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编整转载 ![]() 艾灸治湿疹与神经性皮炎: 1.大椎,曲池,血海及患处。2.膈俞,委中,三阴交,剧列刺痒加风池,阴陵泉。3. 灸法: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次,7次一疗程
2.神经性皮炎: 主穴:曲池、血海、患部 配穴:痒甚:阴陵泉、三阴交 血虚:隔俞、足三里 灸法: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次,7次一疗程 4.鲜石榴皮蘸朋矾粉搓患处。5.石榴皮炒炭研麻油调涂qi。 对神经性皮炎采用艾灸,可起到意想不到疗效。临床上多采用薰灸或隔姜灸,薰灸是将艾条点燃后悬于皮炎病损部位,以有温热感、皮肤红晕而无灼痛又能耐受为度。每日灸两次,每次15分钟,10天为一疗程。隔姜灸是将鲜生姜切成2~3毫米的薄片,用针刺成数个小孔,放于皮炎上面,然后将黄豆大的艾柱置于姜片上点燃,一般灸15柱艾即可,注意火候,以免灼烫伤局部皮肤。 中医认为,艾叶苦辛温,入脾肝肾经,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的功效。首载《别录》:艾叶“灸百病”。《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药性本草》称艾“治癣甚良”。研究表明,艾叶含有挥发油,对皮肤可产生轻度的剌激,引起发热潮红,有利于皮损部位的真皮和皮下组织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功能渐趋正常,激发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临床实践证明,对神经性皮炎进行艾灸3日后,可使局部皮肤瘙痒明显减轻或消失,一般十多天后皮损逐渐消退,肤色也慢慢地恢复正常。你确定是神经性皮炎吗?这个多发于腘窝,各个窝内,痒是那种痒到骨髓的痒。好像有人是脖子里有的,脸上的还不知道,我建议你可以试试。 手的溼疹艾灸好了! 困擾我四年的溼疹疾患,點刺放血針,在患處戳刺出血,使用拔罐器把毒血拔出來,手持艾條朝患處薰灸(有創面不可用艾灸罐,懶點的人可以用溫灸盒綁著懸灸)薰個20~30分鐘,若要加速患處痊癒,建議要一周內密集點艾灸,這樣子既可以消炎止痛,又可以撫平那肉芽,加速新生肉的生成。把毒血放出來後,就不再癢了哦!列缺,孔最,手太阴之郄穴,桡侧,腕横纹上7寸.曲池,血海, 主要是:大椎、曲池、尺泽、大陵、血海,每一穴位不少于15分钟,两边都灸。我基本上是在上午完成艾灸的。 3.灸的同时还每天喝山药苡仁粥(去湿),立夏开始每天喝红糖姜茶(去寒),没放红枣,因为红枣多吃要增湿的。 点刺放血艾灸治疗牛皮癣,也叫做银屑病, 取穴是患处艾灸,同时有几个穴位也需要艾灸,就是曲池、合谷、血海、隔俞、百虫窝即脾经血海穴上1寸,、三阴交,在艾灸患处的同时,这几个穴位艾灸也是很重要的。 点刺放血后,如果感觉这里的皮肤非常干燥,就不利于皮肤的再生,这是可以抹一点湿疹膏。在这里艾灸,促使这里的炎症吸收,从这里补给元气,使其新陈代谢。 艾灸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附件炎、宫颈炎(附穴位图)(转载)楼主:桂花香啦 时间:2013-10-15 14:42:11 点击:20468 回复:25 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附件炎取穴:中脘、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足三里、三阴交、 宫颈艾灸穴位: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和八髎穴。 关元:当脐中下3寸。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主治病症】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主治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及阑尾炎,盆腔炎,鼻丸炎等等。 归来: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2寸处,当天枢下4寸,气冲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或艾条灸5-15分钟。 〖主治疾病〗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归来和子宫属于临近穴位,所以再灸子宫穴的时候就免不了灸到归来,这样就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同时扣住两个穴位,在此艾灸10-20分钟。 