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给熊孩子立规矩,总会有人给他长教训

 龙叔文馆 2017-07-13

前两天

一则央视报道的惨剧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

湖南长沙某小区

一名小男孩将2岁女童莉莉抱进电梯

按下18层,将其独自留在电梯

而18楼护栏恰好损坏

导致女孩不幸坠亡


在现实生活中

因为熊孩子引发的惨案还有很多

父母常说“他还只是个孩子”

但是发生的一次次惨剧告诉我们

年龄小不是孩子胡作非为的资本


熊孩子一般是什么样的?

网上有人概括出了熊孩子的定义:

他们年龄在5到12岁之间

有着极大的好奇心、破坏力和充足的时间

他们无厘头的要求

往往弄得你不耐烦乃至抓狂

但你却无可奈何


现在的“熊孩子”很多

而且破坏力日益升级

很常见的有下面这些行为:

熊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

孩子的行为往往和家教有关

熊孩子只是现象

熊家长才是本质


父母的“言传身教”

学龄前的孩子

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了

他们能接收到的信息、教养和知识

也都来自于父母

这个时期也是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 

如果父母没有做好表率

陋习比较多

喜欢说脏话粗话

还有各种不良嗜好

孩子基本上一学一个准


对于没有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

很容易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


无原则的娇惯纵容

养出一个熊孩子非一日之功

一般是父母长期纵容出来的


有的孩子对爷爷奶奶骂骂咧咧

父母却在旁边微笑

不管孩子做什么,有什么要求

都是无条件地满足他和嘉奖他 等到孩子闯出祸来

父母又常帮孩子做辩护

无意中激励了孩子无理取闹的行为

让孩子觉得自己没错
自然解除了内心的那条警戒线

于是,熊孩子就这么诞生了


如何使得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

我们总想着要学习欧美的教育模式

要充分地给孩子自由

这其实是陷入了教育理念上的误区

给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

不代表他们可以没有规矩、规则

在生命的早期必须把规则

内化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自律

自律是指依靠个人自我控制

自我管理来约束个体行为的手段

他律是指借助于约束强制手段

来规范个体行为的手段


儿童的自律不是天生的

生命早期的儿童

内心里不可能存有一个自我评价系统

所有那些温暖的自信、自我价值感

良性的自我评价、对行为结果的评估和抉择

这些内在的东西

都必须靠一个外在的评价系统

植入到孩子的意识中去


 所以,他律是自律的基石

外部评价是自我评价的背景

没有他律和外部评价来提供训练、确定基调

自律和自我评价是不可能产生的


在简单的是非对错、规矩原则、礼貌教养上

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定好规矩

一旦有什么越矩的地方

一定要让他知道轻重

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孩子

什么事情不能做、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能清楚地向孩子表达这些规则和限制的意义

不要进行空洞的威胁


在这个标准下

他知道什么东西该去执行

什么东西该坚决反对

掌握好这个度就可以了


规则必须清晰、明确

全家都共同遵守

父母要做好榜样

别把自己当做高高在上的规则制定者

而是和孩子一起成为规则的执行者

漫画:在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