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琐忆2017年07月11日 星期二B03 繁星

 杏林前浪4868 2017-07-13

  [南京]许洪祥

  那事

  春节去他家拜年,好几次看见他戴着白手套从楼上走下来。他的夫人笑着说,节日期间他也在研究集邮呢。

  不是一般的逢场作戏,而是集邮知识的大普及,使台下的集邮爱好者深受感动,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位市委副书记会对集邮知识这样如数家珍。他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待得最多的地方是集邮协会办公室。他组织起了全国第一个生肖邮票集邮协会,会员遍布全国各个省份;他创办了第一份全国性的专业生肖集邮杂志;他编写出版了第一套12本生肖邮票系列丛书。2013年,他80高寿的时候,获得了全国集邮院士的光荣称号。当年春节,我去看望他,他很高兴地拿出国家邮政总局为纪念他80高寿并获得全国集邮院士光荣称号而刚刚出版的小型张邮票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送给我作留念。就在那时,我得知,他已将自己收藏的全部生肖邮票捐献给了国家。苏州市人民政府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生肖邮票博物馆。后来,我春节去他家拜年,好几次看见他戴着白手套从楼上走下来,他的夫人老王笑着告诉我,节日期间他也在研究集邮呢。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苏州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一面旗帜,张家港更是其中一个突出的典型。2017年4月7日,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苏州张家港市召开。这是继1995年10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后,又一次全国性的精神文明创建会议在苏州召开。看到这一消息,不禁使我联想起当年苏州市委分管思想文化工作的老领导——周治华同志。

  1983年3月,苏州地区和苏州市实行机构合并。时值中央提倡大力提拔中青年优秀干部,刚满三十岁的我便被市委列进了后备干部名单。记得3月初的一天,我被时任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周治华同志叫去进行任职谈话。他对我说:“小许同志,市委决定你担任苏州文化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希望你好好干。现在中央提出干部要四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你各方面条件都基本具备,就是革命化永无止境,还要不断努力。”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周治华同志。

  1989年,由于工作需要,我从市文化局的领导岗位调到市委宣传部任副部长兼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接触周治华同志的机会就更多了。那时市委领导都有分工调查研究的联系点,周治华同志的联系点是张家港市杨舍镇。当时的杨舍镇书记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秦振华同志。记得每次去杨舍镇调研工作,他都与秦振华同志促膝长谈,特别谈到精神文明在基层如何从一件一件具体事情抓起,比如针对农村刚刚发端的“新风户”的创建活动(当时开始创建时不叫文明户,而是叫新风户),提出“婆媳之间不能吵架”等一共10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明确而又具体的新风户创建要求,农民听得懂,记得清,好操作,也方便考核,对推动当时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秦振华同志十分重视周治华同志每次在调研期间的指导意见,然后一项一项地结合当地实际狠抓落实。记得当年的“罄园度假村”作为张家港的第一个接待场所刚刚建成使用,周围都是一片田野,晚上窗外飞蛾和蚊虫嗡嗡作响,秦振华同志看着刚铺上去的地毯十分心疼,进门时还专门脱下鞋子。秦振华同志后来担任张家港市市委书记,和继任市委书记的蒋宏坤等同志一届接着一届干,坚持不懈抓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使张家港成为全国典型并产生广泛影响。当然,这也与历届苏州市委的正确领导,特别是周治华同志的悉心指导分不开。

  周治华同志十分重视文字工作,一些重要的讲话稿或者文件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撰写或修改。他常说,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修改文章时,他往往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经过他修改后的文章,不仅观点鲜明,而且文字通顺。

  周治华同志业余钟爱集邮。记得有一次他还在担任市委副书记兼苏州集邮协会名誉会长时,我随他一起去参加一个集邮工作会议。会议主持人照例请市领导讲话,他一下子讲了一个多小时,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