三阴交: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遗精,阳痿,文明用语中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病等。 这个部位可以用单眼艾灸盒两个同时艾灸,比较节省时间。每穴艾灸10分钟。 八髎穴:位置: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主治病症】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同时移动艾灸,每次艾灸20分钟。 艾灸丰胸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健,或脾胃阳虚,肤失濡养造成。 治疗:健脾益胃、健胸丰乳。 丰胸取穴: 1、关元 定位:脐下3寸。腹中线上。 主治:有强壮和保健的作用,可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更可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治疗月经不调、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 2、肝腧: 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验取穴:在隔腧穴直下的两个棘突距离既是。 主治:皮肤色素沉积及血液循环障碍,对肋痛,黄疸、目赤,背痛、目眩等。 3、鹰窗: 定位:前胸第三肋间,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肋胀痛、乳痛等。 艾灸美容令你红润光洁 艾灸美容是采用先在头部的主要穴位(太阳穴、睛明穴、百会穴、四白穴等)施灸,然后再在身体上的穴位(关元穴、足三里、三阴交等)施灸的办法,从身体和面部靠近穴位一同对证调理女性的身体体质,可以说是给女性朋友整个身体“做美容”。当然,美丽的成果也自然会明显的体现在脸上。 一般脸上的每个穴位施灸3~4分钟,身体上的每个穴位施灸5~6分钟,一个治疗下来大概1小时左右,如果能用艾灸坚持这样做几个疗程,女性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皮肤红润光洁,身体很舒服,精神也更加饱满。 满脸痘坑,治了3年都没消除, 点燃艾灸使之与患处距离一段距离,感觉热就可以,烫一些也没什么,每个地方的灸感不同,艾灸大约2个小时左右,面部会出现密密麻麻的水泡,里面会有脓点,一定要坚持,最后结疤,再继续艾灸,时间可以减少,但要注意最初艾灸嗓子会干燥,难受,正常反应,只需艾灸后多喝温水,艾灸部位不能见风, 我用艾条烧成灰敷脸上去痘印挺好的,现在还是会冒几颗痘,但是最担心的是痘坑!我就用的蜂蜜,然后就像敷面膜一样,你觉得差不多就去洗了就行,后续我会涂trilogy野玫瑰果油,然后第二天痘印就看得见的变淡。多用几次 出了水泡一定要挑破吗?害怕感染就没跳破,但一直不见消。可以挑破,继续艾灸,时间短些就行,以利于蒸发水份,伤口结痂,至少我流能冒水2天,没见感染的 妇科逍遥无忧汤 组方:柴胡g 白芍9g 当归6g 白术9g 茯苓6g 败酱草15g 马鞭草15g 蒲公英15g 白花蛇舌草15g 苦参9g 黄柏6g 川楝子9g 延胡索9g 功效: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消痈止痛、燥湿止痒。 主治: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炎、白带异味 用艾灸去你的肩痛 本病主要表现为患肢肩关节疼痛。可牵扯至颈部、上臂。疼痛夜间尤甚,肩关节活动受限制,上臂不能上举、后伸等。 主穴:痛点 天宗 肩内陵 肩髃 肩髃 臂臑 外关 配穴: 早期疼痛:条口 阳陵泉 晚期活动障碍:曲池 手三里 抬肩 常见疾病艾灸疗法大全 YAHU_VIP上传于2010-12-19 常见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艾灸疗法大全 值得收藏 科名 病名 主穴 配穴 用法 内 科 1. 高血压 涌泉、百会、曲池、 足三里、悬钟 头痛头晕:风池、大椎;健忘失眠:神门、肾俞;肢麻:外 关。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2次,15次1疗程。 2. 脑动脉硬化 足三里、悬钟 头痛头晕:风池、大椎;肢麻:外关。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次,15次1疗程。 3. 中风后遗症 (1) 百会、天窗、肩与、曲池、足三里; (2) 百会、承灵、曲鬓、悬钟、阳陵泉 软瘫:气海、肝俞、脾俞硬瘫:中脘、巨阙、肝俞口角歪斜:地仓、颊车肢麻: 隐白、神庭 温和灸:每灸15-20分钟,每日1次,15次1疗程。两组主穴交替使用. 4. 头痛 通天、悬钟、太冲、痛点. 合谷、太阴、阳陵泉、涌泉. 