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关于『有無』的思考风暴将于6天后登陆【前后】

 无为zy7ny7trqk 2017-07-13


庄严神圣的古代造像与嬉皮诙谐的当代雕塑能碰撞出哪些可能?一切在于当下的自在体验。


7月18日下午,广州前后空间将举办以《有無》为主题的雕塑展览开幕活动,展览时间持续到8月18日。



这次展览由前后文化主办,由前后文化策展人黄婉菁及广州市公共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翟月共同策划,将展出来自佛像堂的古代木造像和青年雕塑艺术家周巍的当代雕塑作品。



周巍,自由职业艺术家,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詹文静,詹皇台姐弟出身于收藏世家,继承父辈三十余载收藏经验,成立佛像堂古雕塑馆。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对古代木造像研究起到开拓作用并形成系统,目前已收藏囊括唐宋辽金元明清时期古代木造像数千尊,精品木造像数百尊。 



这次展览,佛像堂将展出包括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不同工艺的木胎和夹纻造像。例如,首次展出的一尊一米三高的清早期京工紫檀十一面观音,距今约三百年左右,整体造像融合了汉藏风格的特点,雕刻细致考究,全身髹漆保存良好,观音身与莲花座均由珍贵紫檀木雕刻而成,尺寸较大,极为少见。



另一尊明代京工的夹纻髹漆金自在观音像,高68厘米,距今约四百五十年历史,观音开相庄严静穆,双目微闭俯视众生,自在坐姿,比例协调得当,动作的刻画细致生动,细节考究,莲花台座花瓣肥硕饱满对称环绕,整体金漆保存完好,雍容华贵,具有宫廷气派,同样值得期待。



青年雕塑艺术家周巍,将在本次展览中展出他异想王国中的《生灵系列》、《小鬼系列》、和近期作品《新门神》和伴随女儿成长的《儿童成长系列》等实验创作。



周巍延续一贯的调侃、幽默、重在当下体验的创作风格,作品形式丰富多样。其中,《儿童成长系列》主要以拼图为表达形式,分别以《有拼图有游戏》、《有拼图无游戏》、《无拼图无游戏》呈现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游戏状态的思考。



而首次与前后文化摄影组合作的影像观念作品《打磨》,则通过打磨天空、打磨水、打磨指纹等形式,表达艺术家自身在艺术创作中关于打磨与被打磨的主动被动关系相互转换的探讨。



展览策展人黄婉菁表示,『有無』应该是观者当下自在的一种体验。这次《有無》展览,目的是通过古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艺术品展示,看到文化传承和艺术差异,不同的观者有不同的体验,通过这些体验,会带出一些思考。



《有無》雕塑展览,将打破惯有的平面空间布展,有效利用前后空间的立体和延展性,根据作品特点和空间特色进行巧妙的布局,给参观者呈现一个立体而多元化的雕塑展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