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道长存,各有因缘:你能做的就是走好脚下的路丨弘道读经会

 昵称45348109 2017-07-12

适合你的不一定适合别人,

没有必要去否定别人,

更没有必要去否定一个法门,

否定一个宗教。



适合自己的,反问自己,

修好了没有,做到了没有?

是图了一个虚名,

还是脚踏实地?


文/陈景展


这个景象古往今来都是这个样子(资料图)



空中梨花朝下落,一霎遍地似白鹅。明年一定要收麦,年丰大有家家乐。卖凉粉的不发市,木炭行里笑呵呵。樵夫收脚往回走,佳人学士入暖阁。可怜那些行路人,眼前盼店逩不着。富穿重裘还嫌冷,穷汉低头把肩缩。家人柴米不受困,少米无柴只踏脚。水底之物还似旧,空中飞禽忍着饿。上天周济不得齐,有的有来没的没。怪道圣人犹有憾,治世大贤人弹驳。



这段内容,是说了一个世间的一个景象,大雪纷飞,可是喜的喜来愁得愁,喜的是明年的丰收了,卖木炭的高兴了,那些家人学士富贵之家高兴了,不用愁。愁的是那些行路的人,卖凉粉的,家中无米无柴的。祖师说上天周济不得齐,有的有来没的没。说这个景象古往今来都是这个样子,就是圣人看见这个景象也觉得有所缺憾。也总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天下一样,可是能一样吗?每个人的造化不同,老天是公平的,但人心是有差异的,自己种的因不同,得的果就不同。



“戒”是在端正人心(资料图)



释曰明心能见性,见性个个似贤圣。不能见性因何故,利己损人心太重。淳朴天理都昧死,人无天理难见性。地狱人多天堂少,因此不能成贤圣。儒释道教都分明,异教别传数不清。各家都说各家是,都说他教理上通。生来落草都一样,后来衣巾变教名。要依我的拙见识,若不修心俱不通。修心迟早成正果,若要不修不超升。



端正心态


这段文字最后重点就是后面的四句,要依我的拙见识,若不修心倶不通。三丰祖师爷也说相同的话,天下并没有儒释道三教之别,只有正邪二教,能从心性上下功夫的,以脱离生死为目的的,能引渡迷津的都是正教。法亦没有高低贵贱,只要抓住这个中心,能使人解脱的,不离根宗的都是正法。


倘若离了这个真宗,就算是正教,圣人所创,你把它解偏了,学偏了,那也是邪教,最后不能让你脱离苦海。因为没在心上下工夫,你的心偏了,心不正了。所以一切一切修心为本,端正自己。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从戒律入手的原因,戒就是在端正这颗人心的。心都不正了,那能怎样呢?能修出个什么花什么果呢?那都是空谈。搞不好还要把自己害了。


把心端正了,戒行坚固了,有了这个基础了,上面添砖加瓦,盖什么都是好的。所以祖师在这里也是强调,不要区分儒释道,都是教人的,都是劝人的,都是让人改过错的,存的都是天理,都是自然,都是本真。明心见性,见的是你自己的本来面目,不是见的一个外在的神佛让你去朝拜。返璞归真,后天返先天,显的是先天五行不到、父母未生的那个真我,都是一样的。圣贤、君子通的也是天地之理,没有区分的。


生来落草都一样,后来衣巾变教名。孩子生下来你说他哪个是佛,哪个是道,哪个是信这个的,哪个是信那个的,都是爸妈的孩子,生出来都是一样的,只是因缘不同,根基不同。往修行方向走的时候,只是依据的工具桥梁不同,但是到达的地方就是每个人的自性,这是一致的。这个自性就是天道。



上山的路不是只有一条(资料图)


脚踏实地


把私欲除尽,存的那个天理,是一致的。把人和人之间不同的那个地方剪掉去掉,剩下的就是你要修的东西,你要守的东西。这一点尤其是在当下,各个宗教宣传的都比较多,切莫在这个地方去执着去分辨,但凡能有助于修行的都要虚心领教,都要去学,都要去尊敬。


上山的路不是只有一条,条条大路通罗马,从南从北坐索道还是走台阶,都能成道。切莫以为只有自己能成道,不见得的。一个教里面也有诸多法门,你能说哪个法门高,哪个法门低,哪个教派高哪个教派低?只要是圣人创的,都是真东西。只差的是每个人要去做,要问的是我做好了没有?我信这个是这个方法适合我,别人信那个是那个方法适合别人。适合你的不一定适合别人,没有必要去否定别人,更没有必要去否定一个法门,没有必要否定一个宗教,适合自己的,自己反问自己,修好了没有,做到了没有?是图了一个虚名,还是脚踏实地?


倘若能够依照一个法门一门心思认定,把它走穿走透走破,到那个时候万人敬仰,你再来开宗立派,再来引渡迷津。在此之前都是修行人,低着脑袋埋着头,俯着身子看着脚,把脚下的事做好,多做少说。说的多就假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编辑:若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