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将绘画分为两宗, 这样的划分带有批评性与鲜明的时代特点, 为后人增添更多讨论空间、画派理论的战争, 南宗、北宗、北骨南风等定义的差别, 到底该如何理解? 今天有请陈长智老师将陈少梅老师的北骨南风为大家理清楚。
从陈少梅老师的《西园雅集图》裡看到文人们的精神氛围, 书画君想从“雅集”一词出发, 为各位梳理《西园雅集图》的历史脉络。 所谓“雅集”指的是文人雅士讨论学问、吟咏诗文的集会。 基于参与集会活动的主体都为文人, 集会的称呼自然而然上升到“雅”的层次。 即使时代不同,对“雅”的解释也不尽相似, 但“雅集”这一说法一直被历代文人所津津乐道。 而高士们齐聚一堂也算是中国绘画常见的题材, 美其名,称之為「高士雅集」。 陈少梅作品 《西园雅集图》 相传第一位画“文士雅集”的图像为东晋顾恺之, 据《历代名画论》记载,他曾作有《陈思王诗图》。 陈少梅作品 《赵佶听琴图》 说回西园雅集的历史背景, 西园是北宋驸马都尉王诜的宅第, 他邀请了许多名流贤士到府上雅聚,并偕游西园。 有十六位如期而来, 他们是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 蔡肇、李之仪、李公麟、晁补之、 张耒、秦观、刘泾、陈景元、 王钦臣、郑嘉会、圆通大师、道士陈碧虚。 这一段历史故事成为画家们喜爱的题材, 例如李公麟、刘松年、马远、钱选、 赵孟頫、唐寅、仇英、石涛、丁观鹏, 直至现代的傅抱石、张大千等人, 都有过这一绘画作品的问世。
书画君也罗列一幅同為《西园雅集》的作品让大家欣赏 宋 马远 西园雅集图 (文章书画界艺术整理,转载需标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