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一疗程. 5. 冠心病 内关、心俞、膻中、厥阴俞、曲 泽. 天突、中脘、神堂、鸠尾. 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2次,10次1疗程。 6.低血压 百会、足三里. 心慌: 心俞、内关.头晕易疲劳: 关元、气诲;直立性低血压: 中 脘、脾俞、肝俞 温和灸:每穴灸20-30分每日1次,10-15次1疗程。 7. 感冒 大椎、肺病、风门、足三里 鼻塞: 迎香发热: 曲池头痛: 太阳、印堂咳嗽: 天突 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钟每日1次,3-6次一疗程 8. 支气管炎 大椎、肺俞、膻中、天突 急性: 风门、身柱慢性: 膏肓、脾俞、肾俞、足三里痰多: 丰 隆、喘息: 定喘 发热: 曲池 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每日1-2次,10次1疗程. 9. 肺结核 肺俞、膻中、膏肓 潮热盗汗: 阴郄、太溪喀血: 孔最遗精: 肾俞 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7-10次1疗程 10. 胃痛 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 上腹饱胀: 上脘、梁门恶心呕 吐: 内关大便稀溏: 神阙、天枢 消疫乏力: 关元 发热: 曲池大便潜血: 隐白、肝俞胃酸过多: 阳陵泉、公孙、太冲、肝俞 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7-10次1疗程 11.胃下垂 (1) 中脘、胃上、神阙 (2) 脾俞、胃俞、气海、足三里 胃溃疡: 左侧华佗夹背压痛点(胸6-12棘突旁)十二指肠溃疡: 右侧华佗夹背压痛点(胸6-12棘突旁) 温和灸或回旋灸:每次15-30分钟,每日1次,15次1疗程 12. 溃疡(1) 关元、食欲差: 中脘、胃俞腹痛: 天 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每日2次,15次1疗程 13.结肠炎 神阙、足三里 (2) 脾俞、肾俞、命门,中枢 、大肠俞 日2次,15次1疗程 14. 痢疾 神阙、天枢、上巨虚、气海或关元 发热: 曲池、合谷脓血便: 命门、三阴交便次多、水样便: 阴陵泉慢性: 关元、中脘、足三里、脾俞 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每日2次5次1疗程,慢性者,每日1次,15次1疗程 15.肝炎 足三里、太冲、阳陵泉、肝俞 慢性肝炎: 脾俞、三阴交乙肝: 脾俞、大椎、至阳、期门、中 脘、气海、大椎黄疸: 胆俞 便溏: 关元、阴陵泉 温和灸:每穴灸10分,隔1日1次,7次1疗程 16.阳痿 中极、次寥、三阴交、命门、肾俞 失眠心悸: 心俞、脾俞、神门惊悸失眠: 气海、早泄: 次寥、大敦不射精: 曲泉、大敦、太 冲、曲骨 温和灸:每穴灸20-3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qi。 17. 泌尿系感染 中极、三阴交、肾俞、膀胱俞 尿道炎: 太冲、照海、次寥膀胱炎: 三阴交、神阙 肾盂肾炎: 三焦俞、次寥、足三里反复发作: 气海 发热: 外关、合谷 温和灸:每穴15-20分,急性期每日2-3次; 慢性期每日1次,7次1疗程. 18.白血病 大椎、膏育、四花、神阙、关元 食欲差: 中脘、足三里脾大: 阿是穴贫血: 心俞、悬钟、血海 出血: 天枢、三阴交、八寥、腰阳关 隔姜灸:每穴20分钟, 每日1次,10次1疗程 19. 糖尿病 关元、气海、胰俞(既胃管下俞)、三焦俞、阳池、足三里、三阴交 多饮: 肺俞多食消疫: 中脘、足三里、胃俞多尿: 命门、肾俞、中极 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每日1-2次,10次1疗程. 20.失眠症 百会、神门、安眠、三阴交 头晕脑胀: 风池、印堂心烦多梦: 心俞、肾俞急燥焦虑: 太 冲、阳陵泉顽固失眠: 涌泉、华佗夹背体质虚弱: 关元 易惊醒: 足窍阳 温和灸:每穴15-20分,每日1次,睡前施灸,5-7次1疗程. 21.风湿性关节炎 大椎、足三里、阴陵泉、阿是穴 血沉快: 隔俞、阳陵泉急性期: 至阳、灵台、督脉上压痛点 肩 关节痛: 肩禺、肩寥肘关节痛: 曲池、手三里、少海腕关节痛:阳池、合谷、外关髋关节痛: 环跳、风市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 22. 内 科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大杼、曲池、血海、大椎至腰俞段 可参照风湿性关节炎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 23.