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质疏松不只是骨折

 微微传奇 2017-07-12

提及骨质疏松的危害,您想到的是什么?相信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骨折,骨质疏松是导致骨折的重要原因。我们总说,骨质疏松是沉默的杀手,因为骨质疏松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也可以说骨质疏松很隐蔽,我们很难发现,在无声无息中威胁人体健康。




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为严重的症状,骨质疏松症的本质是过量的骨吸收(骨组织的体积和密度逐渐下降),它使骨量、骨结构及骨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衰变,在这一慢性变化过程中,骨的微细损伤日积月累,骨的重建和修复失去代偿和平衡,最终使得骨强度下降、脆性增加,这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理基础。




驼背和身材缩短


很多人觉得人变老后身高会变矮、身体也会变得驼背,是自然规律,应该要坦然接受,可事实是这样吗?


其实老人驼背的罪魁祸首就是骨质疏松,以“驼背”为主的身材缩短、脊柱变形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体征。骨质疏松者由于骨量减少,椎体骨结构变得松散,骨强度减弱等改变,导致脊柱的称重能力下降,身体自身的重量作用也可使椎体逐渐变形。由于脊椎椎体的向前弯曲动作较多,所以椎体前方压缩变形更为常见。


由于骨质疏松,椎体会出现压缩变形(压缩性骨折),使得椎体原有的立柱结构形态发生改变,每一个椎体的高度可减少1~3毫米。同时椎体间隙变窄,再加上驼背的共同作用,使得骨质疏松患者的身高可以缩短数厘米,严重骨质疏松者脊柱长度可缩短10~15厘米。

 



腰背疼痛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之一,50%以上的骨质疏松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包括肌肉疼痛和骨痛。骨痛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最常见为腰背痛。由于骨吸收的不断增加,骨量严重丢失,骨小梁出现病例改变,骨皮质变薄、髓腔扩大,骨内压增高,从而影响微循环,产生瘀血、骨膜应力增大等,引起张力性疼痛。在椎体因微细骨折引起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失去原有稳定性,肌肉需代偿性增加张力,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性疼痛。


可是很多人出现腰背疼痛会以为是年纪大了,身体退化而导致的正常现象,很少会把腰背疼痛和骨质疏松联系到一起。这也是骨质疏松总是在无声之中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原因。



 

牙齿松动、脱落


对于牙齿松动或脱落,很多人会认为是牙周病造成的。口腔骨组织是人体颌面部骨骼中重要主城部分,随着年龄增加,全身骨量下降,在口腔中易发生牙折、龋齿、牙槽骨吸收以及牙齿松动等问题。而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的作用导致骨质疏松也会影响到口腔,从而容易出现牙齿松动或者脱落问题。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牙齿过早脱落问题,要及时检查骨密度。

 



发须早白为骨质疏松提供早期线索


人老后,头发会变得花白。很多人知道这是自然规律,但您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当人老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逐渐衰退,头发黑色素的形成也会逐渐减少,而黑色素是保持头发发黑的根本原因。可是有很多人还很年轻,头发就已经花白了很多,其中一种原因就是骨质疏松导致的。国外一项研究显示,年龄超过40岁的男女,如果白发的比例已经高达50%,那么这些人以后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将是一般人的4倍多。研究人员认为发须早白与骨质疏松之间的联系可能与基因有关,据推断发须早白与骨组织的生长可能听命于同一组基因的指挥。此项研究为人们早日发现自己是否患上骨质疏松提供了一项便捷线索。

 



一生之中,钙质有高峰有低谷


钙是形成骨组织的主要成分,只有摄入足量的钙才能有效促进骨形成。20岁之前,是骨量迅速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摄入更多的钙,可以在30~35岁达到尽可能高的峰值骨量,就好像一个学生,只有通过更努力学习,才能获得高分是一个道理。35岁之后骨量呈缓慢下降趋势,50岁以后女性骨量迅速下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预防方法


注意钙的摄入 

由于20岁之前是骨量迅速增长阶段,此阶段要多吃含钙、磷高的食物(人体内99%以上的钙和86%左右的磷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构成骨盐,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特别是牛奶、奶制品、豆类、鸡蛋、绿色蔬菜、海带、鱼等。做到坚持低盐饮食,注意多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可以增进食欲、促进钙的吸收。


影响钙质吸收的因素 

(1)避免吸烟酗酒,吸烟会影响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作用,酗酒可因酒精毒性作用造成营养不良,影响钙质吸收;(2)少喝浓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这些饮料会造成钙流失增加,资料显示,骨折的发生率与咖啡因的摄入量成正比。


加强体育锻炼 

锻炼对保持骨健康至关重要,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严重的骨质丢失。但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可以增加骨量,通常只有承重训练、冲击性训练和抗阻力训练等符合牵拉肌肉增加骨密度的运动才可以增加骨密度。


承重训练  在直立状态下机体抵抗重力进行的运动,如行走和跑步。快步行走、长距离行走和山地行走对增加骨量具有意义,普通行走作用不大。对于老年人可以采用快走、慢跑、有氧舞蹈等。对于年轻人可以采用下肢绑沙袋增加阻力进行跑步运动。


冲击性运动  运动过程中骨骼与关节承受短暂而重复的负荷应力的一种运动形式。高冲击运动一般需要双足同时离开地面,如跳跃、跑步、跳绳等;中等强度的冲击运动主要包括瑜伽和健步走等;低强度的冲击运动包括散步、踏步操、骑车等。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冲击运动要注意安全。


抗阻肌力运动  以增强肌力为目的的抗阻训练可在肌肉直接牵拉的方向刺激骨骼,也可在骨骼支持重力的情况下增加重力对骨骼的作用,因此可以改善骨量。主要运动包括哑铃、杠铃、橡皮圈或重力训练设备等方式。


其他运动  一些非冲击性训练可以改善人体协调、柔韧性和肌力,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平衡训练:增强下肢肌力和平衡功能,如太极拳;(2)姿势训练:改善姿势和步态,减少驼背等畸形;(3)功能性训练:改善日常活动能力,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4)瑜伽和普拉提可改善肌力和柔韧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