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尔茨堡音乐节亲历记(上)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7-12

 

当生活中总是有美好事物陪伴的时候,光阴的流逝便格外迅速。每一次的八月底或者九月初从欧洲回来以后,就会不由自主地细细回味关于萨尔茨堡的一切。不知不觉就到了新的一年七月,一年一度的萨尔茨堡音乐节开幕的日子再次来临,登陆音乐节的网站,面对琳琅满目的节目,我的心不免又蠢蠢欲动。

我在2002年、2004年、2007年、2012年和2015年先后出席萨尔茨堡夏季音乐节,因为这座莫扎特小城的地理位置,我已经习惯在音乐节期间如穿梭般多次往返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和萨尔茨堡之间,挑来选去地竟然两边不耽误地观看了三十余场精彩演出。算上另外四次的晚冬和深秋时节的造访,我在萨尔茨堡逗留的时间累计相加超过一个多月。对于一位游人来说,这个时间绝不算短,它足以让我走遍城市和郊外的每一个地方。可以说对萨尔茨堡的一草一木,对音乐节的奢华铺张,对在萨尔茨堡结识的每一个人,对在那里感受到的闲适温馨的气息,我每时每刻都充满深深的怀恋之情

漫步萨尔茨堡
八月来萨尔茨堡是一种幸福,这幸福并不仅止于听几场精彩的音乐会和看几场歌剧。每当回顾在萨尔茨堡的经历,最令我感到惬意与闲适的竟是在剧场之外的悠哉游哉。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萨尔茨堡的魅力才是完整的,它的诱惑才真正是不可抗拒的。因为萨尔茨堡音乐节特有的传统“日场莫扎特(Mozart-Matineen)”音乐会常常是上午 11 点开始,所以与拜罗伊特上午的人迹稀少相反,萨尔茨堡萨尔河两岸的老城和新城不到 9 点便已人潮涌动,熙熙攘攘。

从马廊大道(Hofsallgasse)经大教堂广场(Domplatz)再至主教宫广场(Residenzplatz)及莫扎特广场(Mozartplatz),处处弥漫着音乐节的气氛。马廊大道的靠门希斯山一侧是三个最重要的演出场所,它东临卡拉扬广场(Herbert-von-Karajan-Platz)的洗马池(Pferdeschwemme),正对萨尔茨堡大学和联合教会教堂

西边与之相接的分别是富特文格勒花园(Wilhelm-Furtw?ngler-Garten)和托斯卡尼尼客舍(Toscaninihof),它们与百米之外的莫扎特“出生屋(Geburtshaus)”之间的主要道路名为“维也纳爱乐巷(Wiener-Philharmoniker-Gasse)”。

从早到晚,古色古香的豪华马车往来穿梭,轻捷的马蹄踏在石板路上,清脆悦耳。这是萨尔茨堡的一道风景,主教宫门前是他的集散地,当它们排成列的时候,俨然旧时的皇家气派。

在主教宫和莫扎特立像之间的波塞冬喷泉旁边也搭建了几处舞台,奥地利广播公司还在靠教堂一侧的墙脚下放置了两个巨大无比的音箱和大屏幕。到夜幕降临的时候,这里不仅有当地风俗剧和时装表演,还会为星罗棋布的酒吧中的醉客播放莫扎特和舒伯特的音乐和历年萨尔茨堡音乐节制作的歌剧和音乐会录像。

大教堂广场黑色的巨型舞台和比它更高的呈阶梯状扇型分布的观众席告诉人们这里是上演霍夫曼斯塔尔戏剧《每一个人》的地方。白天它和它的周围被为数众多的街头卖艺人占据着,似乎这里并没有工商和城管执法人员在约束或骚扰他们,当然他们的艺术水平也决非业余,不论是管乐重奏还是小提琴、大提琴、竖琴独奏以及各类民族乐器组合都可用“专业地道”来形容,所以围观的群众不仅报以热烈的掌声,还毫不吝惜地往他们的琴盒投掷钱币。

我们也可以做一些与音乐无关的事情,比如登上萨尔茨堡城市标志性建筑的霍恩萨尔斯山上的要塞城堡,山上有好几个教堂和修道院,山半腰还有著名的圣彼得教会墓地。如果想欣赏老城的全貌,可以步行到河对岸的卡普吉纳山上,在那里可以拍得最标准的萨尔茨堡全景照片。

既然到了新城区,就不可不逛一逛出现在电影《音乐之声》中的米拉贝尔花园(Mirabellgarten),从园中的花坛、喷泉及石像处向南看,正好位于它的垂直线远方的霍恩萨尔斯山城堡就像在眼前一样。与米拉贝尔花园相邻的就是莫扎特音乐学院(Mozarteum),它的大音乐厅和室内音乐厅门前的街道在没有演出的时候异常安静,连车辆都非常少

新城区除了有莫扎特的另一所故居“舞蹈教师之家”,还可以在桥头的河边看到卡拉扬出生的房子,院子里有卡拉扬指挥姿态的雕塑,只是大多数想瞻仰卡拉扬故居的人都拥往城郊阿尼夫(Anif)了,那里不仅有卡拉扬安息的墓地,还有位于巍峨的阿尔卑斯山脚下广袤原野上孤独的小屋和马厩,这是卡拉扬生前的世外桃源。