外 科 冻疮 局部阿是穴为主、气海、膈俞、血海 腰膝酸软: 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少食乏力: 脾俞、胃俞、足三里 大蒜捣烂,敷患处,隔蒜灸,每穴反复5次. 24.前列腺炎 中极、关元、会阴、气海 急性: 三阴交、阳陵泉、复溜慢性: 肾俞、足三里、太溪、大敦遗精: 精宫、命门 温和灸:每穴灸20-30分,每日1欠,10次1疗程 25.痔疮 长强、承山、二白、陶道、患处 合谷、太阴、阳陵泉、涌泉 温和灸:每穴15-30分钟,每日1次,10次1疗程. 26. 风疹 曲池、血海 奇痒: 风池、膈俞 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1次,6次1疗程. 27. 湿疹 (1) 大椎、曲池、血海、患部 (2) 膈俞、委中、三阴交(两组换用) 剧烈刺痒: 风池、阴陵泉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疗程. 27. 神经性皮炎 曲池、血海、患部 痒甚: 阴陵泉、三阴交血虚: 隔俞、足三里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疗程. 28.痤疮 合谷、曲池、内庭、阳白、四白 生疮、便秘: 阴陵泉、天枢支向月经不调生疮:血海、三阴交 雀啄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 29. 妇科 月经不调 关元、血海、三阴交 月经先期: 归来、中极月经后期: 气海、足三里月经先后不定期: 行间 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每日1次,5次1疗程. 30. 痛经 地机、关元、三阴交 疼痛按拒按: 合谷、中极乳房胀痛: 归来、太冲腹痛喜按: 肾俞、气海 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每日1次,5次1疗程. 31. 闭经 关元、归来、三阴交 腰膝酸软: 脾俞、肾俞、足三里情志抑郁、易怒: 太冲、肝俞 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每日1次,5次1疗程. 32. 崩漏 隐白、大敦、关元、三阴交 血紫有块:血海、太冲身倦无力: 百会、气海血虚:膈俞、脾俞腰膝腿软: 肾俞、太溪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疗程. 33. 带下病 隐白、气海、带脉、次 白带清稀: 脾俞、命门、足三里带下黄稠: 阴陵泉、行间 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7次1疗程. 34. 产后少乳 乳根、膻中、少泽 乳房肿痛: 期门、太冲体质虚弱: 气海、足三里 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5次1疗程. 35.妇科 不孕症 关元、肾俞、足三里、三阴交 月经量少、色淡: 气海、膈俞经前乳房胀痛: 内关、太冲形体肥胖: 丰隆、阴陵泉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疗程. 36. 胎位不正 至阴、隐白、三阴交 每穴温和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灸至胎位转正为止. 37. 绝经 肾俞、心俞、三 五心烦热: 太溪、然谷浮肿便 前后 阴交、脾俞 溏肢冷: 关元、命门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 (常见疾病的艾灸穴位) 感冒 凤池,大椎,风府,合谷 慢性支气管炎 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 咳嗽 膻中,肺腧,膏肓,天突,风门,列缺 肺结核 肺腧,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急性胃肠炎 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腹痛 气海,中脘,内庭,脾腧 消化性溃疡 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便秘 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失眠 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贫血 足三里,关元 高血压 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心绞痛 心腧,至阳,厥阴腧,膻中,少海,内关 |
|
来自: bscy306175 > 《健康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