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府诗集 隋郊祀歌辞》之一

 爱雅阁 2017-07-13
《乐府诗集 隋郊祀歌辞》之一


图片
 

《乐府诗集 隋郊祀歌辞》之一

 

【隋圜丘歌】

《隋书·乐志》曰:仁寿元年,诏牛弘、柳顾言、许善心、虞世基、蔡徵等创制雅乐歌辞。其祠圜丘、降神奏《昭夏》,皇帝升坛奏《皇夏》,次奏登歌,初献奏《諴夏》,既献奏文舞,饮福酒奏《需夏》,次奏武舞,送神奏《昭夏》,皇帝就燎位、还大次并奏《皇夏》,辞同升坛。

 

沌意:仁寿(601年正月—604年十二月):隋朝政权隋文帝杨坚年号,历时3年余。仁寿四年七月隋炀帝即位沿用。大次:帝王祭祀、诸侯朝觐时临时休息的大篷帐。五夏里的《諴夏》《需夏》莫非是隋朝时定名?

 

【昭夏】

肃祭典,协良辰。具嘉荐,俟皇臻。礼方成,乐已变。感灵心,回天睠(1)。

辟华阙,下乾宫。乘精气,御祥风。望爟火,通田烛。膺介圭,受瑄玉(2)。

神之临,庆阴阴。烟衢洞,宸路深。善既福,德斯辅。流鸿祚,遍区宇(3)。

 

【自解】

1)具嘉荐:器具里都是上好的荐献。俟:等待。臻:到来。感灵心:感通神灵之心。天睠:上天的眷顾。

2)辟华阙:开启华丽宫阙。乾宫:天宫。乾,八卦之一,代表天。精气:阴阳精灵之气。古谓天地间万物皆秉之以生。爟guàn火:祭祀时所举的火。谓祓除不祥的火。田烛:郊祭时置于田头的火烛。孔颖达疏:六乡之民,各於田首设烛照路,恐王祭郊之早。膺:接受,承受。介圭:介护之玉珪。【汉典】大圭。圭,上尖下方的一种玉。瑄玉:祭天用的大璧。

3)阴阴:深邃貌。烟衢洞:祥烟缭绕的大道洞开或洞穿。宸路:帝王之路。【汉典】宫内的甬道。德斯辅:德行辅佐于此。流鸿祚:汩汩流动的鸿大运祚。区宇:区域和殿宇。境域;天下。

 

沌意:膺介圭,受瑄玉,迎天神应用玉珪以寻求介护,使用玉璧代表天圆。迎地神则用方琮,代表地方。朝见诸侯用玉琮,玉琮的内孔可以对接诸侯手持的玉珪,表示臣属关系。这样看玉珪和玉琮的用途就明显了:玉珪是寻求于上,玉琮是管理于下。这里的'介圭’也正是此意。字典解为'大圭’显然不精确。为何它们的用途不见于字典和资料?膺:这时很清楚其意了,应是'接受’'承受’,而不是'担当’。前面的解释有偏差。庆阴阴,我觉得该句用于迎天神似乎阴气太重。

 

【皇夏】

於穆我君,明明有融。道济区域,功格玄穹(1)。百神警卫,万国承风。仁深德厚,信洽义丰(2)。

明发思政,勤忧在躬。鸿基惟永,福祚长隆(3)。

 

【自解】

1)於穆:唔呀肃穆啊。明明:明智、明察貌。有融:融洽。融通。融昭。融远。融懿。融畅。道济区域:道义周济于区域。功格:功德来到。神灵来到曰格。玄穹:玄冥之苍穹。【汉典】天空;苍天。

2)承风:继承国风。【汉典】接受教化。信洽义丰:信义洽合丰盛也。

3)明确阐述。明确发表。思政:思考政务。【汉典】谓思行善政。勤忧在躬:勤勉忧思在躬身。鸿基:鸿大基业。长隆:长盛兴隆。

 

【登歌】

德深礼大,道高飨穆。就阳斯恭,陟配惟肃。血膋升气,冕裘标服(1)。

诚感青玄,信陈史祝。祗承灵贶,载膺多福(2)。

 

【自解】

1)道高飨穆:道德高尚餐飨(神明)肃穆。就阳斯恭:如此恭敬地就近阳光。陟配:登堂配享(神明)。血膋liáo:血和脂膏。升气:升灵气于天。【汉典】指人死后灵魂升天。冕裘标服:冕冠裘氅标准标志祭祀服装。

2)青玄:苍玄,青天。青玄帝。信陈史祝:诚信陈述于史官祝官。祗承灵贶:恭敬承受神灵的赐予。

 

沌意:通过细读感到,帝为天帝,神帝,上帝。皇为人间皇帝。天皇:是天帝和皇帝,而不单单是天帝或天上皇帝。后皇:夏朝的王称后,所以这里是前王和现在的皇帝。神为天地之神。灵为人的祖灵。所谓神祗是显灵的神,神的显灵,或神的牌位。神祉,神的福祉。应注意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諴夏】

肇禋崇祀,大报尊灵。因高尽敬,扫地推诚(1)。六宗随兆,五纬陪营。云和发韵,孤竹扬清(2)。

我粢既洁,我酌惟明。元神是鉴,百禄来成(3)。

 

