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蔻”为何在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比喻少女?

 方远图书馆 2017-07-13

这头条问答,答案基本也都是百度的多,好点的还整理整理,其他的基本上也都是直接'ctrl+c',然后“ctrl+v”了。那么针对这个问题,老麦就与诸位掰扯掰扯。


一提到这个豆蔻,大家就都提到注明的大诗人杜牧的那首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于是豆蔻就被用于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女,解释无非是说到南方人把还没有大开豆蔻花呢称为:含胎花,意思就是说这花嫩啊,如同怀孕的女子,含苞待放嘛!花骨朵啊!但是诸位,请移步一下这首诗的诗镜,当时杜大诗人是写给一个十三四岁的娼女的。对,是娼女。


那么这含胎花与娼女似乎并不搭调吧。杜大诗人用豆蔻花来赞美一个娼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诗人大约的确应该是有点痴狂了。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姑娘呢,用了豆蔻花作为了头上的一种装饰(头花),大宋时期赵常卿曾写过一首《鹧鸪天》,提到:玉钗头上轻轻颤,揺落钗头豆蔻枝。看,这里是把这豆蔻花作为了一种美丽的装饰品,杜大诗人的这句诗,原本是:有一个姑娘,她有一些苗条、还有一些漂亮,她的头上插着豆蔻,呵呵是放荡……唔,大约的确应该是这样,这样的话就与这首诗的出处合二为一了。


当然还有一种解读,这豆蔻啊,可能说的是爱情。豆蔻代表爱情的诗词也有啊,大宋王安石的宝贝儿子王雱(来,跟老麦一起读,p-ang—pang),写过: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这里是思念,这里是爱恋,你知不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像是丁香枝头,豆蔻梢头的姑娘。这样去解读杜牧哥哥的诗的话,那就是一段很美好的爱恋了,说不定也如杜十娘的故事版诱惑而动人。


好了,为什么豆蔻会被市场应用在诗文中被形容少女,基本也就是如此了吧,整合起来说的话就是:二月初,那各种美丽的花还没来得及开放,只有豆蔻挂在枝头,充满着诱惑,充满着美丽。


奥,对了,说到诱惑,老麦给你看一张图,有传说这张图就是豆蔻,你看完这张图,估计立刻就会有一种邪恶的感觉,不自由的就会骂出来:杜牧这个老流氓!

奥,对了,老麦应该告诉你,其实这张图,说的并不是中国的豆蔻,到了宋朝之后再广东某些地方才偶有种植。在大唐时期,其实杜牧并没有见到过这样的“豆蔻”。于是,不好意思,是你邪恶了!


原创·老麦,敬请关注:老麦说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