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疗法治妇科疾病-月经不调

 半边锅煮禅心 2011-01-17

《医学心悟》云:“经者,常也,一月一行,循乎常道,以像月盈则亏也。经不行,则反常而灾至矣。方书以趱前为热,退后为寒,其理近似,然不可尽拘也。”说明月经未按月来潮,而紊乱反至者调之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

 

病因:多因情志内伤(如思虑伤脾、恼怒伤肝、过劳伤气等);或嗜食辛热,肠胃积热;或因吐血下血,而致营血损伤,血海不容;或因产后,多产或流产,冲任受损等因所致。致因虽多,但概括言之,不外乎是血热、寒凝、气滞、血瘀、气血亏虚等五种因素互为因果所致。

 

症状:月经先期、后期或先后无定期。月经之色、质、量等亦随之出现异常。

 

疗法:

配穴方一

①:关元、气海、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烦热口渴者,加曲池、中极。

②:关元、血海、三阴交、气海。小腹冷痛拒按者,加归来、天枢;小腹冷痛喜按者,加命门、肾俞;血虚者,加肝俞、肾俞、脾俞;肝郁者,加太冲、地机、蠡沟。

③:关元、三阴交、血海。肝郁者,加太冲、支沟、地机;肾虚者,加太溪、肾俞、命门。

灸法:上列三方,随证选用,按法施灸。用温针灸:每次取三至五穴,于月经预期该至之前三至五日施常规温针灸法,各灸三壮(或十五至二十分钟),每日灸一次,方每穴可连灸一或两次,十至十五次为一疗程。多用于月经先期、后期和先后无定期。用艾炷隔姜灸:每次方取二或三穴,方取三至五穴。各灸方五至七壮,方七至十壮。每日久一次,十次为一疗程。多用于月经先期和月经后期。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取三至五穴,取黄豆粒大小艾炷直接着肤灸,各灸五至八壮,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灸一次,十次为一疗程。多用于月经先期。用艾条温和灸雀啄灸:每次取三至五穴,各灸十五至二十分钟,每日灸一或两次,十五天为一疗程。多用于月经后期和先后无定期。

主治:月经不调。月经先期用方,月经后期用方,月经先后无定期用方

配穴方二

①:关元、血海、三阴交。实热者,加行间、太冲;虚热者,加复溜、太溪、然谷。

②: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

灸法:上列两方,随证选用,按法施灸。用艾炷隔姜灸:取方组穴,各灸五至十壮,每日灸一次。用温针灸:方组穴中复溜用补法,余穴采用泻法,方用补法。各灸三壮,或十至十五分钟,每日或隔日灸一次。用温盒灸:每次取方①:组穴,各灸十至十五分钟,每日灸一次。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取方组穴,各灸五至十壮,脾俞可灸十至十五壮,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于两次月经中间开始施灸,每日灸一次。中病即止。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方组穴,各灸十五分钟,每日灸一次。

主治:月经先期。血热用方,气虚用方

配穴方三

①:气海、血海、三阴交。实寒者,加天枢、归来;虚寒者,加命门、关元。

②:膈俞、脾俞、气海、归来、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灸法:上列两方,随证选用,按法拖灸。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取三至五穴,方各灸三至五壮,腹部穴位可灸十壮,每日灸一次。方各灸五至七壮,于两次月经中间连续拖灸三至五日。多用于寒伤冲脉和血虚后期。用艾炷隔姜灸:每次取方组穴,各灸五至十壮,每日灸一次。用艾条温和灸:方各灸十五至二十分钟,每日灸一次。方各灸五至十分钟,于两次月经中间连灸三至五日。可用于寒伤冲脉和血虚后期。用温针灸:各灸三壮或十至十五分钟。方隔日灸一次。方于两次月经中间连灸三至五日。可用于寒伤冲脉和血虚后期。

主治:月经后期。寒伤冲脉用方,血虚后期用方

配穴方四

①:肝俞、期门、气穴、中极、三阴交、蠡沟、行间、太冲。

②:肾俞、关元、水泉、三阴交、太溪。

灸法:上列两方,随证选用,按法施灸。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三至五穴,方各灸十分钟,每日灸一次。方各灸十至二十分钟,每日灸两次,于经后三周连灸三至五日。用温针灸:每次取三至五穴,各灸三壮或十至十五分钟,每日灸一次,方于经后三周连灸三至五日。

主治: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气滞和月经后期用方,肾气不足型用方

附言:坚持拖灸,效果甚佳。此外,经常在肾俞、中极、合谷、三阴交穴采用艾炷或温和灸,可防治月经不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