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永利:数字化信息化的资产正成为我们越来越重要的资产

 10羊皮卷 2017-07-14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一类新的东西就是所谓数字的或者信息化的资产,正成为我们社会的、企业的或者家庭个人的越来越重要的资产。”6月18日,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王永利在2017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

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王永利

王永利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可能正在打破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边界,让财富在全社会范围更广泛的范围里面实现共享,它转化为以使用权为核心。社会正在向分享经济、共享经济的角度快速迈进,而且大量的交易活动在线上进行。这种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信任或者信用的问题。

王永利还表示,由于都在用电脑,但是相互之间的接口特别多,而且标准不统一,造成极大的浪费和资源的损失。有没有可能真正建立起这种统一的平台,辅助打造纳税工程,海关工程,甚至智慧城市的建设,因为你在最底层的法人或者个人要建立起来的话,整个社会再往上推,就会有巨大的变化。

以下为王永利发言实录:

谢谢,大家好,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个社会财富以及财富管理的新的领域。数字资产或者信息资产。我们到现在可能讲的财富管理,讲得更多还是实物资产,特别是货币类的资产,金融资产的管理。但是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一类新的东西就是所谓数字的或者信息化的资产,正成为我们社会的、企业的或者家庭个人的越来越重要的资产。

互联网的发展正在给我们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模式等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到现在为止,我们主要的还是以所有权为核心,来开展各类的经济活动,当你要支配或者利用一个东西的时候,你首先要取得它的所有权。但是互联网的发展,可能正在打破这个边界,让财富在全社会范围更广泛的范围里面实现共享,它转化为以使用权为核心。大家只需要为你一定阶段的使用权去付出你的对价就可以了。

这样首先门槛会降低,使很多人原来买不起也用不到的东西可以使用了,第二,社会财富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因为原来我们自己所拥有的资产,经常是闲置在那个地方。社会正在向分享经济、共享经济的角度快速迈进,而且大量的交易活动在线上进行。这种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信任或者信用的问题。因为不是我们在线下可以互相面对面的讨价还价,或者进行交流,大量在线上。所以就需要征信等等,征信这些东西可能就需要你整个经济活动的积累,所以大家现在对大数据、对征信,对智能等等非常重视。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基本上都还是碎片化的,很难对一个企事业单位,比如说法人这样的组织,或者是个人他全部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及时、完整、准确的归集。我们企业的东西是分散的,个人东西也是分散的,甚至个人还没有这个意识,说未来我的这些经济行为所积累下来的信息或者数据,是我未来非常重要的资产或者财富。

当我们这个社会快速进入,不是靠你自己的东西来存活,而是靠借贷存活,靠共享存活的时候,这些东西将显得非常重要,大家可能知道我们在发达经济体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比较不错,你有个人征信的档案记录和没有,你在社会上运行的成本是不一样的,那会让大家在走向社会后主动申请建立起来。怎么做?实际上我们每个企业,每个个人都要自己做,显然是做不到的。而且也跟互联网发展,未来的共享也是相违背的。互联网就是让我们去做专业化的东西,有的不用你做,你外包给别人,让别人为你而做。

所以在这个里面,我们在想,真正的社会组织的最基本单元,不外乎是法人和个人,怎么真正以人为本,去全面归集一个法人或者一个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甚至个人的一些生命的、生理的一些信息,将是未来我们数字资产或者数字资产管理的财富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我反复思考,我认为可能有一类的公司,譬如说财务软件公司,像用友公司这样的,已经将近30年的运行,很长时间给中小企业提供,或者是一些大的机构提供财务软件。在这个基础上又进一步上升到ERP,企业的资源管理,未来我认为完全有可能再成长到一个云服务,作为企业远程的中后台。每个企业可能你只有前台,你所有东西全部转移给专业化的,给你做中后台的东西,这个中后台不是只做你一部分,比如我银行只做你的,他做保险只做保险,而是有一个平台把你全部的归集到这个地方,就是你所有的交流都是从这个接口出去的,它是你的,不是别人的,是你的。当然要建立起法律上的认可,就是这个东西,是人家的,这个行为主体的。未经他同意,你这个平台有没有权利认为是你自有的财产,你可以去支配使用,法律上一定要来认证。技术上一定要来准确地落实,就是怎么样保证信息的安全,充分保护行为所有人的权益。一旦有这个东西以后,大家可以看到,甚至它可能成为这个企业跟企业之间,企业跟金融机构之间,企业跟很多方面之间共同的接口。

