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现当代散文杂感(三)

 优雅a 2017-07-13
 戴建业 (进入专栏)  

  

  引言

  

  这两天又在我的微博上发了几则有关梁启超、胡适先生的随感,都是一些随意闲扯和纵笔杂谈。梁任公那几则杂谈是与博友的对话,一位青年朋友要求我谈谈梁与胡文章的优劣,我凭印象谈了两点个人意见。其实,我一直认为文章很难像桌子、沙发一样量出个长短,在才华比较接近的作者之间,可以看出差异,但很难分出高低。读者对文章各有喜恶,但读者喜恶并不决定文章好坏。

  

  梁启超

  

  1、梁启超的文章在清末风靡一时,任公青年时期有敏捷的才思,有澎湃的激情,有广博的知识,有雄辩的气势,还有对未来世界的天真憧憬,所以他的文章岂止“笔端常带感情”,简直就像如瓶泄水,那时不知有多少任公粉丝,有多少任公文章的崇拜者。

  2、入民国后,梁先生的学术和思想在胡适这些“海归”学者眼中已显“老气”,加之任公长处在于敏捷而不在于深沉,著作多而经典少,尽管他对胡适等后进不惜齿牙,已经名满天下的胡适好像还不太领情。其实就学术文章而言,梁、胡知识结构不同,学术个性有别,述学语言亦异,二者既无可比性也不能强分优劣。

  3、文章“动人”在于其情与气——激情使人情绪亢奋,气势使人热血奔涌,文章“留人”在于其思与识——深刻的思想让人反复揣摩,精辟的见解给人无穷的启迪。奔腾的气势易起也易于息,深沉的思想难明也难忘。任公文章的长处在于激情气势而不在于思想见识,所以人们常言任公的文章能“动人”但不能“留人”。

  

  胡适

  

  4、中学大学读书期间,书本上所看到的和课堂上所听到的,无一不把胡适说成既无真学问又特别反动的坏蛋,我对他的印象自然非常糟糕。大学二年级在图书馆借到一本“内部读物”《胡适书信选》,让我对他的认识来了一百八度的转变:他是一位理性睿智、宽容大度的大学者,我这才明白自己一直被愚弄被欺骗。

  5、陈西滢致信给自己的老师胡适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是抄袭日本盐谷温的。胡适马上回信说:鲁迅此书比盐氏的要好很多,绝不可能抄袭盐谷温,而鲁迅的小说也是第一流的。我们不能用鲁迅骂我们的方式骂鲁迅。看了这封信后胡适在我面前的形象异常高大。鲁迅那时把胡适骂得狗血淋头,胡适何等宽厚大度。

  6、据余英时先生讲,钱穆先生与胡适论学虽多有不合,但对胡适有些述学文章评价很高,并把它与章太炎先生的代表学术论文视为述学文章的典范。我过去对胡适的新诗《尝试集》感觉不好,也就没有细读他的哲学史和考证文章。近几年才体会到胡氏考证文章的严谨、畅达、平实,识得胡氏学问文章的大家气象。

  7、明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其自由度令人嫉妒,其人格令人景仰,其才华更令人敬佩。就说胡适吧,他那“宽容比自由更重要”的深邃见识,他那“但开风气不为师”的博大胸怀,使他成为引领风潮的学界领袖,甚至也赢得了论敌的尊敬。哲学史开创新局,红学开宗立法派,佛学、文学、史学无一不是一流……

  8、胡适先生笔下无论是论学文章还是议政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立论既多新意,阐述又很严谨,语言更平易流畅,他很少发偏激之论,很少有雕琢之言,格局通达而又大气。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他的议论不容易煽起青年人的情绪,也不对那些激进分子的胃口,金玉良言被当作耳边风,上好文章被视为牛马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