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一个独立自主的小孩 | 公开课·精华

 长沙7喜 2017-07-14

说到独立自主,很多家长以为独立就是孩子可以独自完成自己的事。

其实,这样的理解并不全面。想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首先需要注意两点。第一,这件事是否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第二点,孩子是否是自发性的、发自内心的去完成这件事?

如果一个四岁的孩子还要大人守在身旁玩简单的拼图,就是有些过度依赖大人,因为这在其能力范围内。另外,在孩子能力范围内,也要孩子是否自主做一件事,比如逼迫孩子和别人打招呼,虽然这次做到了,孩子下次并不会乐意自主的去主动打招呼。

因此,哪怕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也要提供适当的帮助。薇薇安老师结合自己发展心理学专业背景和在美国的早教经验,给爱贝睿的爸爸妈妈做了一次精彩的直播,让你轻松培养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以下是部分精华内容:

 

拆解任务,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正确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第一点,就是要在生活中创造机会,让孩子试着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一两岁孩子能干嘛呢,什么事情是属于力所能及的事?我任教的早教中心也是面向 0-3 岁的孩子,很多事情都可以让宝宝学着自己做。

比如每一次吃完早餐或午餐,鼓励宝宝自己把剩菜倒进垃圾箱里,把餐具归纳到大塑料盆里,再把围兜丢进洗衣篮里,然后自己拿一条湿毛巾擦脸、擦桌子。

我们班孩子的年龄是 0-3 岁不等,老师就专门准备了两种餐具,一种是陶瓷的,另一种是塑料的。

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吃好饭之后,老师会把大塑料盆放到宝宝身边,握着他的小手,轻轻地把餐具放进去。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他们难免容易打碎餐具,所以用的是塑料餐具。当他们摇摇晃晃地拿着餐具走向大塑料盆的时候,会提醒他们:要用两只手端,一步一步慢慢走。

走路已经能走稳的孩子,可以用陶瓷餐具。同时温柔提醒:陶瓷餐具比塑料的更容易碎,所以你一定要多加爱护,更加小心哦!

那你可能会怀疑,那么小的宝宝,他能做到吗?让他自己去做这些事,自己还得等半天,还不如我顺手把餐桌收拾好。的确,孩子自己吃饭容易吃得到处都是,虽然要求他们把自己的位置擦干净,最后老师们还是要重新收拾一遍。

但是如果你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的能力往往超出了我们的预想。在我任教期间,我没有看到过哪个孩子把盘子杯子打碎过。反而是每一次他们吃好饭,自己收拾好之后,跑向教室去玩的一瞬间,脸上都是挂着大大的笑容,充满着自信。

那么除了刚才提到的让宝宝自己整理餐具和餐桌,你还可以试试让孩子做这些事:
坐电梯的时候让孩子按楼层的按钮;
洗好衣服之后,让孩子和你一起叠衣服;
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让孩子背上一个小背包,把一些小东西给他们背;
读绘本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来翻页;
……

这些事情在我们眼里可能很琐碎,很简单,也的确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但很多时候孩子还是需要我们提供帮助的。

所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把一个事情分解成几个小的步骤。一开始配合他们把第一步,第二步做了,让他们自己完成第三步。慢慢地,再让孩子试着自己完成所有的步骤。通过拆解任务,孩子可以参与很多事情。当孩子感受到大人对自己是信任的,就更愿意做出尝试,慢慢的,孩子的自主能力也会增强。

关注过程非结果,正面语言来引导

我们也知道,孩子学习需要时间,也避免不了经历挫败。当孩子遇到困难或失败时,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需要用正面的语言去引导他们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我在早教中心时,班上的小 M 两岁多,有一天老师放了一个小篮球架在教室里,小 M 找了一个球就开始投篮。

