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视剧里常看到的骑楼,到底是什么?

 昵称31310373 2017-07-12

“因在异地工作,无法割舍家乡的骑楼,一直想要用自己的画笔画下来”是果壳网友@小佳要好好画画 提出的梦想计划,该计划入选了果壳网创意孵化项目【万有青年养成计划】,接受果壳网的资金和宣传支持。”


(本文整理自小佳要好好画画的万有青年养成计划)



什么是骑楼?


骑楼,是一种特别的建筑形式。从结构上看,它的底层架空,二楼以上比底层凸出,并由支柱支撑,在底层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由于二楼犹如“骑”在一楼之上,故称为“骑楼”。




什么是骑楼街?


讲到骑楼,往往就离不开骑楼街(群)的概念。一栋建筑是骑楼,它底层是架空的空间,当连续若干栋骑楼建筑并排,它们架空的底层就贯通成公共通道,也就形成了所谓的“街”。而这些骑楼,通常是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既可以实现商住两用,又可让行人在其间行走时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合岭南炎热、多雨的亚热带气候。 




骑楼的分布?


骑楼广泛分布于岭南地区,在两广、福建、海南都有着其各自不同风格的建筑,如广州的上下九、厦门的中山路以及海口的“南洋骑楼城”都是典型代表。




看欧陆风骑楼  不得不提汕头骑楼


在我的老家汕头,老市区里有一片特别的骑楼建筑群,可谓是中国大陆最大一片骑楼群,却鲜为人知。


作为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埠的城市之一,汕头成为中当时中国最大的华侨出入国口岸之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汕头的归国华侨开始在家乡投资兴建骑楼,而将世界各地的一些“洋”东西带到汕头来,使得建筑形式显然受到欧陆风格的影响。



西式骑楼占九成,最流行仿巴洛克式


中国南方沿海城市的骑楼,分为侧重浮雕的闽派和接近欧陆简洁风格的粤派。汕头老街的骑楼界于两者之间,更多是西洋式,仿巴洛克式,具有欧陆风格,既有中西合璧的气质,又有潮汕当地浓厚的风俗气息,别树一帜,而却因种种原因未被保护和重视。 


汕头的骑楼建筑群,有着自身两大独特鲜明的特点:


一是以骑楼建筑为主的老街区,是以小公园为中心,呈放射状撒向码头,由四永一升平和四安一镇邦十条大商业街构成放射性“蛛网”的主要网线。这独特的老街区结构,也是号称是世界上除了巴黎之外,唯一的放射状街区,曾有学者用“汕头的小公园老街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意大利的小镇!”来描述。


汕头市小公园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区规划总平面图,可以清楚看到放射状街区的特点。其实早在2000年后,政府就启动了“小公园”片区旧城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却因资金链就断裂了,拆迁工作随之停滞。 


二是骑楼建筑中西式骑楼占九成,并以仿巴洛克式最流行 。所谓的仿巴洛克式,采用欧洲“巴洛克”风格的装饰手法,以嵌入浮雕、壁画的装饰繁复的建筑外墙、拱券和弧形山花等为主要特征。另外,粤东式骑楼作为汕头市特有的一种骑楼样式,在建筑立面上没有典型的西方元素,如女儿墙、拱券等的修饰,但在窗框、门楣等处却有繁复的浮雕装饰。



每一个窗、一个构件,都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什么是女儿墙和山花?


在骑楼中有着最温婉名称的,应当属“女儿墙”了,总让人想起美丽的少女,到底它指的是什么?而有为何有一个如此美丽的名字呢?


除了女儿墙,山花也是骑楼立面中的重要装饰部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