个层次,前面谈从师必要,后面说择师重道。这两点应该都是论点。

生:老师,光有第一段后半段讲“择师重道”,怎么能说它就是中心论点呢?

师:你认为第二段和第三段都在论证从师必要,对吗?

生:对啊,第二段的三组对比,第三段孔子从师的故事,不都是证明从师必要吗?

师:大家都这么认为吗?(生沉默)我们先来看看第三段讲什么吧。找一找你认为的中心句,并且解释一下。

生:我认为“圣人无常师”是中心句,它的意思是“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作者举孔子的例子,目的就是证明“圣人无常师”。

师:孔子的例子印证的为什么不是“圣人必从师”,而是“圣人无常师”呢?

生:这里讲孔子师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老师并不固定,而且老师们的才能比不上孔子,所以它印证的正是“圣人无常师”。

生:我认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才是中心句,“是故”两字就是最好的证明。

生:“圣人无常师”带出孔子的例子,目的还在于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观点,孔子就是这么做的。

师:很好。这里有个问题,这段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究竟是文章的第三个论点呢,还是与第一段中的某个论点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生思考)

生: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想这应该与“择师重道”的观点有点关系。

生:我也觉得对师生关系的论述与“择师重道”的意思有些接近。

生:老师,第二段着重论证“从师必要”,第三段着重论证“择师重道”,第一段的两个论点都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理解对吗?

师:大家觉得呢?

生:我也这样认为。

生:这也符合先总后分的写作习惯。

师:看来大家都认为第二段论证从师必要,三组对比指向确实很明显。就拿第三组对比来说吧,士大夫之族,他们的智慧如今反不如原本被他们瞧不起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就是耻于从师的结果,足见从师的必要性。可是,他们为什么不从师?为什么耻于从师?第二段中是否披露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生思考)

生:“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我认为这几句话,暴露了他们耻于从师的原因。

生:老师,我知道了。这几句其实也暴露了士大夫们的择师标准。

师: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呢?他们的择师标准又是怎样的呢?

生:年龄差不多的不行,道行差不多的也不行,地位低的不行,地位高的也不行。

师:看来他们挑选老师要求相当苛刻,这样能找到老师吗?

生:不能。

师:苛刻的择师标准,让他们无师可从,最终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大家想想,士大夫身上发生的一切,仅仅在论证从师必要吗?

生:也从反面论证了“择师重道”的正确。

师(喜):很好!《师说》一文论证结构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段先后提出并简析“从师必要”“择师重道”这样两个论点,第二段三组对比对前者进行论证,“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一支心曲”)则暴露出士大夫的择师标准,反证择师重道的正确,第三段阐述的师生关系,是对择师重道的补充。《师说》应该存在两个中心论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