尝试了好几次,都没投进去。小 M 的表情变得沉重了,他开始抱怨自己做不到,自己不行。每次投不进啊,他就抱怨一句″I can’t″。

如果你在小 M 身边,你会怎么回应?有的家长可能会尝试安慰:你可以的!这样简单粗暴的安慰,并不会让孩子情绪得到释放,而且可能起反作用,小 M 可能会想:我明明就是投不进啊!你没看到吗?为什么还说我可以!这样生硬的安慰很难让孩子信服。

有的家长可能会尝试共情,跟宝宝说:你投不进球,这让你觉得很气馁是吗?共情是个好方法,可以帮助孩子调整消极的情绪,但是在这种情景下,我们怎么鼓励小 M 继续做出尝试呢?

当时老师说了一句很简短,却很有力量的话。用很积极的语调和小 M 说,you’re trying!(你正在努力啊)

这样一来,老师把聚焦点从″投不投的进″,也就是事情的结果,切换到了″你正在尝试″ ,也就是事情的过程中。对小 M 表示肯定:是的,我看到了,你正在很努力地尝试!从老师积极的语调和关切的目光中,小 M 的情绪似乎有了依靠,转过身继续投篮,偶尔投进一两个,还会转过身来羞涩地对老师笑。

同样道理,我们可以运用到很多场景中。用正面的语言去引导孩子关注过程,孩子慢慢就能学会,凡事有成功也有失败,遇到了失败不要紧,换一个策略也许就能解决问题。孩子独立做出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就是这样慢慢发展出来的。

非原则性的事情,给孩子选择权

除了用正面的语言去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

那什么时候可以给孩子选择权呢?我的判断标准是,在一些非原则性的事情上,就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做选择的机会。什么是原则性的事情,什么是非原则性的事情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但总体来说,生活中涉及到孩子身心健康的事,很多时候都是原则性的事。比如孩子肯定得吃饭,得上厕所,累了得休息。

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有一次,作为新手老师的我,要帮助小 M 上厕所。我拉着他的手走到厕所门口的时候,我问他:″你想上厕所吗?″小  M 直接无情地拒绝了我,说:″不″。我拉着他,尴尬地站在厕所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还好班主任走过来圆场了,她对小 M 说:″上不上厕所并不在你的选择范围内。为了你的身体健康你必须要上厕所,但是你可以选择你想坐的马桶。你是想坐蓝色还是黄色的那个?″小 M 不假思索地回答:″黄色的!″

发现了吗,当你提供给小孩子两个选项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选哪个问题上,而不是想不想做这件事上了。

所以该做的事情必须要做,但需要跟孩子解释为什么一定要做,并且尽量给孩子选择″怎么去做″的权利。

比如吃饭的时候,我们不会强求孩子带小围兜,但如果吃酸奶或者其他容易弄脏衣服的食物时,我们就跟孩子解释说:″你今天吃的是酸奶,可能会弄脏衣服哦,你想戴围兜吗?″如果孩子说好,那我们就会拿出两条围兜,问他:″蓝色的还是绿色的″?这不仅仅给了孩子选择权,同时还和他解释了什么时候他更需要戴围兜。

有的家长会说,我们家老人包办惯了,才不会认可我给孩子选择权。比如总担心孩子吃不饱,坚持要喂,或者怕孩子吃饭把衣服弄脏,必须戴围兜,根本不给任何商量的余地,怎么办?

育儿是一件很灵活的事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理念和方式也是一直在变化。我们不用太过焦虑,觉得老人不给孩子选择权,孩子就不独立了。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因素有很多,而老人的照料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自己和孩子互动时,尽量争取给孩子提供做选择的权利吧。

独立不等于特立独行

刚才说要在坚守原则的前提下给孩子选择权,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

那久而久之,孩子独立了是不是就会故意跟父母反着干呢?
孩子总是喜欢说“不,不要”,这是独立还是叛逆,怎么区分?
为什么越压制孩子的反抗行为,以后的情绪调节能力变得更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