我们发现,由于都在用电脑,但是相互之间的接口特别多,而且标准不统一,造成极大的浪费和资源的损失。有没有可能真正建立起这种统一的平台,一旦有这种东西再往上推,就可能发现智慧,叫纳税工程,海关工程,甚至智慧城市的建设,因为你在最底层的法人或者个人要建立起来的话,整个社会再往上推,就会有巨大的变化。所以在这个方面,我认为现在可能大家的认知还不到位,落实肯定更不到位,现在大的都在做信息的东西,但是都是分散的,而且有可能在法律上不一定是你的,但是你把它完全据为己有了。

我觉得非常值得庆幸的是,5月23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加快个人收入和财产的登记制度建设。要求建立起分类分级管理的制度,全程可追溯和安全保护的制度。在这些方面已经提出很好的要求,另外如果大家有这样的思维模式的话,共同去探索,那么个人的、企业的数字资产的培育,以及数字资产的管理,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天地。我觉得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来了之后一个重要的变化,大家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来的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管理范围。好,谢谢大家。

现场提问:

袁满:这里我想向各位嘉宾提一个问题,尤其是已经在互联网金融科技应用领域进来的两位嘉宾,就是你们觉得创新与监管,如何彼此之间能够协调?应该如何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谢谢。

王永利:创新与监管是一个永恒的矛盾,但是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它的规律和底线。最怕的是我们对这个东西发展的规律和它的底线在哪里不清晰,要不管死了,要不放慢,这个方面探讨是能找到规律,第一是不是有利于社会资源有效利用,是不是能够降低成本,加强监管,而不是浪费资源,最后监管跟不上。第二个,可能有一部分确实需要先放一放,然后先试一下,其实刚刚谈到的沙箱的一个机制,也是一个试错的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先试错,有了进展以后,发现了问题再去跟上制度规定,再去完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永恒的矛盾,不能完全偏离了。

提问:你好,我姓崔,叫崔国学,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马德伦老师和王永利老师,就是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当中,会涌现出一些新的基于数字科技的资产类型,在美国在推比特币、ETM,我们知道,在中国Q币和网络货币算不算资产的类型?是不是应该受到监管的保护?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监管上,还有从我们探讨金融科技与财富管理的发展方向上,不知道两位老师是怎么看这个方向的?

王永利:我补充一下,因为这是很复杂的课题,有几条东西供大家参考,一个是在法定货币的体系下,并不排斥有商圈利益的概念,我们原来有什么像饭菜票、购物卡等等,但是有一条,一定在一定范围内流通,如果除了这个商圈可以广泛流通,就在挑战主权货币的地位,我觉得从货币监管角度来讲,这条可能要认真思考。第二个,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的商圈,已经突破了线下的行政管辖的范围了。今天确实新比特币,像新的货币,一边放,一边管,是很难管得了的,这是大家炒作很多的问题。再一个,哪怕模拟黄金,在完全虚拟环境里出来纯数字的东西,是不是一个币,哪个更复杂了,可能要打一个大的问号。但是所有这些东西,不代表没有炒作的机会,你要作为炒作,大家知道原来郁金香,各种类似的东西,你要炒作,都是有机会的。但是是不是真正有生命力,特别作为金融的东西,是不是有它长期生存的价值,这要非常慎重看待。甚至我们进一步说,央行主导的数字货币指的是什么?如果央行主导的数字货币指的是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快速向前推进,这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不是现有体制下,用类似比特币这样的,推出新的数字货币,那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事情。首先新的货币体系是什么,能不能成立?然后再说这个新的出来,能不能取代传统的货币,能不能一夜之间把现钞都取代了,就像取代旧的系统,旧的下去,第二天全是新的了。有没有可能?如果在很长时间里同时并列两个货币体系,那同样很危险,这是几个大的话题。所以这几方面需要思考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