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脉 来自王老師講座節選 00:00 09:18 “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脉经》)。” “弱乃濡之沉者。《脉诀》言:『轻手乃得。』黎氏譬如浮沤,皆是濡脉,非弱也。” “《素问》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脉弱以涩,是谓久病。病后老弱见之顺,平人少年见之逆。』” 按《脉经》说,弱脉就是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是沉细而柔的脉。弱脉很常见,因为身体弱的人很多,尤其病人。 在当今这个时代,不是说体虚的人就少了,体虚的人照样多,有瘀滞的人也多,有湿的人也很多。我经常给学生讲,来一个病人,纯实无虚的基本上没有。比如湿盛,他往往就脾虚。他有热,很有可能有阴虚。他有寒邪,弄不好就有阳虚。所以现在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想找一个纯实无虚的人很难找到,当然找一个纯虚无实的人也很难,也就是找一个一派虚症一点实症没有的人,或者找一个一派实症一点虚症没有的人,这种情况也很少。所以现在的病人跟古人比可能是更加复杂了,对我们中医的要求更高了,我们尽看到一些复杂的情况。 1.【体状诗】“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 “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 弱脉一定是沉取才能摸到的,而且是细软无力的。 “阳陷入阴精血弱”:如果阳气不能升举,内陷入阴,那么脉就沉,因为它起不来了,它就沉了,也就是整个脉鼓荡无力了,所以这个脉就很弱。 精血亏虚不能充盈血脉,所以这脉很细,就叫小脉,小脉就是细脉,就是摸到脉的宽度很窄,所以弱脉就是这种沉而细小无力的。 “白头犹可少年愁”:如果老年人见到弱脉,这个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呢?因为年老体衰,这是自然规律。但是少年之人,阳气应该正旺,气血方刚之时,脉应该盛壮,你反而看到弱脉,这是虚损之脉,说明里头已经亏了,所以堪忧。所以大家看到少年之人、年轻人,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迷惑,看到肌肉发达,身体很强壮,容易被迷惑,包括有好多人年轻时健身,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身体还是很棒,看样子挺壮的,不要被他迷惑。我们中医望、闻、问、切,切脉就能察知他内脏情况的,这是非常准确的。我有一位朋友在年轻的时候在大学里健身,肌肉发达,骨骼强壮,又高又壮,这个人给大家印象就是身体非常好没有病,后来有一天他突然让我给他诊脉,我给他诊脉后跟他说,你的身体虚的很厉害,他当时很服气,因为所有人都说他身体好,只有我说他身体虚的很厉害。他自己知道确实很虚,后来给他吃药,我说你关键是脾虚,后天乏源,后天之本虚了。为什么会脾虚呢?因为你这个人思虑过多,缺乏果断,什么事都优柔寡断,想的太多,不愿意决断。肝脾不和,因为肝胆主决断,脾主思虑,思虑过多就伤脾,其实你决断了以后不思就不伤脾了,所以他完全是七情内伤。 其实我想很多白种人也是这样,虽然他们的骨架比较大,骨节比较粗壮,很多人又健身,肌肉很发达,容易给我们一种印象,就是白种人身体很好,甚至白种人没事就喝冰水,喝凉牛奶,什么都吃生的,容易让我们认为他们的身体很壮,但是据我多年来给白种人看病的经历来看,其实他们很多人虚的很厉害,所以我老跟学生讲,他们身体里面糟的很,所以不要被他们的假象所迷惑,我们还要看脉象。 年轻人见到弱脉并不奇怪,张仲景在《金匮虚劳病篇》就讲:“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平人就是看着是健康人,但是脉太大了,有可能得虚劳了,极虚也可能得虚劳,所以你看着他表面壮,其实不一定壮,所以脉偏大、偏小、偏弱都可能有病。 中医四诊有望、闻、问、切,而我们水平太低了,我们只能切而知之。张仲景是医圣,他能做到望而知之,能达到了神的状态。他当年在王仲宣二十多岁的时候就看出来王仲宣二十年以后要得麻风病,你现在赶快吃五石散,就可以避免。他在二十年前就能一眼看出来,而且他也没有给王仲宣诊脉,所以叫望而知之谓之神。我们达不到这个境界,我们只能追求切而知之谓之巧。 如果少年出现弱脉赶快吃药,赶快养生,赶快治病。 2.【相类诗】见濡脉。 3.【主病诗】“弱脉阴虚阳气衰,恶寒发热骨筋萎。” “多惊多汗精神减,益气调营及早医。” “弱脉阴虚阳气衰”:阴虚、阳虚都可以出现弱脉。阴虚是什么意思?阴虚就是物质方面少了,阳虚就是能量少了,你要这么理解。如果还不能理解,我打个比方,你的生命就是一盏油灯,阴虚就是灯油少了,阳虚就是你火苗太小了,阴和阳的关系就是这样。阴阳互根,你的灯油没有了,你的灯也亮不了了,你火苗太小了,你光有油也没有用啊。你火苗灭了之后,你再有油,你也是死的。 “恶寒发热骨筋萎”:弱脉的人可能比较怕冷,但是比我们穿衣服多就不冷了,这人可能是阳虚。 如果身上老发热,也可能是阴虚内热这种情况。刚才讲的情况是内伤,当然外感病也可以看到弱脉,但是弱脉大部分我们指的是内伤疾病。 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亏虚就会出现骨筋的亏养,就会导致了萎病,所以萎病完全是从里头发出来的,是由五脏的虚损导致筋骨的虚损。 “多惊多汗精神减”:正气虚了以后,人就容易受惊,因为神无所倚,神没有依靠了,所以人就容易受惊,一惊一乍,没有精神了。老年痴呆是怎么得的?就是精神受伤了,是伤了神。 越是阳虚或者阴虚的人越容易出现盗汗、自汗。 “益气调营及早医”:既然弱脉指的都是虚损不足的这种情况,所以见到弱脉是应该补的。那么是扶阳益气,还是养血填精、调补营血?这种情况需要及早治疗。 4.【分部诗】“寸弱阳虚病可知,关为胃弱与脾衰。” “欲求阳陷阴虚病,须把神门两部推。” “寸弱阳虚病可知”:寸弱主的是上焦心肺的阳气虚衰。 “关为胃弱与脾衰”:关主中焦、脾胃气虚、阳虚。 “欲求阳陷阴虚病,须把神门两部推”:人的元阴元阳所居就在下焦。我们说左尺主肾,主要指的是肾的元阴。右尺脉主命门,主要指的是肾的元阳。所以说要看阴阳的虚损,要看神门两部。为什么叫神门呢?两个尺部叫神门出自哪儿呢?来自《伤寒论·平脉法》、《伤寒论·辨脉法》,所以大家可以查一下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