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段张继科反手接下旋球比较少见的技术训练视频,这项技术是一种反向的拧拉,我们可以称它为反手“剌(la)”或者是提拉,也有球友觉得看上去和反手撇很像,日本选手平野美宇与伊藤美诚在比赛中曾经使用过这项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很好的打乱对方的节奏,在一些关键分上使用会令对手措手不及,手法隐蔽的时候甚至能直接得分。也是应对颗粒胶皮一项有利技术,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结合视频一同学习继科的技术: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段张继科反手接下旋球比较少见的技术训练视频,这项技术是一种反向的拧拉,我们可以称它为反手“剌(la)”或者是提拉,也有球友觉得看上去和反手撇很像,日本选手平野美宇与伊藤美诚在比赛中曾经使用过这项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很好的打乱对方的节奏,在一些关键分上使用会令对手措手不及,手法隐蔽的时候甚至能直接得分。也是应对颗粒胶皮一项有利技术,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结合视频一同学习继科的技术: 注意 上步右脚(右手持拍为例),肘部抬高且固定,以身体带动前臂和手腕摩擦发力为主。发力时向右前上方,视频中因提拉对方正手大角度,因此向左前上方摩擦发力,要求摩擦充分。 视频中继科做得好的地方有两点, 其实也是两个字: ▼ 1. 晃。晃得是动作,晃得是方向。 2. 变。变得是节奏,落点。 继科把这两个字做得非常好,配合拧拉,拧完的下一回合球(下一分),如果使用提拉很可能让对方拉漏,拉丢,步伐不到,借不上力等。如果是提拉的下一回合拧,对方很可能因为拧的速度太快而被顶住。这是提拉这项技术的精髓。 业余球友可以配合拧拉,搓球来使用,配合拧拉上面已经讲过,配合搓球可以在搓球瞬间改变拍型提拉对方正手位大角度,业余球友多怕节奏变化,落点刁钻以及调动,因此此技术在业余届更能彰显它的威力。提拉的时候注意瞬间拍型,落点,动作的变化,从而以晃,变,落点来体现球的质量,还可以通过摩擦让球产生右侧上旋,在落台后向外拐,增加对方回球难度。亦可用来对付长胶等颗粒胶皮。也是把下旋变上旋的一项技术,此技术在业余范围内运用要比专业要更有优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学习下。 (文:乒乓小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