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兰水仙瓣之谜

 七月流火2001 2017-07-13


弘扬国兰文化,传播兰花知识

手写兰诗百首齐,隶行章草自留题。紫砂亲赴宜兴订,散布人间寄爪泥-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中国兰水仙瓣之谜

来自兰花吧

06:44

国兰中有“水仙瓣”花艺。据古兰谱记述:“捧心有兜起白头,外三瓣略比梅瓣尖者为水仙。”吴应祥先生说:“梅瓣与水仙是同型的两种形。”魏亚声先生和魏亚秫教授经科学研究得出结论:梅瓣与水仙瓣均是花瓣雄蕊化的兜型花。的确,花瓣雄蕊化后花瓣内有花粉细胞,使花前产生形变和色变,花瓣呈现乳白色或黄色并向内呈兜型,梅瓣与水仙瓣在花瓣雄蕊化的程度上不一,以致瓣轮萼形状上也有差异,水仙瓣花艺的定性和定形问题已解决,然而,其立意一直是个谜。

兰友们常以水仙的花瓣形状去对照兰花中的水仙瓣,但总觉得其形状并不相似。那么又为何命名为“水仙”呢?据清朝嘉庆年方时轩编著的《树蕙篇》载:“世俗以巧花谓之仙,不知何义?是始有仙气焉。”由此可知近200年前,古人也在探索水仙瓣的创意,然而“是始有仙气焉耳’”一句拨开了迷雾。水仙花又名“凌波仙子”,此美名取自曹植《洛神赋》中宓妃的神形,原来古人借洛神的丽影创意出了国兰中的“仙”。曹植在《洛神赋》中赞美洛神体美日:“浓纤得、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束素。”“延颈秀项、丹唇外朗。”我们以这些赞美洛神形体美的诗句来对比国兰中水仙瓣的形态,发现二者之间真是太巧合了。这不能不使我们惊叹古人创意之奇,羡慕古人文化艺术修养之精深。高兴的是我们终于明白了古人创立国兰水仙花艺的原意。由此,我们懂得了国兰梅瓣花艺是欣赏圆的美为主,而国兰水仙花艺则是欣赏它的线的美为标准的,不过她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以人体美为基础,借神仙的形体美来赏兰,这就是仙瓣的意境。

国兰水仙花艺品种开花,花朵初透出苞时,花苞色艳彩浓,真可谓绿衣彩衫裹身,花蕾朝天渐渐绽放,好比芙蓉出水,酷似洛神,真可谓凌波也。花朵放瓣渐转向正方(国兰普花均低头后放花瓣),花朵绽放,但见外轮三瓣萼浓纤得,修短合度,即丰盈与苗条适中,长短恰到好处,展现出延秀项,肩如削成,腰如束素的形态美。在赏兰术语中就成了“主正、肩平、收根放角、紧边合抱”等词句了。再看花之内轮,真是云鬓峨峨,丹唇外朗。水仙花艺的捧瓣均比梅瓣的捧瓣软润光洁些,多数为“观音捧、白玉捧、蒲扇捧、挖耳捧、软捧等,形和闩头明显合乎云鬓峨峨之形态。梅瓣无大舌,水仙瓣的唇瓣较圆阔而宕,酷丹唇外朗之美,以致人们常误认为水仙差梅瓣一级,其实不然,水仙花艺是圆与线的巧妙组合,为此又名“巧种”。

中国兰水仙,外轮三瓣型花艺中,最佳的花品均是水仙与其他瓣型的综合体。
梅型水仙,外轮三瓣结圆为梅,中宫软润光洁,唇瓣宕为仙,这种组合花形端正,内轮展,外轮与中宫配比适度,有梅之美,无梅瓣中宫紧硬、唇瓣短小的特点。
春兰西神梅”、“集圆”等即为代表。
荷型水仙:外轮三瓣宽阔而收根放角,荷花瓣。中宫软润光洁而宽容,多数为“观音捧”,“观音捧”是指观音菩萨包扎发鬓的巾帕前端的形状。实物的型在观音佛像的头上,荷型水仙的唇瓣较发达,适放而微卷,名为“大铺舌”。花朵整形配比合度,花容端正,神韵有气度。一花兼有荷与水仙之特点,为瓣型花之上品。
飘门水仙:外轮三瓣之瓣端有微翘,瓣端微飘,然而,飘瓣不飘根,瓣根部仍呈含抱,唇瓣前端有口名为“歧舌”。捧瓣多数为“白土捧”,若为“蒲扇捧”,唇瓣可圆整,这类水仙花艺品种俗称“文飘”。飘一致,动中寓静,奇巧无比,花色多数较俏丽,视为佩中的佳品,型名品“一品”,蕙花之“老巧”。
胸仙:外瓣皱,捧瓣反出,中宫敞口舌,花开五,是为水仙之下品。
国兰水仙花艺,以洛神仙姿为标准,以此来论形,赏格,评品,并细味其神韵,奇巧无比,妙美难言。

图文/网络 右上角可收藏或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