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继堂

 朱1971 2017-07-13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 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 ,加工成下列规格。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人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 白附片” 。
【性状】
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 1. 7 ?5cm,宽 0. 9 ?3cm,厚 0. 2 ?0. 5cm。 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炮制】
淡附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苦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晒干。
每100kg盐附子,用甘草5kg、黑豆10kg。
本品呈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 7?5cm,宽0. 9?3cm,厚0.2?0.5cm。外皮褐色。切面褐色,半透明,有纵向导管束。质硬,断面角质样。 气微,味淡,口尝无麻舌感。
问题探讨:
1、黑顺片、淡附片的厚度0.2-0.5cm,这个跨度从薄片到厚片再到短段。如何归属?
2、湿的时候切约0.5cm,用“厚约……片”来描述,与炮制通则中的规定相矛盾。


3、切制时湿货的厚度,干燥后是否还是跟干燥前的厚度一致?值得商榷。
4、淡附片用盐附子做原料,加工时要求切薄片,薄片的厚度和淡附片饮片性状中的厚度相矛盾。
5、与其说淡附片以盐附子做原料,按淡附片的饮片性状,不如说用附片做原料更恰当。炮制品以饮片投料更为合理。盐附子还属于原料,而附片可以作为饮片。6、调色液,药典中没有任何调色液的配方或配制方法。配方算染色行为?还是非法添加?配方是否对人体安全?值得思考。
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