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玉芳:低社交能力是幸福之路第一阻碍

 长沙7喜 2017-07-13

最近几年,频现精英人士抑郁自杀的消息,令人惋惜。他们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高职位、高收入、前景美好,为什么还不快乐呢?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幸福快乐。在当今的环境下,孩子的成绩关乎将来就读的大学与事业发展,家长自然而然将重心放在孩子的学习上。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好的成绩、好的发展并不等于人生的幸福。

在影响孩子幸福快乐的因素中,学业、成就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生活事件、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人格特质、自尊、人际关系等非学业成就因素更为重要。父母尤其要注意的是,社交能力差是孩子幸福之路的第一阻碍。

心理学研究发现,社交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研究者邀请350名11—17岁青少年填写社交能力评估量表,计算出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得分;过一段时间后,又测量孩子们的抑郁症状。结果发现,对自己的社交能力评分较低的那些孩子,表现出了更多的抑郁症状。

原来,社交能力能让孩子与他人有效交流,从而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与需求。与人清楚交流的能力,能让孩子体验到更多的积极交流,从而帮助孩子有效地解决矛盾。孩子如果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就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遇到困难时能够有效地与父母、老师和朋友交流,获得帮助与安慰。通过影响孩子与他人交流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孩子获取帮助和融入群体的状态,社交能力自然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状况。社交能力差的孩子,从他人那里获得的帮助较少,不利于消除产生抑郁的因素。

社交能力与学习是否完全不相关?答案是否定的。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在班级里有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尤其随着年级升高,孩子遇到学业困难时更倾向于向同伴求助。因此,社交能力强的孩子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学业帮助,而社交能力差的孩子则反之,其较差的人际状况也会对孩子造成困扰,影响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学业成绩。

认识到社交能力不仅能使孩子得到幸福快乐,减少抑郁的可能性,还能促进孩子的学业发展,父母就要用一些办法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

1 鼓励社交

家长要重视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在学习之外给孩子留出一些和其他孩子交往的环境和机会,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孩子聊天、出去玩,不能过于注重文化学习而限制孩子在社交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良好的社交对孩子成长的促进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小学时孩子周围更多是玩伴;初中时期,孩子会和同伴分享很多故事,发展深厚的友谊;而到了高中时期,同伴会给予孩子包括学业上的多方面支持。

2 教授技能

家长可以适当地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比如教会孩子在交往中要懂礼貌、遵守规则、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等,使孩子成为同伴中受欢迎的人。但家长要少干涉孩子们的相处过程,尤其是当孩子之间出现矛盾时,家长可以适当给予建议,但尽量不要代为解决。有时候孩子自有独特的交往智慧,大人的方式不一定适用。

3 共同进步

家长要以身作则,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身体力行地给孩子做榜样。比如可以多从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周围的人,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这样不仅能提升孩子的社交信心,也能让孩子学会去欣赏别的孩子,多从内心去赞美他人,自然会赢得他人的好感。

4 重视陪伴

研究者发现,孩子的社交能力可以通过影响亲子互动方式来影响他们的抑郁症状。这就要求家长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拿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出游、玩耍、共享快乐。尤其要注意陪伴本身必须是高质量的。比如孩子在一旁玩游戏,家长可以不参与游戏本身,只是在一旁观察,鼓励孩子分享,但如果只顾自己玩手机,不理不睬,就是低质量的陪伴了。

5 正视矛盾

孩子在与父母交往过程中习得的社交方式,也会影响他的人际交流信心。亲子间发生矛盾时,要避免简单粗暴的拒绝、争吵乃至发怒。遇到问题,尽量心平气和地分析原因,对事不对人。出现亲子冲突时,家长往往会觉得很烦躁,认为冲突就是不好的。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低水平的亲子冲突其实是必要的,说明孩子想要独立,有了自己的想法。亲子冲突得到正确而有效的解决,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危害。孩子在社交的过程中,也会迁移这种与父母沟通的方式去解决矛盾。

家长都希望看到孩子快乐成长,也希望孩子将来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在孩子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非成就因素起到很大作用,花费精力从多方面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家长为孩子的幸福快乐应尽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