【自解】

1)肇禋崇祀:开始烟祭终了祭祀。崇,终,尽。通“终”。大报:遍祭诸神称大报。尊灵:尊敬的神灵。尽敬:竭尽敬意。推诚:推显诚意。【汉典】以诚心相待。

2)六宗:【汉典】古所尊祀的六神。汉以来诸说不一。随兆:随着各自的祭坛。兆,设于四郊的祭坛。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贾公彦疏:五纬,即五星:东方岁星,南方荧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镇星。言纬者,二十八宿随天左转为经,五星右旋为纬。 云和发韵:彩云和声发韵律。孤竹扬清:孤竹管乐扬清音。

3)粢:谷米。酌:斟酒。明:洁净。明酌(清酒,用于祭祀)。元神:主神。【汉典】大神,天帝。道家称人的灵魂为元神。

 

【文舞】

皇矣上帝,受命自天。睿图作极,文教遐宣(1)。四方监观,万品陶甄。有苗斯格,无得称焉(2)。

天地之经,和乐具举。休徵咸萃,要荒式序。正位履端,秋霜春雨(3)。

 

【自解】

1)皇矣上帝:吾皇啊上帝。睿图:睿智的图谋。【汉典】皇帝的谋划。作极:作到极限。文教遐宣:文德教化遐远宣布。

2)陶甄:陶冶甄别。【汉典】比喻陶冶、教化。如淳曰:陶人作瓦器谓之甄。万品:万物。万类。有苗:古国名。亦称 三苗 。尧、舜、禹时代我国南方较强大的部族。斯格:来到于此。无得称焉:焉称无得?出自《论语·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邢昺疏:三让之美,皆隐蔽不著,故人无得而称焉。

3)休徵:修美徵兆。【汉典】同'休征’,吉祥的征兆。萃:荟萃。聚集。要荒:要,要服;古五服之一。古代王畿以外按距离分为五服。相传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为要服。荒,荒服。称离京师二千到二千五百里的边远地方。每五百里为一服。古称王畿外极远之地。亦泛指远方之国。式序:有了仪式和次序。正位:中正之位。坐位要正。履端:步履端庄。【汉典】年历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谓之履端

 

【需夏】

礼以恭事,荐以飨时。载清玄酒,备洁芗萁(1)。回旒分爵,思媚轩墀。惠均撤俎,祥降受釐(2)。

十伦以具,百福斯滋。克昌厥德,永祚鸿基(3)。

 

【自解】

1)礼以恭事:礼用于恭敬事奉。荐以飨时:荐献在于餐飨之时。载清玄酒:充满清爽的鬯酒。玄酒,鬯酒,祭祀用的酒,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色黑。【汉典】玄酒:古代祭礼中当酒用的清水。孔颖达疏:玄酒,谓水也。以其色黑,谓之玄。而太古无酒,此水当酒所用,故谓之玄酒。此说有问题,其一,黑色的水怎能用于祭祀?其二,太古无酒,恐怕也没有祭祀。我还是理解为指鬯酒。芗萁:芗,香草,香。萁,豆秸,或古书上说的一种草,像荻而细。【汉典】祭祀所用之高粱。

2)回旒liú分爵:回转旒旌(有垂旒的旌旗),分开酒爵。分手离开也。思媚轩墀:思念媚爱朝廷也。《诗·大雅·思齐》思媚周姜。传:“爱也。”轩墀chí:殿堂前的台阶。借指朝廷。惠均撤俎:均得恩惠后撤掉俎盘。餐飨结束也。祥降受釐:吉祥降临承受福釐。釐:福,恩赐。

3)十伦:祭祀的十项道理。《礼记·祭统》: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此之谓十伦。” 克昌:能够昌盛。

 

【武舞】

御历膺期,乘乾表则。成功戡乱,顺时经国。兵暢五材,武弘七德。憬彼遐裔,化行充塞(1)。

三道备举,二仪交泰。情发自中,义均莫大。祀敬恭肃,钟鼓繁会。万国斯欢,兆人斯赖(2)。

享兹介福,康哉元首。惠我无疆,天长地久(3)。

 

【自解】

1)御历:驾驭历法。【汉典】指皇帝登位,君临天下。握符御历:手握兵符驾御历法。膺期:承受期运。指受天命为帝王。乘乾:乘天。指登极为帝。表则:表率准则。五材:亦作“ 五才 ”。五种物质。指金、木、水、火、土。七德:指武功的七种德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 遐裔:远裔。远方;边远之地。憬:使憬悟。《说文》憬,觉悟也。从心,景声。充塞:闭塞之地。

2)三道:指人子事亲的三种孝道,即生养、死葬和祭祀。《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二仪:指天地。指日、月。总觉得应是二种仪式。具体不详。交泰:指天地之气和祥,万物通泰。义均莫大:没有比信义均衡更大的。繁会:频繁交会。犹交响。谓繁多的音调互相参错。兆人:众人。

3)介福:介护与福祉。康哉元首:康泰啊君主。元首:指君主。

 

【昭夏】

享序洽,祀礼施。神之驾,严将驰。奔精驱,长离耀。牲烟达,洁诚照(1)。

腾日驭,鼓电鞭。辞下土,升上玄。瞻寥廓,杳无际。澹群心,留馀惠(2)。

 

【自解】

1)享序:餐飨之序。奔精:李善注:奔精,星流也。 长离:颜师古注长离,灵鸟也。李贤注:长离,即凤也。 牲烟:燎牲之烟。洁诚:洁净诚信也。

2)日驭:指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电鞭:闪电。上玄:玄冥上天也。寥廓:寂寥空廓。澹:水摇动为澹。澹定。馀惠:余下的恩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