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恒 李吉墉 2.3.4 整体建筑风格简约精致,建筑色彩简洁大方,建筑材料质感自然 “花园道”艺术文化区内的建筑,整体色调是黑白灰。建筑形式具有张力,充满了简约的线条感。在各种的线条穿插中,把之前的记忆隐于其中,如过往的红砖、古朴的青色水泥墙面、屋顶的锅炉、顶上的红瓦。 在建筑材质的选取上,主要以具有自然质感的材料。如生锈的涂料——生锈的铁是拥有自然质感和塑造性很强的材料,正如伊东孝当初的设计原则:“能看到,能被看到”[3]。 2.3.5 内部环境设计精致,符合商业文化气氛 “花园道”内部环境的设计很精致,也起到了对人流的吸引和导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标志设计的方向性。入口处的整体平面指引牌、道路边上的各种箭头标志、以及随处可见的“花园道”的立体花瓣标志、路灯旁边的各种店铺的广告,以及各家商铺门口的突出醒目的商店名,无不具有强烈的方向性,用以指引顾客和吸引顾客; 2.树的运用。在“花园道”里面,你可以处处看到树。树本身就具有一种环境的亲和性。看到路边绿树成荫,每个顾客都会觉得身心愉悦,并且想走进去看看; 3.内街边景观小品的考虑。在“花园道”内部道路的边上,实际上是做了很大的心思的。石质的护栏、木制的地板上精心摆放的遮阳伞和桌椅、各种材质的铺地、故意悬挑的顶棚,营造出了一个小小的休闲空间,散步、喝茶、聊天、晒太阳等等。体现出了生活的品味和休憩的舒适感。 3.从“花园道”的开发提出的对中心区的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 对“花园道”艺术区的改造进行调查研究,是一种对工业遗产保护之路的探索。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业遗产是指为工业活动设计和建造的建筑、构筑物、生产工艺与工具、工业生产所在的城镇以及景观,以及相关的非物质遗产,都可以被称为工业遗产。它包括建筑、机械、车间、磨房、工厂、矿场、冶炼场、仓库、店铺、能源聚集和传输设施、交通设施等[4]。因此在对“花园道”这一实际项目的改造模式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对中心城区工业遗产保护的启示和指导,这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也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2009年,武汉市往湖北省报了30个文化创意产业,最后只批了两个,“花园道”就是其中一个。应该来说,“花园道”的实施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从“花园道”的实施研究中,得到其设计的三个方向性: 1.工厂特性的再利用。世界上有很多对厂房和仓库进行改造的事例,开发形成商业设施的成功案例也很多,如武汉新天地、上海新天地、上海“8号桥”和“LOFT”等等。现有厂房按照保留、改造,新建三种方式进行整治,厂房综合改造成本仅200元/m2左右[2],大大低于新建厂房的标准。 2.对快乐和舒适的追求。不管是商业基础上的艺术追求,还是艺术基础上的商业经营,其都是所谓的商业设施。而商业设施,就是要让城市生活的人们给予“快乐”的设施。商业的开发为了聚集人气,其设计就应该细腻。建筑的节点设计、照明效果、街头家具、人行道的铺修、海报、招牌和横幅广告、花和绿色植物等,都是经过细心设计的。 3.长期展望的商业开发。开发商希望把“花园道”这里做成一个介于上海新天地和北京798之间的地块。既不像798的对纯艺术的追求,变得曲高和寡,也不像上海新天地一样太过商业化[4]。这样的一个“花园道”,将是一个既能美化周边工作和居住人士的精神生活,也能充实他们的物质生活的一个地方。 参考文献: [1].刘奇志、何梅、汪云、朱志兵.武汉老工业城市更新发展的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10,(7). [2].李墨.从花园道到德国柏林——艺术革新势力的空间呼应[J].人与城市,2009,(12). [3].吴博.论旧厂房改造中工业遗产的保护[J].艺术与设计,2009,(05). [4].李冬生.大城市老工业区工业用地的调整与更新——上海市杨浦区改造实例[M].同济 作者简介: 张一恒(1986,12—),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李吉墉(1987,12—),城市与区域规划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
来自: 昵称4525136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