距此不到一千米的建筑是意大利指挥家里卡多·穆蒂的夏季别墅,他是萨尔茨堡音乐节另一位举足轻重的强势人物。

萨尔茨堡之夜
夜幕降临的时候,空气中音乐的芬芳愈加浓郁,它们与咖啡、蛋糕以及巧克力的香味儿混在一起,令人陶醉。马廊大道上等待退票和准备入场的人慢慢多了起来,没有看戏打算的人自觉地远远站在岩壁剧场(Felsenreitschule)和节日大厅(Festspielhaus)对面的人行道上,欣赏并品鉴着每一个从豪华轿车出来的男人和女人。

演出开场前与结束后,总有大群的追星一族守候在两个演出场所之间的大铁门口,那里是所有演员的出入口。在萨尔茨堡的明星没有等级观念,即使是哈农库特、阿巴多、波利尼、布伦德尔、阿格丽希、穆特、弗莱明、布伦德尔、邦妮、汉普森、扬松斯、蒂勒曼、夏伊、海丁克等大师级人物也要从这里步行出来在街道上车。

据说惟一的例外是来自俄罗斯的指挥家瓦列里·格吉耶夫,他不仅乘黑色的奔驰轿车进出此门,而且墨镜也从不摘下。萨尔茨堡给他的礼遇应该很高,他经常在这里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和国家歌剧院演出歌剧,还率领他的亲兵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的基洛夫乐团演出交响音乐会。照这种趋势下去,新的一位“卡拉扬”在萨尔茨堡诞生,将不会使任何人感到突然。

这个季节来萨尔茨堡的人并不一定出席的都是音乐节的演出,除了马廊大道的三个剧场以及新城区的莫扎特音乐厅之外,米拉贝尔宫和山顶上的城堡都有很地道的室内音乐会,你甚至不需要购票进场,只要望着窗户透出的灯光,悠扬典雅的琴声便以极自然的形态飘向你的耳际,这才是只属于萨尔茨堡的夜的温馨。

在圣彼得教堂(St.Peterkirche)旁的餐厅里,传统的莫扎特音乐伴宴虽然价格不菲,但预订者众。

同样你也可以坐在庭院里的喷泉旁或大树下,在寂静的月色下,聆听从二楼窗子里传出的小夜曲和嬉游曲,是否看到头顶假发身穿宫廷乐师服装的乐手或者使用银质贵重餐具大快朵颐,倒不应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萨尔茨堡之夜最热闹的时刻还是在各种演出散场之后。这时,几乎所有的饭馆和酒吧都座无虚席,名气大一点的老字号门口甚至排起了长队。前来用餐者都是豪华礼服,仪态高贵,好像萨尔茨堡的夜生活到这个钟点才算真正开始。往往穿着最随意的恰恰是宴会的主角、当晚的明星。他们也同样呼朋唤友,扶老携幼,在众星捧月的氛围里,往往胃口极佳,粗豪奔放的本性也袒露无疑,这种亲和力简直迷人透顶。

夏季来萨尔茨堡演出是明星大腕最明智的选择,既挣到高额出场费,又可携家人一同在山水秀丽的小城度假,所有费用统统由音乐节组委会买单。即使再有架子的艺术家,一旦出现在萨尔茨堡,都一下子变得平易近人,在我的印象里,他们从未有一人拒绝过签名与合影的要求。

在遍布萨尔茨堡大街小巷的露天酒吧和快餐车旁,也经常可见拖家带口的明星为家人及孩子排队买汉堡包或热狗,他们向身边经过的每一个人微笑致意,如果有人上前提出合影要求,他们便立刻放下手中正吃的东西,上前亲热地把你抱住,对着镜头做出夸张的表情。我的相册里保存许多珍贵的镜头,有哈农库特夫妇、莎菲母子、沙德父子、克利斯蒂和他的朋友、博德茨基和女友一家、巴塞隆娜和母亲、博塔和朋友等。

为了能够尽情领略萨尔茨堡美丽独特的风土人情,同时也为连续观看演出做出身心调整,有经验的游客都会选择在近郊农庄下榻,那里不仅风光优美,而且极其安静,当然前提是必须有自驾车。我曾经在陈唯正的帮助下到位于德奥边境的一个农庄住过两个晚上,不论夜里多晚睡觉,我都很珍惜清晨的时光,湿润而清新的空气和曾在梦中见过的田园风光令我倦意全无。我或者在木制的阳台上看书品茶,或者跑到碧绿的草地追逐老牛和母鸡,有时也会坐在碧水荡漾的湖边呆呆地看两只大狗在里面疯狂洗澡嬉闹。

许多并不富裕的乐团和歌剧院的乐师或演员也选择住在农庄里,他们在这里与家人享受美好舒适的假期。我住的农舍就有两位萨克森德州累斯顿国家乐团的乐师,他们在萨尔茨堡总共有两场音乐会和三场歌剧的演出,其余时间便陪伴妻子和孩子在村子里悠闲地骑马散步。我在早餐的时候和他们聊了天,当然话题集中在已经去世的前任音乐总监朱塞佩·西诺波利身上,听到不少逸闻趣事

其实每个农庄通往市区的公共交通都比较发达,但如果音乐会结束太晚而你又在酒吧留连忘归,如果自己没有车,大概就只能步行回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